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尚巫之风非常盛行,由此出现了很多专业巫觋,他们多不从事其他职业,而以巫术为谋生手段。由于巫风昌盛,鬼神信仰泛滥成灾,民间供奉了许多不为封建国家礼典所认可的鬼神即“淫祀”。巫觋和淫祀广泛地存在于民间社会中,对社会生活乃至政治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楚国巫风极盛,巫觋作为荆楚社会特殊的阶层,始终受到广泛的尊重。它影响着荆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对于楚国巫觋的各个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的论著问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对于整个巫觋阶层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面貌,限制了楚国巫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就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对巫觋研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楚国巫觋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巫觋是掌握"事鬼神"技能的人,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唐宋以前,曾经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至今在不少乡村地区仍然发挥一定作用。与此相关,对中国巫觋的研究较早得到学者的关注,并获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大体而言,20世纪以来的中国巫觋研究在大陆、港台地区有着不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史脉络以及研究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研究取径:历史学、宗教史、社会史。归纳总结近百年来中国巫觋研究的学术发展历史,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巫觋研究,尤其体现在三个可能的面向:文献学的继续推进、横向的社会史视野、纵向的历史学视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巫觋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把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者群”,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校中也存在弱势群体。学校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学习、发展及社会交往能力差,受到周围环境轻视的学生群体。其组成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子女,如城市失业下岗人员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相似文献   

5.
22.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巽:伏。床:先秦时席地而坐,床是一种用于倚凭的家具,不是后代用于睡觉的床。史巫:祝史和巫觋(《楚语》女曰巫,男曰觋)都是古代从事迷信活动的有知识的人。纷若:纷乱的样子。“纷”训“变”《说文》“变,更也。”  相似文献   

6.
严酷的生存环境中挣扎求存的先民们需要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这种原始心态及智力能力最终导致了巫术和巫觋的产生。巫觋是神与民沟通的唯一桥梁,随着社会形态的日益完善,“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由此衍生出来。  相似文献   

7.
高层吹风     
高职高专教育有了专业目录 日 前,教育 部 印 发 了《普 通 高 等 学 校高 职 高 专 教 育 指 导 性 专 业 目 录 (试 行 )》(以 下 简 称《目 录》),按 照 以 职业 岗 位 群 或行 业 为 主 兼 顾 学 科 分 类 的 原 则 划 分 专业 。这 在 我 国高 校 专 科 层 次 专 业 设 置 管理 中 还是 第 一 次 ,填 补 了 我 国 缺 少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专 业 目 录 的 空 白 。 从 2005 年 起 ,高 职 高专 教 育 的 招 生 和 统 计 等 工 作 使 用 该《目录》。现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在 校 生 仍 按 原专 业 培 养 至毕 业 。 具 体…  相似文献   

8.
角抵戏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戏剧样式,《东海黄公》几乎是公认的汉代角抵戏的代表性剧目。大多戏剧史家都只是把它看做是中国戏剧的雏形,而对于其到底应该是悲剧性成分多还是还是喜剧性成分多,划分不是非常明确。多数认为它是一出揶榆巫觋的喜剧性的作品,而认为其是悲剧性作品的则比较少。本文则侧重讨论其悲剧性。  相似文献   

9.
“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指宫中秘藏之书。后来由秘藏之书逐渐变为掌管典籍的官员,曹操为魏王时,设置了“秘书令”,其职责接近现代秘书。现代秘书学中,“秘书”是一种职务的称谓,泛指管理文书并协助领导人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1]。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2]。这说明形成档案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形成档案的主体的活动包容了一切社会活动和思维…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社会的历史事象中,巫觋的祀神活动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到了商周时期,这种原始的文化现象仍然很鲜明地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和人们的文化活动中。这种近似宗教的活动为什么能为当时社会所接受,它又是如何与一些具体的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呢?本文将以商周社会为主从两个方面来简要论述这个问题。附带说明,本文不涉及当时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研究》2004,(4):20-2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转型呈现两大主要特征:一是农村城市化,大批农村劳动力将有序快速转移;二是规模、效益、特色、有机农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农民将分化成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而且兼业农户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农村经济不可能脱离农业,也不可能局限于农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社会转型服务,职业教育是留住农村青年还是帮助他们走出去,这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农村职业、继续教育要为农村社会转型服务: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要为效益农业、发展二…  相似文献   

12.
一、所谓“巫蛊”问题“巫” ,按“说文”解释 :“祝也 ,女能事无形以摆降神者。《国语·楚语》称 :“男曰觋 ,女曰巫。”降神捉鬼 ,在我国一些偏僻地区还可以见其形迹。北方名“巫神” ,南方叫“端公” ,统统之为“巫教”。远古时巫医不分 ,巫兼医 ,多以符咒冶病 ,或者懂得些偏方 ,给病人吃点草药。“蛊”的传说甚早 ,《左传》“昭元年近女室 ,疾如蛊。”“凡事行毒饮食中 ,杀人 ,人不觉。”可见蛊毒为害之可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有名的“巫蛊”大惨案 ,据载 :汉武帝信方士 ,诸巫多聚集在京师 ,女巫往来宫中 ,教宫人“避难免灾” ,每屋…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凯尔·桑德斯认为,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之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教师专业是一个特殊专业,体现在双专性,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即教师任教科目的学科专业和教育的学科专业。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宫女 ,又通称宫人 ,按其职责和地位大致可分成两类 :一类是在宫中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 ,其地位较高授予官职者被称为女官 ;另一类是在宫中服劳役而被役使的侍婢、织婢等。三国两晋南朝时期的宫女 ,带有战乱割据时期的特点 ,而其民族成份还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按照专业的方式组织的。职业院校的专业是根据职业分工、技术和服务活动、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教学内容划分而成的学业门类。专业群是围绕某一行业或职业领域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有相近的工作内涵或职业基础,有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基础课和教学项目,有共用的实验实训设备以及部分共同的专业课教师,从而能够形成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陈学金 《中国教师》2009,(11):23-24
<正>"专业"不等同于职业,它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将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1]专业的产生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所谓“校漂族”,是指那些虽已大学毕业,但“无业可就”或“有业不就”而将档案暂时留在学校,“漂”泊在校园或校园附近的一类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生活重心在学校周围, 利用学校资源生存。他们大致可分为几类:为避开就业高峰、增加就业砝码  相似文献   

18.
实践共同体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共同关心他们所做的事情,对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有着共同的激情;并通过定期的互动来共同学习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本文通过展示实践共同体发展历程中的五种矛盾,揭示解决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困境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9.
汉代赋家倡优论是由于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赋家及倡优而导致的误解。本文采用比较及统计的方法区别汉代赋家及倡优的不同,从本质上区分二者。倡优的本质是从事歌舞、戏谑的艺人;汉代赋家本质是一群包含从帝王到平民多样身份的才人。从政治地位而言,汉代赋家其中包括至高无上的天子,有服侍皇帝的郎官,有各类大夫,有王侯,有执掌州县的太守,县令,有各级属官属吏,也有乡官平民,有的赋家即使是平民也享受着特殊尊荣。汉代赋家绝大多数人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从智识的角度而言,赋家或是经学家,或是史学家,或是目录学家,或是文字学家,或是诗人,或是科学家,他们大多属于士的阶层。赋家的赋作继承古诗颂美讽谏的传统,同时也抒发个人情志。他们的赋有别于倡优的奉承取悦人主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晚清政治小说作家多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且率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闽粤、江浙和湖广三地。一方面,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自觉地肩负起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使命。从事政治活动是晚清政治小说家主要的社会存在方式,小说创作不过是他们从事政治活动的一种手段.但却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并对后世文学创作政治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