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购得陈维礼等编著的《历代名臣奇谋妙计全书》(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9月版,1988年2月第三次印刷)一书,以为它收集了历史上一些名臣的奇谋妙计,对于启迪人们的智慧不无裨益。但笔者仅浏览一小部分,竟发现其中不妥及错误之处比比皆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名实不符。第一,书名冠以“历代名臣”,但书中所选人物却不尽然。其中既有皇帝(如汉昭帝、魏孝文帝、隋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康熙等等),又有王后(赵威后)、皇后(符后)、太后(杜太后)、嫔妃(骊姬、杨玉环等)。更有  相似文献   

2.
一忌对象不明确:一本辅导书既能给一年级学生读,也有五年级要读的内容,“低不成高不就”不易引起读者购买兴趣。据了解,一本书除特殊需要外,一般应有60%以上的内容完全符合读者需要,才有可能购买。 二忌书名不切题:如果把封面比作一张脸,那么书名就是眼睛。书名就像眼睛一样是会说话的,它能传递给读者最直接的信息,一个不切题的书名容易误导读者。书名是一种启示,要求在设计书名时传递出与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 ,图书品种和数量增长很快。即使是同类或是类似内容图书 ,其书名也足以令人眼花缭乱。要想让图书书名得到读者的瞩目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文艺作品中 ,利用书名的标新立异来吸引读者已十分常见 ,出于竞争的需要 ,取书名往往极尽夸张和渲染之能事 ;而对于非文艺作品 ,书名则很少会考虑到吸引读者和影响读者等因素 ,往往仅限于概括图书内容和相互区别的作用。事实上 ,对于科技类专业图书 ,除却图书内容质量和装帧质量等基本要素 ,不一样的书名也可能带来不同的出版效果。对书名作用的认识始于数年前曾担当责任编辑的一本书 ,书的…  相似文献   

4.
书名尤宜细推敲熊成乾北京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它同时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文人学者历来重视对...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其命名之方式亦是多种多样。有的书名可以见名知义,可是有相当多的书名含义深沉隐曲,不经一番考查是难以了解的。这些含义隐曲的书名,往往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剖析这些书名,可以看作是历代知识分子心灵的透视。为了使读者知人论世,研究这些书名,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千奇百怪的难解书名虽至为纷繁,但研究归纳起来,似有义例可循。  相似文献   

6.
《出版广角》2018,(10):96-96
《中国历代家训集成》作者:楼含松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定价:1200.00元提要:本书秉承"从经典当中挖掘当代价值"的出版理念,从中国历代丰富的家训文献资源中甄选285种价值大、影响广的家训著作,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分为汉—唐编、宋元编、明代编和清代编编排。整理者为每一种家训著作撰写题解,介绍作者生平、著作内容以及版本情况等。书后附有作者、书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相似文献   

7.
读者无论是购书,还是读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名。书名犹如人的眼睛,它是读者了解图书的窗口,也是图书内容最抽象、最精炼、最准确的概括,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书名的另一功能是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类别,为读者识别和检索图书提供方向。书名作为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大凡是一本好书,很自然的有一个好的书名与其匹配。其生命力可以延续很多年代。如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当代人按其模式编成《当代散文观止》、《当代诗歌观止》。世人皆知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也被后人编纂出《红楼新梦》、《红楼解梦》等等。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经常出现在报章作为栏目的标题。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唐诗鉴赏辞典》以来,各种“鉴赏”版本不下几十种。这种事例还可举出许多。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书名对一本书的流传和影响是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作为编辑人员重视对书名的推敲、审定应该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8.
书目式广告是图书广告最常见的形式。书目式广告一般应当有哪些内容?编发图书广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下面讲一些个人的体会。一、书名编发图书广告时,书名是不会忘掉的。但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尤其是以下三点。 (1) 书名应当完整有些图书既有书名,还有副题。这类图书的书名往往非常抽象,很难使读者了解它的内容,而副题却比较具体地反映了书的主题。对这类图书,在刊登广告时应当将副题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加以编排,不能省略。例如《红色的起点》,是  相似文献   

9.
书名既是书的灵魂,也是书中内容的高度提炼,同时更是全书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通常情况下,书名均以简洁明了的形式,根据书中所包含的内容与信息,言简意赅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不仅诠释着全书的重点内容,而且还发挥着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图书的营销包含很多因素,其中最先发挥作用的营销要素就是书名。无论是书店进货还是读者选书,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只是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因素,而在书店或读者对其作者和出版社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书名就成为最主要的销售力了。书名不仅浓缩着全书内容的精华,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1.
书名的艺术     
一本书取什么书名,是很有讲究的。书名取得好,既能突出书中的主题、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可以吸引人,招徕读者,收到广告宣传的实效。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作家和编辑往往忽视书名的重要性。我担任了三本文艺理论书的责任编辑,就以它们为例,谈谈  相似文献   

12.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徐云(暨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每天要接待众多读者,他们通过书籍文献的传播吸收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本文就书名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影响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书名是一本书的“眼睛”,是图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是根据书名来...  相似文献   

13.
<正> 书名目录是按书名字顺组织起来的图书馆目录.它从书名方面来揭示图书馆的藏书内容,回答读者从书名方面查询图书的问题.在知道书名的情况下,读者通过书名目录就能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图书,从而满足其特定的检索需要,达到利用图书馆的目的.书名目录主要由以书名作为著录标目的各种款目组织而成.其中包括书名款目、书名附加款目、书名分析款目、书名综合款目、书名参照片和指导片.指导片也称指导卡、导片.顾名思义,指导片犹如路标,具有指示门径的作用.书名(字顺)目录指导片可分为普通指导片和特殊指导片两种.前者(如笔划指导片、笔形指导片、单字指导  相似文献   

14.
书名的艺术     
书名的艺术郭以实书名是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写书需要真功夫,取好书名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考虑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艺书的书名讲究艺术,科技书的书名讲究准确,而科普图书的书名则既要讲究科学,又要讲究艺术。在决定书名时,要考虑读者的水平和心理,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看皮也是为了看题,因为书皮上有书名,书名就是整部作品的题。题目命得好,尤如画龙点睛,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且能使作品大为生色。作为一个编辑,万万不能忽视这一问题。要懂得书名的作用,命题的要求,以及发现问题后会妥善处理。一、书名的作用书名除了是一本书的代号,便于称呼之外,对科技图书来说,主要特点和作用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揭示作品的主题主题是作品内容所表达的中心问题,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同类型的作品,主题的涵义和体现方式不尽相同。对文学作品来说,主题是中心思想,书名多是含蓄地、抽象地,间  相似文献   

16.
赵传仁先生以多年心血,提倡"书名学",纂成《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一书,其考证缜密、引文简洁、眉目清楚、语言流畅,是一部难得的书名释义佳作。特向读者推荐。  相似文献   

17.
怎样活     
作家贾平凹和一位女编辑合写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学着活>.基本内容是以幽默和调侃的方式回答青年读者的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兰花典籍书目考述》系兰花典籍综括性解题书目。其收录范围为中国历代兰花各种典籍诸如谱录、笔记、百咏、专集、画谱、技法、专著、汇编等,著录内容包括每部典籍之书名、卷数、撰者、内容、版本等尽力考订异同、序列次第、略加评介、著录来源、标明存佚、指出版本、揭示藏处,旨在为世人全面了解中国历代兰花典籍确切情况.呈现兰花典籍发展概貌,揭示兰花典籍变化轨迹。建立兰花典籍系统坐标,把握兰花典籍未来趋向。为喜爱和关注兰花典籍的一般读者指示阅读门径,为深入研究兰文化的学人提供查考帮助。此为中国明代部分之上。  相似文献   

19.
热血千秋著文章──《中国历代名臣上皇帝书鉴赏》评析黄伟中对于爱好中国历史文化或者说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对*于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首先*看重的不应是那些浮艳华藻的文辞或某些泥古不化的国粹,*而是应该注意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发掘最能够体现我们*民族传...  相似文献   

20.
《历代名臣奏议》为永乐间黄淮、杨士奇奉敕主编的奏议类文献汇编。是书始纂时间当在永乐七年(1409)二月至十二年九月之间,参纂人员除黄、杨二人外,可考者尚有周忱、卢翰、林志、陈循四人。此书无序及编纂官衔名,其根本原因在于立储之争,由此而导致监纂官黄淮身陷囹圄。就史源问题而言,该书先秦部分有大量的内容取自刘向《说苑》;唐及五代部分,有学者认为有取材于《旧唐书》《旧五代史》,实则不然。《历代名臣奏议》推动了后世"经世文"以及奏议文献的编纂,在当今的历史文献编纂、辑佚等方面仍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