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先秦婚制和婚俗是产生《诗经》婚恋诗的社会土壤,《诗经》婚恋诗也因而分为贵族婚恋诗和民间情歌两大类。这两类婚恋诗,都从不同的层面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先秦婚制和婚俗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婚恋生活的不同影响。通过时《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的爱情诗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情感生活,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大的价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诗经》为"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研究《诗经》中的婚恋诗,不仅可以做文学的解读,还可以做历史的考证,追溯《诗经》时代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状况。下面,笔者就采取对《诗经》文本解读以及对周代婚俗考证,对其婚恋诗作一归类总结。《诗经》中的婚恋诗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诗经》婚恋诗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广阔而复杂的礼仪制度、婚恋习俗及婚恋生活状况。由于婚俗在民间有一定的传承性,《诗经》婚恋诗中存在着一些对远古自由婚恋风俗和母系社会婚姻遗迹的描写,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女性在母系社会曾居于崇高地位。同时,通过《诗经》婚恋诗对女性婚恋无自主权、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沦为生育工具等男尊女卑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我们也能看到周代的女性地位已由崇高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诗经》中的婚恋诗历来是人们广为传诵的。作为男女言情的婚恋诗在《诗经》中占了1/3,这些作品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对于今天我们研究当时社会人们的爱情生活、社会问题等都有着极大的历史价值。本文试图根据婚恋诗内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论述。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禁忌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婚恋嫁娶、宫室筑造、自然现象等方面,体现了先秦时期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与出土文献秦简《日书》及其他传世文献相印证,说明《诗经》时代的禁忌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涉及了很多婚俗文化,部分婚俗文化沿袭至今。研究这些婚俗文化对于了解婚俗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变革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分析了《诗经》中涉及的一些婚俗文化,探究当时人们对婚俗方面的普遍观点,以理清我国婚俗文化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远古时代的民俗中,婚俗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婚俗发展史上,先秦婚俗处于源头的位置,它和先秦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分风、雅、颂三类。其中的“大雅”诗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31首诗大都写于西周时期,有不少诗都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贵族的婚俗。一、同姓不婚之俗在周朝以前,原始人群婚俗杂乱无章,如《吕氏春秋·恃君》中所写“昔太古尝无君亦,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夏商时在婚姻关系上也处于比较随便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孔子诗论》是距今大约2257±65年,即公元前三世纪的重要出土文物。它对《诗经》学中的基本概念,如"风"、"雅"、"颂"、"诗言志"等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在《诗经》发展史上,是儒家诗学系统的产物。在先秦儒家诗学的发展链条中,它在孔子与孟子之间补充了一个新的环节,从而为研究先秦儒家学派对《诗》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邶、鄘、卫风中的婚恋诗是《诗经》婚恋诗的精华,它反映出那个时期先民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和习俗,文章结合有关卫地的史料记载和前贤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探讨了邶、鄘、卫风婚恋诗所反映出的婚俗:同姓不婚的习俗、投赠定情的习俗、婚前占卜的习俗、春秋冬举行婚礼的习俗、婚礼习俗、贵族女子的归宁礼俗和出游的习俗,从婚俗的角度对那个时期的婚恋文化做了一补充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诗经》爱情诗中的婚俗与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当时婚俗与民俗的揭示 ,具有研究价值。从中反映出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婚姻制度、婚礼制度以及某些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教育方法"是在"参与式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民主的教育方法。它强调教育平等与合作,倡导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张教育者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结合。它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合作性、公平性、创新性等特征。它既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更符合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自我发展的需求。它是一种适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连”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学界一致认为其为副词。通过追溯其源,并从“一连”与动词“连续”的对比分析以及副词的用途两方面入手考察,可以得知,“一连”最初当由副词“一”与动词“连”凝固而成,在历来的用例中体现出动词的倾向性。其虽处于由实变虚的语法化过程中,但这种“虚化”不够彻底,故“一连”还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副词。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以来,知识分子不得不考虑怎样去把握和处理科学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系统中的地位问题。胡适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发现"科学",提炼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指出科学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处于正统地位,只是由于材料的不当,才没有能够产生出如同西方一样的科学技术。胡适把"科学"安排进中国学术史,可能存在偏颇,但其苦心孤诣在于提升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却并没有明确说自己的这个"道"到底是什么,又是用什么贯串起来的。后人恰恰多就这两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已。关于孔子的"道",有三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仁"、"礼"、"仁与礼";关于"一以贯之"的"一",有的认为是"忠恕"(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有的认为是"中庸",也有的认为是"仁",还有的认为是"礼"。不管哪种说法,要搞清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如果从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人生理想、孔子中庸思想的形成、孔子的人生实践来分析其思想观念,就会明白,"中庸"应该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戏剧表演观从其理性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出发,提出演员在表演时应冷静理智地将事先塑造好的“理想的范本”扮演出来,使观众信以为真。演员塑造的“理想的范本”高于自然和诗人所塑造的“范本”,它虽然是推理、想象出来的虚构形象,却符合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内在逻辑。优秀的演员在表演之前已经塑造出这样一个“范本”,然后在表演中不动感情地扮演这一“范本”。但理性主义戏剧表演观强调艺术的模仿性而忽视情感体验性,唯物却缺乏辩证。  相似文献   

16.
所谓论体文是指以“论”作为标题、以明辨事理为主要内容的议论性散文,它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创作中,是古代散文的一种重要文体。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大量使用“论”,它是孕育论体文的土壤。庄子、荀子等作家以“论”题篇的文章出现,标志着论体文的成熟。“论生于易”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它的提出只是出于儒家的宗经观念,论体文的源头应该是先秦诸子散文。‘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尹诰》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出土文献。简文原先没有篇题,《尹诰》是整理者后来加上去的。文章认为,篇名的拟定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不能根据几句基本相同的语句就判断文章的篇名;其次就是简文不符合“诰”这种文体;最后这篇简文内容杂乱无章,讲述的不是一件事,貌似拼凑而成。  相似文献   

18.
在“互文”概念形成之初,古人对互文的理解是含糊的,不成熟的。现有部分学者从古人所举互文之例出发,以古律今,强把变文同义等现象拉入互文范畴,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目前仅见王梵志《吾富有钱时》一诗,而前辈解释多有歧见。文章立足于中古文献典籍。结合音韵、方言、汉语造词语法及文字训诂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从普方古等三个语言平面对词义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以觅其确诂,揭示语源。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表明“貌哨”非为“貌魈”,无“貌丑”义,应属隋唐之际的口头俗语。本义为相貌不正,词义引申为态度不正,意即看不顺眼,诗中义指(妇儿对吾)态度冷淡。  相似文献   

20.
“秘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基于语料库和数据定量分析,从上古时期出现到唐宋以前,发展相对成熟,唐宋时期经历了繁荣阶段,大量出现于文献中,元明清时期已独立使用,至今已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其词义已由上古时期的“香草”义演变为“记录祭祀情况的官员”,由此引申为“罕见的秘密的典籍”,后又引申为“掌管典籍的官员”,历经了指人→指物→指人的过程。其演变根源主要是社会官职制度的变化导致其职务性质内涵的演变,也有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而导致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