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装配式建筑为实施载体的建筑供应链最优合作企业协同管理为研究对象,研究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产业化发展实施途径。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引入制造业中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在确定供应链最优合作企业的前提下,分析研究装配式建筑中基于BIM的最优合作伙伴协同管理平台。本研究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最佳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筑理念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得到极大发展,并且在建筑领域得到有效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本文就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首先就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从建筑设计效率、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预制构件生产环节等方面阐述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最后结合装配式建筑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BIM正向设计技术不够成熟,基于BIM正向设计的优劣分析,提出此背景下适应的装配式建筑EPC项目的组织架构,并分析装配式建筑项目在设计、PC生产、施工中的交叉管控技术要点,提出与项目BIM正向设计协同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措施,为装配式建筑EPC项目的全过程智能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建筑质量的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建筑事故。为了提高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检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检测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问题输入函数的基础上,将建筑的构建质量问题分为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生产问题和设计问题,通过构建各项问题的分析函数和追踪函数,利用聚类算法划分建筑构建质量信息的层次,结合信息采集的条件集合,采集了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构建质量信息。根据建筑结构损伤的概率,构建绿色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征方程,利用建筑结构的刚度矩阵,计算建筑结构频率和振型的灵敏度系数,完成建筑结构的灵敏度分析。将BIM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在一起,检测了绿色装配式建筑构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以检测出绿色装配式建筑是否存在构建质量问题,并将质量检测耗时控制在8 min以内。  相似文献   

5.
对比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因其更利于构件材料的回收,所以针对拆除阶段而言,BIM技术将会给装配式建筑带来更大的效用,因而更需要BIM的参与,而这一部分的研究却甚少。因此,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拆除阶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基于BIM技术的优势,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研究探讨了BIM技术在拆除阶段可能应用点的基础理论,为达到BIM与装配式建筑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实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已然成了当下我国建筑业备受关注的热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建筑信息化、工业化。其中,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明确鼓励高校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还未设置装配式建筑方面的课程,无法满足行业对工业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提出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现场管理中的应用成果推广于土木工程教学平台,基于BIM相关软件平台构建装配式土建模型,运用专业的施工模拟技术生成4D动画,模拟现场施工过程,让学生对装配式建筑充分了解。最终通过案例学习法,逐渐丰富装配式建筑教学案例数据库,同时在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里,完善相关课程体系,构建新型开放式教学平台,这对于助力建筑工业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BIM技术的特点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建筑)施工特点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以龙信老年公寓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例,研究了BIM技术在该项目施工中应用的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效果,以期为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然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装配式建筑因为在可持续发展上面所具有的优势,正在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BIM技术,作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技术之一,也有着传统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文章简要地概述了BIM技术的背景,基于装配式建筑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的工作阶段,分析BIM技术在主要几个工作阶段中的具体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从2D向ND不断发展,促进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传统造价管理在建筑经济大环境下存在的问题,结合BIM的特征,研究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建筑业体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工程建设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针对BIM技术的特性,提出BIM是十三五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中的应用情况,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降低了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本,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实现建筑工厂化,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专业人才的短缺与技术推广困难阻碍了产业发展。针对传统施工教学上的问题,文章提出构建一种新型的BIM+VR的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从工程管理教学过程出发,进行平台技术框架设计,并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传统实现流程的比较分析,对于平台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完善,进而指出装配式建筑教学平台的构建对于产业发展的意义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唐韭虹 《亚太教育》2020,(6):150-150
近年来,国内各大建筑企业已经开始了建筑模型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将BIM技术融入其中,旨在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场所,为了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当地推广和应用BIM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是一种新型绿色住宅结构产品,是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竖向构件的设计施工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构件深化设计施工研究,优化设计图纸、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以某高层装配式住宅1#楼竖向构件深化设计实施过程,探讨施工方法和难点及解决措施,实施过程中运用信息化建筑BIM技术进行精细化设计,提升了项目实施的精准性,实现了项目的精细化施工和管理,为建筑装配式工程技术人员深化设计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和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想要生存和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科学高效的管理技术正是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庞大而又复杂的建筑项目得以更为精细化的管理,而精细化的管理带来的是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这也正是未来建筑企业发展的方向。BIM技术可以解决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多种问题,提高了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益,使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管控更为严格、技术交底更为直观、图档管理更为详细。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正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之带来的是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社会的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文章基于团队学习法和案例学习法,在梳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基于TBL―CBL的“四位一体”装配式建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BIM技术原理为例,多阶段分层次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网络+机房+基地+园区”的“四位一体”智慧式课堂。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装配式建筑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BIM技术在高职建筑类专业应用的现状,其后阐述了BIM技术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的应用原则,最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动BIM技术在高职建筑类专业有效应用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完善信息化管理标准,通过扬州宝龙金轮广场工程BIM技术的具体实施,探讨了BIM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应用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实践证明,BIM技术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推进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决策科学化、管控精细化。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已发展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撑技术,建筑企业急需大量的建筑类BIM人才。高校在培养建筑类专业人才时,可通过BIM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应用BIM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BIM技术融入课程后,能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BIM和装配式的结合是当前建造技术发展的前沿,是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基于共词分析,借助Bicomb和SPSS软件,对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6~2022年间发表的200篇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研究可归类为信息协同、施工协同、设计协同、资源协同4个主题:主要研究热点为通过构建BIM标准、数字技术、物联网平台,引入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精益建造等原则实现设计、施工可视化及自动化,最终达到建筑能效与建筑废物管理的最小化目标。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可视化图件整合全过程信息协同;全面自动化控制、管理及监督的施工协同;AI和BIM结合优化平台的设计协同;能效、材料与组件、环境的全寿命周期资源协同。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是当前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结合新工科理念,将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有机融入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兴工科和原有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