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里度过的,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在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环境整体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即包括住宅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的质量,又包括与住宅、道路、绿化配套的建筑小品及其设施。这些建筑小品及其设施,是居住环境的有机构成,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居住环境的水平。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介绍一些居住环境小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从过去仅仅追求一定的空间作为栖息之地的要求,发展到了创造适宜于人们生理、行为、心理及社会等需要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提高整体居住水平,不仅体现在室内现代化,室外同样要现代化。居住水平不能只理解为人均居住面积,居住外环境是居民整体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住宅内部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是居民进行日常室外活动和锻炼、相互交往、接触自然、保持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场所。只有使人居住外环境的质量水平跟上人均居住面积水平,才能真正达到居住水平的提高,步入小康社会。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确实令人担忧。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进程时间缩短,由此产生的城市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急剧恶化,城市化代价巨大。一些城市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简单的仅仅满足居住功能,发展到对居住环境高层次多方位的功能需求。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周围环境,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外部人文景观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4.
结合PCA与模糊物元理论,构建了城市居住水平预警模型,并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对城市居住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2008年,35个大中城市居住水平的警情状态均在中警以上;但是从2003年开始,太原、南昌、郑州、海口和重庆等城市预警指数降低缓慢,哈尔滨、合肥、南宁、西安、西宁、银川和乌鲁木齐等城市预警指数不降反升;当前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重、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影剧院密度等指标预警指数相对较高,成为束缚城市居住水平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邮政局密度、中小学密度、中小学教师人数、医院密度、影剧院密度、城市建设用地占市区面积比重等指标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不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古至今,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一直围绕着“人文环境”的发展而完善着。如今,居住环境中的园林绿化景观已不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在城市喧嚣的环境中,最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那么,“人”这个要素的注入则更显重要。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一直在启发着设计师从使用者的需求进而再次出发,融会西方现代居住环境简约、休闲的设计风格,促成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总的来说,一种更加质朴自然、清新和追求不留设计痕迹的居住环境设计风格,正在形成并发展。可以将之称为“休闲社区”。随着建设生态化、绿色化的住宅呼声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而舒适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从地域性角度出发,对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性的概括,并以长春市居住空间外环境为例进行分析。文章从气候条件、社会文化、地域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根据影响地域性表达的因素来探讨地域性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在新时代城市居住空间外环境设计的地域化,对发扬地域特色、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以后研究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资料储备和研究思路,也是对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崔唯 《百科知识》2004,(12):39-41
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与自己居住、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城市的环境质量如何也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色彩在人的视觉感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人的心理还会产生多重影响,于是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居住城市的色彩环境建设问题。近年来,北京(2000年)、杭州(2002年)、南京和上海(2004年)等大城市为此还曾经进行过主题讨论。这也是中国城市色彩建设的高潮即将到来的一个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建设逐步走向商品化的轨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也给建筑师、规划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千篇一律的居住环境,虽有变化,却"大同小异",本文试图从实践经验中探索居住环境中可识别性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购买力的增强使房地产业飞速发展。随之带动了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和装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强调居住空间实用功能的同时,对居住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家居装修设计”这个新名词,已被人们所接受,从而走入千家万户。但是在人们享用居住的过程中,绿色环保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也纷纷出现,给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有必要使人们正确认识和面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方针,通过规划设计的创新活动,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和达到21世纪居住标准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中国住宅建筑技术获得整体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也随之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11.
居住环境的构成涉及到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及心态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的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居住环境对于人们心理及行为活动的影响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景观学对内蒙古的城市和生态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对生态学的学习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建筑师能够保护并加以利用内蒙古的自然景观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健康宜居的居住环境为研究体,通过对几个基本层面的分析和总结,探讨适宜人们居住的健康环境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传统院落的当代传承情况,笔者从成都楼市入手,调查了现代院落式居住环境市场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评议,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在现代院落式居住环境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式地提出了解决前述问题的几种方法?进而通过分析传统院落式居住环境的本质,进一步探讨院落式居住环境的历史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人性化居住外环境的基本含义,通过对居住外环境人性化分析,总结当今居住外环境设景观营造中较好的手法。  相似文献   

16.
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对于每个建筑师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下面对居住小区外部环境做法提出几点看法。室外居住环境是室内空间的延伸与扩展。小区建设应力求作到延续城市文脉、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服务系统,塑造宜人景观,为居民提供舒适、方便、优美的外部生活环境。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小区室外居住环境应力求因地制宜,寻求与当地的历史文脉及居住生活模式相适应,使小区有机地融汇在城市的大环境中。既要借鉴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有的小区引进里弄住宅的优秀规划思想,把传统的里弄住宅与现代住宅功能融为一体,规划出有新的时代特色的节地、安全、安宁、新颖的小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景观学对内蒙古的城市和生态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对生态学的学习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建筑师能够保护并加以利用内蒙古的自然景观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汤志勇  苗凯 《内江科技》2011,32(7):60-61
居住社区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本文从四个方面解构多元化居住社区的规划:居住社区的含义、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居住社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居住社区的多元化规划应对。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的空间格局和形成机制,为西宁市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居住空间质量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高低区域;(2)居住空间质量以及各准则层的集聚程度各不相同;(3)西宁市居住空间质量的格局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受到政府因素、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增长以及制度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据此提出应该科学识别居住空间质量的空间分异、加强居住空间质量及其他特征集聚程度的判断、提高居住空间质量空间格局形成机制的判断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着重从居住组团中心环境即组团内集中的绿地、广场或其他公共活动场所提出了如何为组团内生活的居住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愉悦、少干扰的户外交往环境,最终创造出一个更为人性化的城市小型组团户外邻里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