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感于作文的“精批细改”王如学校领导历来注重作文批改工作,往往以是否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精批细改”是指对学生作文中小至标点大到布局谋篇的不当之处,都要—一改正过来.并有眉批与总批。结果,翻开作文本,只见斑斑点点“一片红”....  相似文献   

2.
作文批改要不要“精批细改”,怎么“精批细改”,这是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几十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也是家长、社会对语文教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已触及到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那么在作文“精批细改”的问题上改革的步子又如何呢?本文试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剖析。 一、作文“精批细改”的现状 作文批改应当达到什么要求,这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深入研究的教学问题。但是,提倡和要求语文老师“精批细改”,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教师是如何去努力精批细改的呢?据我对淮阴市城乡的部分中学进行的教学调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形(不负责任的批改略去不讨论):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生从作文批改中受到教益,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精批细改,也不在于教师的简批略改,而在于教师在精批细改或简批略改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假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只是一味地下断语,用注入的方法把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问题生硬地塞给学生,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语漠不关心。相反,假如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熟练地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不管他是精批细改还是简批略改,都能使学生从作文批改中受到一  相似文献   

4.
黄永红  刘雪梅 《辅导员》2009,(13):82-82
批改作文是每一个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辛辛苦苦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过的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并不领情,粗略看看分数,合上本子就完事,很少有学生能去领会、揣摩和修改。教师的“精批细改”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本学期,我们尝试让学生互改作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归纳一下,笔者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互改作文的。  相似文献   

5.
一、作文批改的现状令人堪忧,必须走出批改误区在作文教学园地里,批改是一块误区。有的教师“十目一行”,精批细改。对优生的作文“移藤动叶”,勾来画去;对差生的作文则“伐干削枝”,大事删改。这样的批改,乍一看,“山花烂漫”,满纸通红;细一读,“五里雾中”,不得要旨。这种“小手工业生产方式”,效率非常低,教师整日陷入文山,不能自拔。与精批细改相反,有的教师“一目十行”,敷衍塞责,不批不改,只着一字:“阅”。学生苦作一番,你却不屑一顾,何谈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怎样才能走出作文批改的误区呢…  相似文献   

6.
谈到作文教学中的“精批细改” ,我们马上会想到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不少人对此颇有异议 ,他们认为教师的“精批细改”是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 ,且常常以著名语文教学改革专家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笔者认为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评改方式 ,迄今为止仍是我们教师使用最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原则 ,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评改中的主导作用 ,执教者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习作实际 ,把握自己的教学情况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规范学生的语言 ,从而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是十分精细的。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笔者并不赞成语文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后者显然缺乏辨证地思考: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不应忽视,小学作文评改面向的是练习作文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需要课…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仍搞“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的做法劳而少功。教师一人的批改是“一言堂”“注入式”“抱着走”等观念在写作教学上的突出表现。姑且不说教师的批、改是否都能正确无误,仅就教师以一人的是非好坏标准,去绳正几十人,乃至百余人的习作,就不够合理合情!那样做,只能将一个活泼的习作个性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彩写作天地变得黯然失色!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  相似文献   

9.
学生作文需要精批细改吗?彭阳县一中张文宽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我所知,不少学校对语文教师每学期作文批改不得少于多少篇有专门规定,语文教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花大量的时间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希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个主观愿望无疑是好的。然...  相似文献   

10.
“精批细改”是作文批改的常规做法。简单地说,“精批细改”就是学生作文后教师批、教师改。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领导思想守旧,仍用老眼光来看待作文教学,检查语文教师的工作,还是沿用老标准:看一篇作文有几个错别字没有指出,有几个病句没有疏通,有没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的作文,究竟要不要“精批细改”,这是语文教育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专家吕叔湘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见解。他在谈到作文批改时说:“家长要求精批细改,这种要求不实际。”“这个办法,因为是无效劳动,所以要改。”首先,他真切地体会到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承受精批细改的沉重负担。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现在还是提倡精批细改,家长也要求老师精批细改,也不算老师一天有多少小时。老师一天24小时,和别人一样,当中要睡觉的时间,吃饭、休息的时间,还有做一点家务的时间,譬如洗…  相似文献   

12.
学生作文“精批细改”的八大优点福建特级教师郑梦如拜读了《小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0期何夏维同志写的《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的10大弊端》一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的看法与何老师不敢苟同。我认为对学生作文“精批细改”至少有以下八大优点:一、有利...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最好做到精批细改,似乎精批细改的教师是好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就是一篇达到教学要求的作文。是不是真如此呢?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精批细改如果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话,那也是达不到作文批改的目的的。况且,每篇作文的批改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水平。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要问:教师批改作文的目的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就是:教师批改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去把自己的作文写好,而不是代替学生改好作文。然而,在教育革新蓬勃发展的今天,不少人仍囿于传统的“精批细改”中不愿自拔,满以为只有这样,工作才算认真负责。令人遗憾的是,领导检查教师批改的作文仍以此为标准,否则,准会扣一项“作文批改马虎”的帽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一些教师只好硬着头皮,违心地做到所谓“精批细改”,谁修改的圈圈点点,“密不透风”,那才算“工作认真”哩!然而,究竟这种“细改”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朱德熙在《谈谈作文教学》一文中说:“据我所知,作文本发  相似文献   

15.
谈到作文教学中的"精批细改",不少人对此颇有异议。他们认为教师的精批细改是费力不讨好、事倍而功半,且常常以著名语文教学改革专家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为依据。笔者认为,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评改方式,仍是语文教师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一、精批细改要把握契机 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在精批细改作文的过程中,十分讲究契机的把握。契机的把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心理状态。精批细改于学生作文尚未入门、难以克服困难时。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每次作文。教师精批细改,又是眉批,又是总评,既劳神又费力.但学生会怎样呢?且不说有些学生写作时尚有不认真的成分.就是一般学生在拿到你的精批细改的作文后,他会认真研究,从而“晓其故”吗?学生关注的往往是教师所给的评语本身,而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很少是会去深究的,更毋谈改正了。  相似文献   

18.
作批改是作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小学语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时都是十分精细的。但现在有些人反对这样的“精批细改”,认为“教师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低了。学生看到‘满堂红’就皱眉头,看见惹人注目的大叉叉就反感……”笔并不赞成语教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批改,更反对“少批”或“不批”就是对学生最民主的教育。后显然缺乏辨证地思考:教师的批改,无论精细或粗略,只要能促使学生主动修改,那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我们不应忽视,小学作评改面向的是练习作的孩子,他们学习语言需要课这个范本,那么学习修改岂能离开范例,老师怎能可以随他们自己改去?叶圣陶先生曾“亲自逐字逐句地批改”了肖复兴初三时写的一篇作。使复兴感到在“写作道路上迈出的脚步方才比较扎实一些”。因此在他的儿子写作时,肖复兴也“觉得应该像长辈待我一样,将一份诚心、耐心给予孩子”。给学生做个样子,让他们有法可依,我想小学语教师是应该精批略改的。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讲评和修改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实一直还在困扰着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在现代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全批全改,精批精改却受到了冲击,教师辛辛苦苦精批细改后,学生不一定看批改后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有作文课,却无作文教学,还有的教师改作文,要么一改到底,马虎了事,要么让学生批改,缺少有效的升格指导。作文教学不但要在指导上下足功夫,还要在选择性的精批细改上动点脑筋,真正做到“精批”、“细改”,让一篇普通的作文有效升格为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