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老公公     
今天,我要教大家一边唱着歌谣一边画一位老公公。说实在的,当我初次看见这老公公时,觉得他不仅年纪很大而且长相很可怕,半人半鬼的。我还从来没画过这么难看的头像呢!不过现在我对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大转变啦,我觉得他有点可爱了,因为我知道它是由一首歌谣边唱边画而成的。今天就教大家吧,可要听好哦!第一句歌谣是“一个老公公”。这句是让我们写一个“公”字“,公”字“”“、”表示老公公的左眉毛和右眉毛“,公”字的“厶”表示老公公的鼻子。第二句是“借我两粒蛋”。那两粒实心的蛋是画在老公公的两边眉毛下,不能超过他的鼻子,表示他的…  相似文献   

2.
生命之歌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幼小时候,一任性哭闹,奶奶总会唱歌谣哄我,一听到这些歌谣,我立刻被吸引住而停止了哭闹,奶奶和爸妈常说:“我家秀秀是伴着歌谣长大的。”直至今天,我一想起奶奶的音容笑貌,耳畔似乎又响起那儿时的歌谣……  相似文献   

3.
周瑜要找鲁肃下盘棋散散心。还没进门呢,他听见屋子里传出鲁肃哈哈的笑声。周瑜招呼道:“玩什么哪,这么乐?”鲁肃说:“我在看书,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什么书?”鲁肃将书递给周瑜。周瑜接过来一看封面——《诸葛兵法》。周瑜把书一扔,说:“子敬,你居然看这种无聊的书,还发出共鸣的笑声!”鲁肃说:“这是畅销书呢,连学校里的孩子们都会背这书中的歌谣了。”周瑜觉得奇怪:“兵法书里还有歌谣?”鲁肃说:“就是刘皇叔娶孙夫人时的那首歌谣。”“哪首歌谣?”周瑜想不起来。鲁肃提醒周瑜:“刘皇叔带着孙夫人离开吴国时,你领兵去追,被埋伏的蜀军杀…  相似文献   

4.
海梦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的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这是小时候伴我入睡的歌谣。  相似文献   

5.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和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脑海里浮现出萧红的童年记述书《呼兰河传》的字,品味着巴金爷爷的一句评语:“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啊,我的童年何尝不是一曲歌谣呢?不过它让我回味总是甜甜的。  相似文献   

6.
在“大跃进”时期,特定权力意志的政治需要,决定了其对民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使得五四时期对民间歌谣天籁价值的学理研究,在《红旗歌谣》这本被称为“诗三百”的诗集中纯粹凸现为政治运作,由此造成了民间歌谣的本体偏离。《红旗歌谣》中,“民间”的意味丧失殆尽,从而导致了在此基础上的“民间想象”所表达的“大我”抒情主体性的虚幻。  相似文献   

7.
《家长》2012,(6):4-4
“上学苦,上学累,不如加入黑社会,好吃好喝好滋味,晚上还有美眉睡!”“小弟弟,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咔嚓咔嚓咬死你!”“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钉着作业从不放松。”……这是一些校园中流行的“灰色歌谣”。有不少家长抱怨:“孩子传唱的这些‘灰色歌谣’,让孩子的童年扭曲了。”  相似文献   

8.
“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听到这动听的歌谣,让我想起星期五晚上,我和几个小朋友在文老师那里学英语的一件趣事。  相似文献   

9.
有一首台湾歌谣是这样唱的:“倒唱歌儿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满天月亮一个星,千万将军一个兵,从来不说颠倒话,聋子听见喜盈盈。”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你一定忍俊不禁了:河里石头怎么能爬上坡?“满天月亮一个星”,有没有搞错?聋子也能听见?那么我告诉你:是的,的确“搞错”了,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病句,而是人们有意的“杰作”:在颠倒事实中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这,就是颠倒歌。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把有关的内容编成歌谣,从而使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1.教认识数学时,编数学歌谣。例如,认写数学“3”时,编成“上半圆,下半圆,两个半圆紧相连。”又如“先横后拐竖,7是这个数。” 2.抓住各种计算方法的关键编成歌谣。  相似文献   

11.
“啊,这个人就是娘”、“世上只有妈妈好”、“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这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谣都是在赞美那伟大的母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行千里母担忧”、“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这一句句优美动听  相似文献   

12.
叶的话语     
树知道叶也要走了,树说:“叶,我知道你是我身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了。你看你的伙伴都走了。”叶子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走吗?”树说:“我知道啊!你是舍不得我,舍不得整个夏天,你的心在我身上,在整个夏天。”这时风儿又奏响了歌谣,叶知道,这是他们的离别曲。树哭了。树说:“我知道  相似文献   

13.
金玉洁 《文教资料》2013,(29):64-65
在北大“歌谣运动”中,“歌谣”“民歌”“儿歌”等概念频繁出现,且存在混用的情况。通过分析这些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内在价值,可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歌谣运动”的影响,也可以明晰“歌谣运动”主要参与者的精神层面和价值取向,推进对“歌谣运动”的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效果较好。 1.比较法。即通过比较原有知识而记住新知识的方法。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性质或法则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借助学生已有知识记忆新知识,学生不但记忆效率高,而且为其灵活运用打下良好基础。比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学生将“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列表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适当变换“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某些词语便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2.歌谣法。即运用歌谣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教学时,我把一些难于记忆的材料编成歌谣,以便于学生记忆。例加,为使学生掌  相似文献   

15.
有一首台湾歌谣是这样唱的:“倒唱歌儿顺唱歌,河里石头爬上坡,我打弟弟门前过,看见弟弟摇外婆。满天月亮一个星,千万将军一个兵,从来不说颠倒话,聋子听见喜盈盈。”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歌谣,你一定忍俊不禁了:河里石头怎么能爬上坡?“满天月亮一个星”,有没有搞错?聋子也能听见?那么我告诉你:是的,的确“搞错”了,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病句,而是人们有意的“杰作”:在颠倒事实中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这,就是颠倒歌。颠倒歌,又叫逗趣儿,每句话都违背生活的常理,滑稽可笑,如:“月亮光光,贼来偷酱缸。聋子听见忙起床,哑子高声喊出房,瘸子跑上去,挛…  相似文献   

16.
《月光启蒙》是一篇质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描写了童年的夏夜,在柔和的月光下,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的生动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在这篇课文中,歌谣、民谣贯穿全文,意蕴丰富,是学生领悟文本内涵,体验作者情感的重要凭借。在此,笔者尝试着以赏读歌谣为切入点,在  相似文献   

17.
拣星星     
“青石板,石板青,青石板上钉铜钉,夜里发光亮晶晶……”小时候,七月间在家门口乘凉,我总爱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看星星,妈妈又总是搬出这早已老掉牙的歌谣来逗我。  相似文献   

18.
梦忆母亲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童年时学过的歌谣现在已忘却了一大半,只有这首《鲁冰花》仍然记忆犹新。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我失去她时,仅仅只有七岁。  相似文献   

19.
“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读完这首趣味歌谣,你一定会忍俊不禁。面包怎么喝?火车如何能夹着?砖头还能咬人?是不是搞错了?不错,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句子是都搞错了,但它正是通过这种“错”产生一种独特的幽默效果,读后让人发笑。这种歌谣,就叫“颠倒歌”。  相似文献   

20.
儿歌九首     
涛涛唱歌谣小涛涛,唱歌谣,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听了咪咪笑,爸爸听了逗涛涛:“我也陪你玩,我也把你抱!”,小涛涛,答得妙,我唱两遍好不好。第二遍唱爸爸好,爸爸妈妈齐欢笑,都夸涛涛懂礼貌。(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