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抄本的缮写避讳形式,推断《红楼梦》容庚藏120回抄本的形成时代在道光元年之后。据此,进一步比勘此抄本与当时坊间流传的其他刻本之间的文本异同现象,论证容庚藏本实乃远于脂本、程甲本和东观阁本版本系列,而更近于程乙本版本系列。通过异文举证,考定该抄本在缮写时很可能参校了道光壬辰王评本;并以光绪丙子王评本、光绪大观琐录本等佐证容庚藏抄本并非《红楼梦》早期版本。同时,证伪了"它的存在已经使《红楼梦》120回抄本早于第一个排印本的结论成为可能"之判断。  相似文献   

2.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题名为《红楼梦》的手抄本,钤有近代学者孙人和的藏书章,是目前仅知的带有24幅手绘彩色绣像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虽有程伟元和高鹗的序言,但与程甲本、程乙本有别。从序言题目、绣像题名、行款格式等特征,以及同正文的比对来看,此本与乾嘉之际的东观阁白文本相同,与嘉庆十六年的东观阁评点本差异较大。应是乾嘉之际,东观阁书坊照程甲本翻刻其白文本之前,在一部程甲本(手书题名"东观阁原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上挖改修订,然后再抄录正文、手绘绣像的一个誊清本。现知的几种每面10行、每行22字的一百二十回抄本,皆与东观阁本存在渊源关系,但北师大这部抄本更为完整。可以说这是东观阁白文本刊刻之前的一部誊清的工作底本。在纪念程甲本刊行220年时,这一抄本的披露,使《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系统的队伍有所壮大,让《红楼梦》东观阁系统的版本增加了新成员。它为我们探寻《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修订历程和传播形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版本资料。  相似文献   

3.
《玉台新咏》的版本问题是与此书编者和编纂时间具有重要关系的大问题。本文作者在《(玉台新咏)版本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中已经论证了受到学界普遍推崇的赵均刻本及其同一系的本子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非《玉台新咏》原貌。本文除论证与赵均刻本出于同一底本的冯班抄本并不是后人伪造外,着重介绍了翁心存影抄冯知十藏本的情况,指出冯知十藏本与赵均刻本也出于同一底本,再通过冯班抄本、翁抄本与赵刻本的比较,进一步证明赵均刻本对其底本的不忠实。  相似文献   

4.
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旧题明精抄本。然而经过我们的考证,该藏本当为清康熙间的抄本,而清抄本的祖本当是明万历末的抄本,而明抄本的祖本其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录出于唐宋间尚传于世的二卷本《玉集》,二是辑录于早于存世的《选》、《古苑》等献刊刻年代的,现今已佚的,收有宋作品的献典籍。其抄录或辑录时间当与《楚辞集注》同时。这说明南京图书馆馆藏《宋玉集》是保存着唐宋古本风貌的,可以与研究看重的宋元本古籍相媲美的精抄善本。在楚辞学和宋玉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新近发现于上海图书馆的《红楼梦》旧抄本,乃是一部百廿回“全抄”孤本。其底本早于程高木活字本及早期刻本,版本定位应在梦觉本与程甲本之间。它的发现, 不仅补上早期手抄本与后期刊印本之间的重要版本缺环,也为现存抄本的文字疏证及刻印本源流的理清打下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西游记》周邸抄本确有其事,此抄本与今见《西游记》面貌很不相同,并就《西游记》周邸抄本与周邸梓本流存于世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考察明抄本《刘随州诗集》的情况,认为抄本直接抄自南宋书棚木,与明李君纪刻本、正德刻本同出一源。通过比勘,认为明抄本具有相当高的校勘价值,是我们整理刘长卿诗集应予珍视的本子。  相似文献   

8.
一、列藏本第六十七回概况介绍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藏之抄本《石头记》第六十七回,如同全部抄本一样是用墨笔抄写在乾隆时质地很薄的黄色的普通竹纸上。因年久边缘有些损伤,后来经人重新装钉过一次。为了不使抄本再破坏下去,装钉者就将乾隆帝的御制诗(亦是黄色的竹纸)第五集,卷十九、二十、  相似文献   

9.
闽南客家族谱有别于闽西、赣南的族谱,其存在形态以抄本为主。抄本族谱固然具有易散佚、内容零乱互异等特点,但也因为如此,存在一些异于士大夫文化影响下的叙述,避免了印谱记载的均质性和统一性,尤其在户籍赋役、移民台湾、王阳明南赣活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为客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线索。  相似文献   

10.
台湾“国家”图书馆所藏明长洲吴氏丛书堂抄本《陆士龙文集》十卷本,为大陆图书馆所未见。此抄本乃明吴宽据宋本抄录,且流传有序,版本可靠。与今存之明代项元汴重装之宋本《陆士龙文集》和陆元大翻刻之宋本《晋二俊文集》皆有差异,其校勘价值颇高。且台湾所藏之抄本,有清韩应陛手校题记,勘正讹误,更增加了抄本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结合桐花凤阁批校的程乙本《红楼梦》主事者陈其泰生平时代,首次考辨桐花凤阁批本凡二十回抄文底本乃为本于嘉庆庚辰藤花榭版《绣像红楼梦》,并参以异文比勘证明陈氏旁添文则为参照张新之妙本,佐证陈氏抄补之后二十回文本及其校勘,当系东观阁本俗本一系。附带考订2006年发现的补拙斋抄本之底本当源于三家评本,辨析所谓补拙斋抄本底本有脂砚斋本特征说法之误。  相似文献   

12.
题叙庞英,华裔《红楼梦》研究者。现为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讲师,文学副博士。一九七三年夏,他开始负责整理、校勘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抄本室所藏的抄本《石头记》(简称列藏本或脂亚本),目前已完成全书的二分之一。去年六月以来,他在给我的来信中,陆续介绍了“列藏本《石头记》”的一些情况和该抄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的原文校  相似文献   

13.
《蜕庵诗集》是元人张翥的诗集。《蜕庵诗集》的源头为张翥本人的手稿,卒后其稿为大杼编次而成手抄本。《蜕庵诗集》的版本,按卷数分类有四卷本、五卷本、两卷本及补遗一卷、不分卷本。有稿本、抄本、刻本几种版本传播。四卷本最为流行,主要有刻本、影印本与抄本三种;五卷、两卷、一卷本主要为手抄本。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日本京都兴圣寺现存的<大唐西域记>抄本,并与今存的其他各种版本的<大唐西域记>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兴圣寺所藏抄本为存世最早.  相似文献   

15.
壮族古歌《阳高》是一首广泛流传于广西百色右江河谷一带的叙事排歌,以歌谣的形式讲述了孤儿阳高报家仇的感人故事.《阳高》抄本在此之前未被人收集整理.鉴于此,可以田东抄本为语料,从古籍整理的角度介绍《阳高》,把抄本的特点和整理展现给世人,为壮族古籍收集整理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抄本即人工抄写的书,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宽<山海经>抄本是目前发现的明代最早抄本.书抄于成化元年至二年间(1465-1466).吴宽抄本有很高的版本学价值,反映了明代<山海经>版本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杨守敬编纂的《古诗存目录》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关于古诗目录的巨著。本文主要论述了它的成就、影响及不足,论述了《古诗存目录》两个抄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作为120回抄本,蒙府本《石头记》一直受到红学界的重视,关于其配抄部分底本问题,学界一般认为应属程甲本系统。通过蒙府本与各翻印本文本比对,论述蒙府本配抄部分文本系据程甲本系统而来,确切地说:卷首程序乃抄自藤花榭本,而非程甲本;配补正文部分(第57回-62回、第81回-120回)则抄自程甲本和程甲本翻印本,而非另一种“底本是脂本和程本之外的抄本”蒙府本乃是一部脂本和程甲本翻印本的配装本。  相似文献   

19.
《小草斋诗话》是晚明闽中诗人谢肇淛的一部诗话专著。国内传本稀少,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其唯一的明刻残本(三卷)现存日本内阁文库。此后,该诗话在日本以抄本和刻本的不同形式流传,我国家图书馆现藏有两卷和刻残本。论文对《小草斋诗话》流传日本经过及在日抄、刊的流变进行了详细的考述。  相似文献   

20.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宝卷为增补《中国宝卷总目》提供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所藏64种宝卷文献中,计有抄本41种,刻本2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