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云南》杂志是云南留日志士李根源等人在孙中山、黄兴的影响下于日本创办的宣传革命的刊物,创办于1906年。1908年,《云南》杂志刊行至第13期,发行份数由3000册增至10000册。1908年7、8月间,《云南》杂志因受《民报》被日本政府查禁的影响,曾一度停刊,复刊后又因炸弹案再度停刊,后得宫崎寅藏之助,得以恢复。武昌起义后,《云南》杂志停刊。《云南》杂志从创刊到1911年停刊,共发  相似文献   

2.
《新纂云南通志》是民国年间编纂成书的唯一一部云南省志。 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志舟)组建云南通志馆,延聘著名学者周钟徽为馆长,主持编纂工作。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周钟徽调任要职,于是聘请赵式铭继任馆长。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成立新纂云南通志审定委员会,聘请秦光玉为主任委员,常务委员梁之相,审定委员有张华澜、缪尔纾、姜寅清、方国瑜、于乃义等。经十八个春秋的惨淡经营,成书二百六十六卷,定名《新纂云南通志》付梓刊印。  相似文献   

3.
王媛 《四川档案》2020,(6):59-60
<正>实物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原始性的特定载体,它通过实物形态与结构来反映人类既往活动的真实信息。本文探究三件实物档案:其一,清宣统三年(1911),昆明安宁温泉摩崖李根源题记石刻;其二,民国二年(1913),四川陆军第四师师长刘存厚赠送"从征纪章";其三,民国五年(1916),四川军都署颁发"拥护护国奖章"。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图书馆藏有一幅民国拓片,隶书"雪堂"二字,有民国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藏印,原匾额为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李根源题。文章通过解读分析拓片内容、收藏印及相关背景资料,印证了李根源先生退出政坛的时间,讲述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李根源先生的艰难与无奈,以及他与胡景翼之情谊。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11,(19):26
本刊讯(记者邸荣芬)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马勇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并邀请作者马勇为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期的主讲嘉宾,为读者讲述晚清民国史,主讲题目为"用温情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作者在书中全新解读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重构中国这场大革命的来龙去脉,用温情和敬意看待一个王朝的潇洒隐退。  相似文献   

6.
《近代史资料》第三十六辑(1978年第1期)发表有《章太炎致李根源的信》一文(以下简称《信》),内容为1920年至1928年间章太炎所寄予李根源书札七十九通,主要言及当时国内动荡的政局变扰、人事纷争;亦有一些其他内容:如李根源个人健康、家庭变故等。此文编者未署名,亦未注明资料来源及收藏情况,只言"信件原为李氏所藏,今据传抄本付印。其中有一部分用原信校过。"《文献》第七十六期(1998年第2期)又有李希泌先生《试析〈曲石精庐  相似文献   

7.
(一)释名《曲石精庐盍簪集》是先父根源公的师友朋僚在1922年—1927年期间写给先父的信札汇编。曲石精庐乃先父寓所的室名,盍簪者聚首之也,故《曲石精庐盍簪集》者寓有以文会友之意。此集共收信札2872封,写信人共795人,其规模之宏大,在近世出版之信札汇编亦属罕见。 (二)历史背景按1922年—1927年虽为时不过六年,但在先父一生中为重要阶段之一。1922年先父应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之召入京,历任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马勇新作《1911年中国大革命》,并邀请作者马勇为社科文献大讲堂第二期的主讲嘉宾,为读者讲述晚清民国史,主讲题目为“用温隋和敬意重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9.
一、作者余庆远,字璟度,湖北安陆人。贡生。生卒年月无考。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其兄余庆长任云南维西厅通判,庆远随兄至维西官廨。按:余庆长,字息园,举人。道光《云南通志·官制题名》载,余庆长于乾隆二十年任通海县令,撰有《金厂行记》。其后又任太和县令;乾隆二十八年署他郎厅通判。乾隆三十四至三十九年在维西任通判凡五年。据《滇系·杂载》"滇中掌故"条,著录余庆长还撰有《铜政考》八十卷。余庆远随其兄在维西"居有时,知土官之老者能识往事,谙华语,进而访之,颇得其详",  相似文献   

10.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重庆垫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在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处工作,袁世凯掌权后,任鸿隽不愿在官场逗留,遂于1912年底,以民国"稽勋生"身份同吴玉章等人赴美留学。留美期间,1915年与同学创办《科学》杂志,并于同年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获理化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  相似文献   

11.
《民国人物大辞典》(徐友春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50页"程善之"条云:"1926年(程善之)与弟子包明叔创刊《新江苏报》,任主笔。"条目中关于《新江苏报》的创刊时间有误。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新江苏报》创刊于1928年10月1日。包明叔在  相似文献   

12.
<正>个人简介徐百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任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2011年被评为中国青年报年度最佳编辑,2013年被评为报社首席编辑,编辑作品曾获得南方周末年度特稿致敬。曾主笔《冰点周刊》"钩沉"专栏,著有《民国那些人》及增订本《民国风度》。  相似文献   

13.
刘小宁 《档案与建设》2012,(5):47-49,52
临时参议院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过各省代表会和代理参议院的过渡,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于1912年1月28日正式成立。关于临时参议院设立的必要性,孙中山有过一番见解。他在答复国民协会的函中称:"方今虏氛未靖,战祸方延,执行  相似文献   

14.
<正>第十六任昆明市政府市长——张祖荫张祖荫(1880—1942年)字槐三,云南省镇南(现南华)县城东街人。1909年考入云南省农业学校,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曾在校编写《革命军周刊》,后又联络同学发起组织《师范学报》,宣统3年(1911)参加云南"重九"起义。1913年毕业后,偕祥云杨文清赴北京考入农商部农政专门学校农政系,1917年毕业回滇,被委任为省会甲种农业学校校长。任职期间,结合滇省情况,慎选国外教材,自编讲义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陈干先生《藏书楼目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干(1881-1927)先生,字明侯,山东昌邑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06年在东北创办辽阳八旗学堂,以宣传革命过激被驱出境.1908年在青岛创办震旦公学,因保路保矿被驱出山东.1911年辛亥革命中任山东民军统领.民国成立后晋升为陆军中将,颁予文虎勋章.1922年参与接收青岛,……  相似文献   

16.
曹之 《图书馆论坛》2005,25(6):347-348
我于民国三十三年(农历甲申岁,公元1944年)出生于黄河南岸,黄河水哺育了我难忘的童年。总角之年。即嗜书如命。先父在旧社会念过私塾,家里有几册线装书。四岁那年,母亲撒手西去,几册发黄的线装书伴我度过了苦难的岁月。我最喜欢的一本是《绘图千家诗》,这是一册石印本,上图下文。手写体.油光纸。在先父的指点下.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相似文献   

17.
李根源是辛亥革命先驱、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相似文献   

18.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军协统黎元洪因缘际会,被推举为临时都督,由清军将领摇身一变成为革命的领导者。武昌新军振臂一呼,各省纷纷响应,庞大的清帝国呈土崩瓦解之势。黎元洪遂致电独立各省,现大局粗定,非组织临时政府,内政外交,均无主体,极为可危,明确表示要在武昌成立临时中央政府  相似文献   

19.
1911年,中国爆发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成立地方军政府.当年10月陕西光复后,建立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组织的"秦陇复汉军政府",军政府设教育部,曹雨亭任部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陕西军政府复更名为"中华民国秦军分政府",改教育部为教育司,李元鼎任司长.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查阅《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在云南卷第四册发现南菁小学于民国二十二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校刊《菁园》创刊号。此刊仅发行了创刊号,但由于登载了南菁小学创办过程,较完整地保存了南菁小学创办资料,成为研究民国时期云南初等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