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走过天真烂漫的童年,走过意气风发的少年,走向英姿勃发的青年。我们从懵懂无知走向聪慧明理,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我们从单纯走向复杂,我们从软弱走向坚强,我们从依附走向独立。我们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是在完成一种行走。作为自然之人,从我们脱离母体之时起,我们已成为一定意义的流浪,我们会一生怀着乡愁四处寻找家园。  相似文献   

3.
李作昕 《山东教育》2005,(34):18-18
一句话 我们成功过,我们失败过,我们从不放弃。  相似文献   

4.
从表现自然美的角度理解写景作品泾县中学陈晓保中学语文教材里,有不少写景作品。这类作品,往往既能让我们领略自然美,又能让我们感受艺术美,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就可以也应该指导学生不是从一般的写景抒情角度而是从表现自然美这个角度来分析理解这类作品。这里,笔者...  相似文献   

5.
书能使我们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我们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浮躁走向宁静。书是如此重要——成长不可无书!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实现从传授者到促进者、从控制者到引导者、从独白者到对话者等角色的转变。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专家们所摹画的蓝图里,折服于专家们的精辟论述,但同时,我们也逐步感觉到教师诸多角色转变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的困惑,给课堂教学管理带来的冲突,如“课堂中的自由与规范”就是其中一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一次小型的沙龙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考试说明》到各种信息,我们清楚地看到,2002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从内容到形式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变化中有许多传承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处变不惊。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乡村农场到高楼大厦,从双腿行走到天空飞翔,从骤冷骤热到四季如春的居室,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应该为这个革命性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100年而欢欣鼓舞并感到骄傲。 但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我们再也触摸不到那银白的世界了,我们不得不在漫天黄尘中艰难行进,我们买矿泉水喝,我们需要驱车很远才能找到一片野花盛开的芳草地,我们生活在被垃圾包围、被烟雾笼罩的窒息的城市…… 即使是在广袤的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人们也可以发现,渐渐地河流变细了,变干了,变脏了,从前茂盛的密林不见了,那曾没膝的草上的露珠今天再也找…  相似文献   

9.
为生命喝彩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走来,身上背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历史的尘埃。一路风雨带着欢笑,一路歌声带着豪迈。我们的肩上落满昔日的碎片,我们眼中装着辉煌的未来。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拥有了生命,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拥有了现在。我们会用勇气把新世纪的大门打开。我们,为生命喝彩。从另一个世界迈进这多彩的生活,生命就给了我们无尽的关怀。我们睁开双眼打量这绚丽的景色,我们摇荡着旗帜,谛听那迷人的天籁!让人类的灵光穿透黑暗的幽谷,让智慧的火焰燃尽以往的悲凉,人间的真情扶我们上路,世上的温暖给我们深爱。我们沿着那灼热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习惯了从书本学习智慧,这是我们的聪明所在,但我们在运用这些智慧时,切勿照本宣科,否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1.
一、完成了一项历史性任务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村地域辽阔、东西部差别又十分明显的省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项“奠基工程”,其范围之广、难度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自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到九十年代末,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们几欲普及而始终未予普及,这其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几代人曾为之不懈奋斗而又始终未能如愿的历史沧桑,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是何等曲折,何等复杂,又何等艰难。但曲折没有使我们退缩,危途也没有把我们吓倒。我们从艰难中积蓄力量,从曲折中坚定方向,从实践中感受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小读者,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邀请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名人来这里作客。今天,一位“圣人”被我们从2000多年前请来了——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是我们立教的指南,从教的向导。从我们为师至今,无时不吸取她那甘甜的乳汁。是她扶我们学“走路”,带我们去“攀登”,教我们怎样从教、为师、育人。她是我们爱不释手的刊物,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装帧精湛,哲理深远顺便捧起一本《山东教育》,都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那精湛的封面设计,艳丽夺目,催人奋进;那活泼的版面形式,一目了然,引人入胜;那精当的文中插图,丰富多彩,示意清晰,助人记忆;那短小、精悍的卷首语、卷首诗,哲理深远,成为我们的座右铭,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提高着我们的修养。观点鲜明,方针正…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7,(4):30-31
从前面的知识中我们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慢慢地长大,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到一个小小的婴儿,再到牙牙学语的儿童时代,到小学、中学、大学,直到我们成为非常独立的成年人。作为一个人,任何一个阶段都有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在对的阶段做对的事情,我们才能够走得踏实,走得漂亮,走得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5.
我们平时总是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我们真的能够看到真实吗?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从东边出从西边落,由此让我们感到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可实际结果却是地球围着太阳转;每当我们被雨后彩虹的美丽所吸引,为大自然的神奇所折服时,我们应认识到实际上彩虹本身不过是水雾一片,它并没有什么颜色,其七种色。  相似文献   

16.
《海外求学》2003,(14):54-54
对于很多人来说,丹麦正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一般,熟悉而又陌生,是一个充满了童年梦想,却又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国家。从羊角卷到曲奇,从乐高玩具到安徒生童话,从宜家家居到音响设备,丹麦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们度过。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震蹋了我们的家园。夺去了同胞的生命,举国同悲,江河同泣,这样的自然灾害我们确实无法抗拒,但当我们擦干眼泪,疗伤心灵,重建家园时,我们不得不痛定思痛,返身自顾:在这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了哪些不足?得到了哪些启示?哪怕是局部的和细小的感慨。笔者无法作一些宏观上的大块文章,只能根据有关影像,从自身所从之业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生命如歌     
我们从另一个世界走来,迎接我们的或许是有太阳的白天,或许是有月亮的黑夜。无论白天或黑夜,我们睁开眼睛就会感到人世间的温暖,我们依偎在父母的怀中,享受着一种博大的关怀和无与伦比的亲情。虽然,我们给这陌生世界的第一个声音是哭声而不是音乐;虽然,我们是在母亲的痛苦中降生的,甚至是伴着母亲的泪水和鲜血,但是,父辈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延续了他们的生命,我们是他们含泪的骄傲,是他们事业的承接者。于是,我们踏着父辈的足迹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于是,我们用他们所赋予的力量去征服人生旅途一个又一个困难。所以,…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米华 《教育导刊》2006,(11):30-31
从2003年秋季开始,我们实施了新课程。三年来,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教材到课堂,从教师到学生都出现了新的面貌。但在变化中我们对一些现象产生了质疑。下面笔结合自己实施新课程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走进新学年     
9月1日晨曦中的早读铃声将我们带入1999-2000学年,迎接我们的是新的责任、新的使命、新的挑战。因为,对世纪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跨越世纪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两代人的责任,而承担这一责任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我们大家。知识是打开新世纪之rl的钥匙,准备跨世纪首先是知识的准备。“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霸权行径更坚定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决心。科教兴国,强我中华必须从我们所从事的基础教育抓起,必须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新学期开始的今天做起。“创新是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