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斯顿.休斯无疑是20世纪最优秀的黑人诗人之一。对他诗作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大多数的研究侧重于他的代表作,即他中后期的作品,而对他的早期作品,即他的成名之作《萎靡的布鲁斯》重视明显不足。可无论从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上来说,《萎靡的布鲁斯》对休斯后来的创作都起到了路标般的作用。而这种路标式的作用也正是任何一个休斯的喜爱者和研究者不可以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欧阳乐 《海外英语》2013,(5X):198-202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文坛巨匠,作为一位桂冠诗人,他写了很多反映黑人工人阶级的诗歌并为自己的黑人身份而感到自豪。对于黑人女性问题,休斯同样十分关注,他为此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在他的诗歌里,休斯不仅表达了对美国种族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对黑人女性给予了深深的同情。通过对休斯40年代的诗歌中黑人女性问题的探究可以得出其艺术视角的回归,反映了其艺术日益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3.
兰斯顿·休斯(1902-1967),美国黑人诗人、小说家,写过小说、剧本、自传和新闻速写,以诗歌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创作了十多部诗集,比较重要的有《哈莱姆的莎士比亚》、《单程票》、《延迟的梦之蒙太奇》等。他创造性地把黑人民歌艺术地引进诗歌创作,吸收了黑人爵士音乐和布鲁斯民歌的形式与手法,形成了轻松活泼、豪迈奔放的风格,对美国黑人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桂冠诗人"。  相似文献   

4.
受黑人文艺复兴思潮影响,兰·休斯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年轻黑人形象。他们虽具有典型的清教徒品质但并未受到"上帝"眷顾。这种写作手法体现了休斯的创作意图,以黑人的生存困惑提出"上帝在哪里"的诘问从而质疑美国主流社会中宗教信仰的合理性。本文即以其短篇小说《让我奏响布鲁斯》为例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5.
兰斯顿·休斯:黑人文化的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是“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灵魂人物之一。休斯主张黑人文学保持黑人特色,最终达到与主流文化的平等,他的诗歌引入黑人方言与音乐,首开“美国黑人诗歌”的先河。休斯对美国文学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布鲁斯是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拉尔夫·埃利森的著作《看不见的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埃里森创造性地将黑人布鲁斯音乐融会贯通于整部作品之中,以布鲁斯精髓深刻地阐释出黑人寻求自我身份及其文化身份的小说主题。本文介绍了布鲁斯所包含的三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布鲁斯哲学在小说中的体现,指出布鲁斯不仅是美国黑人苦难的生动诉说,更是其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7.
王若兰 《海外英语》2011,(4):203-204
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二战以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1952年获全国图书奖。作者凭借对黑人音乐的爱好与精通,试验性地将布鲁斯、爵士乐的精髓渗透到作品中,无论是小说的结构、还是其叙事语言都体现出明显的音乐特色。通过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文学传统中所显示的音乐特色和对小说中的布鲁斯和爵士片段进行分析,以展示埃里森将黑人音乐融合在他笔下的无名主人公追寻身份的过程当中,揭示无名主人公对其黑人身份的逐渐认同,突显音乐对美国非裔群体存在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梦想     
兰斯敦&;#183;休斯作为黑人作家,深深扎根于美国黑人民族的生活土壤之中,这里选用的《梦想》,诗歌短小,结构紧凑,比喻形象,略带有黑人音乐的风格,非常易于诵读。它揭示了梦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告诫人们要紧紧抓住梦想并为之而奋斗,生活才会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02-1967)是位才华横溢的黑人作家,精通多种文体的创作。在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休斯诗歌的主旋律与诗歌思想的灵魂表现在对黑人民族的自豪感、对黑人文化的关注和对种族歧视的谴责。在这一主旋律下,他诗歌中的文化意识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体现出了从探索美国黑人身份、发起民族斗争到突出“多元文化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注黑人文化,充满民族自豪感,谴责种族歧视,是兰斯顿·休斯诗歌的主旋律及其思想的灵魂.在这一主旋律下,他的诗歌体现出从强调一元民族意识到突出多元文化观、社会观的变化过程.其前期偏重于反映他鲜明的黑人民族意识,后期则更多地探索了黑人与白人民族文化融合的途径,凸显出他多元的文化观与社会观,并能融民族意识与多元文化观、社会观于一体.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他对美国黑人处境认识的日益深刻以及美国黑人对实现民族平等、自由呼声的日益高涨.休斯诗歌超越了黑人作家的创作传统,其主题对后世黑人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凯文·杨是美国当代著名非裔诗人、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著名的诗歌编撰家和评论家。他的诗歌以黑人文化为根本,坚持诗歌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双重对话,大胆地进行诗歌艺术实验,将爵士乐、布鲁斯、涂鸦、黑色电影等融入诗歌中,始终保持着开放性、杂糅性和试验性的写作风格。同时,杨以现代视野来重新发掘非裔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他对于特定非裔历史的书写,以及个人经验与情感的表达,都体现了其个性化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2.
布鲁斯又称蓝调音乐,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黑人音乐,它是一种能使美国黑人在受压抑的环境下较安全地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感叹生活,发泄愤怒,追求爱情的真实情感。作为美国黑人种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布鲁斯音乐也是研究黑人文学和黑人文化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布鲁斯音乐的起源历史及黑人生活方式、社会地位、音乐文化地位等方面分析其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美国黑人民间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对一个曾经被剥夺了话语权利的民族来说,音乐是能够将他们的痛苦经历升华的最有效的艺术形式.美国黑人文学”存在的基础是民族文化,而黑人音乐正是一种最能代表黑人民族文化特质的符号.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作品里弘扬黑人民间文化,以布鲁斯为基调反映艰苦的黑 人生活《最蓝的眼睛》中克劳迪亚对佩克拉悲剧的叙述就是用布鲁斯的传统来讲述的.  相似文献   

14.
喻指是黑人文本中常出现的修辞形式。休斯在诗歌中常常借用一些非裔民俗传统中的经典意象,对其加以改写并赋予社会现实含义。文章借助喻指理论,分析休斯诗歌中的意象的双重含义,一方面体现诗人对美国非裔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也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真实生存状态以及黑人独立坚强的民族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哈吉·马都布提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作家、诗人、教育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还是一位出版商和黑人主题书店的经营者,一直致力于黑人公众事业建设。作为黑人艺术运动的“关键人物和发起者”,他早期的诗歌创作与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其他参与者在诗学主张上保持了一致性,将诗歌与爵士乐相融合,大量运用黑人方言,表现出精湛的口语化技艺,使其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他极力表达对种族主义的愤怒,拥护暴力主张,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黑人性,强调黑人性所具有的力量,把诗歌写作当成斗争的武器。不同于前期创作,他后期的诗歌显示出了冷静和温和,不再大量使用黑人口语,更多展现的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并通过敏锐的观察力产生大胆的政治声明,这一转折在学界被看作他诗歌创作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6.
布鲁斯是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南方腹地的一种黑人音乐,是一种悲叹生活、渴望爱情、发泄愤懑的音乐表达方式,是黑人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黑人文学批评家小贝克认为,布鲁斯音乐是黑人本土话语的典型特征,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美国黑人作家,凭借布鲁斯音乐这一本土化的语言,来深入地探讨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和文化追求。其中,埃里森在其小说《看不见的人》、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创造性地把布鲁斯引入作品中,使作品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7.
《在路上》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名篇之一。作者站在被压迫黑人的立场,将象征、梦幻、神话等艺术手法溶于一体,真实地再现了以主人公萨金特为代表的美国黑人在经济大危机时期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有力地抨击了白人统治者奉行的种族歧视政策,他的这一力作意在启发黑人觉悟,发出了黑人要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呼声,号召黑人起来斗争,冲破黑暗,去迎接光明和自由。本篇简约含蓄,蕴含遥深,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佳作。  相似文献   

18.
兰斯顿.休斯在其短篇小说《教授》中,用讽刺的笔调刻画了一位在白人面前毕恭毕敬、奴性十足的黑人教授形象。这一形象与他在《汤姆叔》一诗中所描绘的汤姆叔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教授是休斯笔下的另一个汤姆叔形象。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拜伦和休斯的两首政治性抒情诗歌进行了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两首诗歌虽然所揭示的主题意义相近,但阐释主题的艺术手法迥然有别.拜伦的《路德分子之歌》文风豪迈奔放,措辞铺张纵横、汪洋恣肆,韵律强健激昂,中心思想外露直白、一语破的.而休斯的《未能实现的理想》极尽婉曲之法,措辞含蓄隐晦,意蕴隽永婉约,意深境远.对诗歌的诠释和解读,在于从深层次上考证和挖掘诗人是如何借助不同的艺术手法,来渲染和烘托诗歌的主题和意蕴的,同时还能帮助读者从多维度解读诗歌话语的本质,从而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杰恩·柯尔特兹是美国黑人艺术运动时期以及当代重要的非裔女性诗人、口头艺术表演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的诗歌作品具有明显的黑人音乐和超现实主义特征。基于黑人布鲁斯和爵士音乐元素和表意策略的声音诗学凸显了诗歌声音文本的表现力。以现实与梦境的串联和身体器官的使用为特征的超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是诗人揭露现实问题、反抗社会不公的手段。作为一位先锋艺术家,柯尔特兹的诗歌实验以声音诗学挑战了白人诗歌传统中文字文本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对欧洲中心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叛;以超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揭露现实,为被压迫群体发声;以包容的文化态度与世界非裔流散群体和其他民族对话。柯尔特兹的诗歌艺术是其政治立场的证明和进行政治反叛的途径,而她的社会民主思想也在诗歌创作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升华和践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