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立足于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策略及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便捷、安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慢行占全方式的分担率约为40%,随着小汽车比例的继续上升,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承担的比例将有所下降,但在交通出行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到2020年预计占全方式的分担率为30%左右。对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定位如下:步行承担大量的日常出行以及休闲、旅游、购物等,自行车则以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为主。  相似文献   

2.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可持续交通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借助大样本调查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以城市快速扩张的典型中小城市河南开封市为研究区域,采用ESDA、GWR等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内部家庭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开封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高值集聚区大多分布于城市的外圈层,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蔓延对居民出行碳排放增加的驱动效应;②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差异反映出城市快速扩张区域新建商品房小区职住分离、公共服务供给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现象,以及城市发展缓慢区域大型购物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缺失等问题;③ 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不均衡性明显,但收入水平并非决定因素,小汽车的拥有量、出行距离、出行频率以及机动车出行比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教育出行距离比职住距离影响更甚,说明伴随着家庭对教育的不断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有待改善;④ 除男主人出行频率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外,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均明显存在与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相一致的东西带状渐变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一线、二线城市人口众多,因为交通拥堵造成市民出行不便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压力,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地铁车站,以方便居民出行,成为各大城市交通建设的首选项目,目前我国已经有40多个城市进行地铁建设,并因其交通快捷不拥堵、正点守时、不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成为城市居民出行最喜爱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保障成千上万城市出行人员的正常出行以及生命财产安全,地铁车站的建设质量以及防水工程质量监控,是每位地铁建设工作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作为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目标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为探讨如何更加完善杭州市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文章结合杭州状况,从居住、交易行为、能源消耗、出行方式、产业结构以及生存环境等领域提出了低碳化策略,以期对低碳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淮安在苏北率先建成生态市,也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长,淮安市道路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淮安市应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城市公共准能运营结构,加强公共交通基础实施建设,促进公共交通发展,方便百姓出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现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加重了城市环境的污染,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桎梏。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交通运输的主体和骨干,在方便居民出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降低能源污染、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未来乘车人口、最佳出租车数等问题对我国城市出租车市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与国内外城市居民出行情况进行类比,做出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出行总量的预测;并结合人口发展规律,建立乘坐出租车人口的预测;进而结合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与出租车运营情况,做出城市出租车最佳数量预测,并利用Lingo得到油价调整前后出租车司机和市民双方都满意的最优价格调整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城市车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point本文通过对老年人出行行为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常规公交系统的运营现状,建立城市常规公交系统对老年人出行适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具体的城市背景,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根据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社会对老年人出行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9.
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到了上下班的时间.车子只能排着队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在车辆最多的街道上,车辆时速甚至在18公里以下,到2003年,更是降到了每小时14公里,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必须等待2.3分钟.面对着这种状况,政府发出号召,要人们减少私车出行,尽量改秉公交车.状况虽然有了好转,但依然很拥挤.……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交通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地铁的出现成为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城市地铁的修建也促进了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也使城市地铁的修建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本文就盾构法施工原理、适用条件以及施工程序等方面来阐述这一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现今各领域都在飞速发展,我们已进入汽车时代,尾气、噪音、交通堵塞等问题让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的生存环境、呼吁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公交车作为城市百姓出行的主要工具,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论外形还是内部设施,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完善。本论文主要对公交车的外观形态空间及报站系统做以人性化的改良设计,保持公交车功能的同时,对公交车的内部及外细节进行改良设计,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乘客,让公交车增加其美感的同时更体现人文关怀,目前国内除一线城市外,多数城市公交车仍采用传统样式;一些城市为转移压力开始修建地铁,耗资巨大。本项目与时俱进,既顺应了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倡导,又服务于大众,本设计利用工业设计的专业知识将公交车设计成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的出行工具,让公交车成为人们更加乐于选择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交通     
<正>日常上下班的过程更像是百万城市人共同举行的城市仪式。不论你是驾驶着汽车驰骋在洛杉矶的公路上,还是在伦敦乘坐地铁,我们总有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脱口秀、听小说或是能让上班路上有一个更好的伙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上下班的路会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19)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市夜生活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城市亮化和路灯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夜间出行安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营造美观时尚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高度关注城市亮化工程以及路灯节能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2)
从适老性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城市公共交通引导设施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对老龄群体进行访谈调研,制作同理心地图,界定出老龄群体的出行引导需求。然后针对老年人的出行引导需求制定城市公共交通适老性引导设施设计策略,提升老龄群体在出行引导中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如何解决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的规划者面临着“几难”的选择:以发展私人小轿车的模式改善了人们出行工具的质量,但又出现了道路资源相对紧张的状况;以轨道交通为主的方式又给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利用现有的地面公交客车,并加以改善和提高,在对城市道路建设不用过度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质量,这将是一种极其潜力的公交方式。巴士快速公交系统(BRT)就是这样一种方式,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RT的性能与构成以及适合不同城市的快速公交形式。并对我国实施BRT所面临自寺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整体规划范围越来越广,交通系统也向着美观、实用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很多城市,交通建设和改造都不能够跟上交通车辆增长的步伐,因此,交通问题成为当前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城市道路桥梁的设计质量就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城市桥梁设计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进行了重点探讨,希望对城市桥梁设计工作者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城市环境标识系统的形式与色彩的构成,认为:一套成熟有序的城市环境标识系统不但为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对于从细节上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是不可或缺的;其设计形式的构成与色彩的组织搭配又是影响整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标识的外观形式应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色彩与形式相匹配的同时,还应与既定的城市色彩系统以及周边环境色彩相和谐.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从总体水平上研究并利用交通出行行为,对城市动脉和次动脉的道路拥堵状况进行预测评估。将所选道路分割成独立的路段,对不同交通状态下的道路运行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基于起点和终点的路段交通流存在出行行为近似的特性。由于路段起点、终点以及道路的分段交通特性(流量和速度)会影响预期出行时间,以此建立模型进行交通拥堵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玉敏  踪家锋 《未来与发展》2010,31(1):64-67,39
Zipf法则反映了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的简单而优美的关系。也是研究判别城市集聚和城市体系合理性的重要原则。本文利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各省城市的数据,应用Zipf法则对中国城市规模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规模的Zipf指数不断增加以及显著不为1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合OLS模型和GLS面板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诸如交通状况、工业化水平、FDI、人均GDP、城市人口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比例逐渐提升,并且残疾人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充分的考虑到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以及生活,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无障碍设施建设也充分的体现了人文关怀以及文明城市建设,在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过程中,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具有指导、规范与促进的作用,为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规范运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