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福宽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读小学和初中时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因而他深知农民的辛劳,也深知农村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报考大学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专业,决心要为祖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贡献力量。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并留校任教.在工作中他认识到现代生物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力。1990年他进入复旦大学生物  相似文献   

2.
试论科学技术进步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科学技术进步与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张锐十五年农村改革与深化基本上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格局,外向型农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商品信息为导向,生产基地为依托,贸、工、农相结合的,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经济体系。它除了包括...  相似文献   

3.
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中国科技论坛》2005,(3):69-71,12
都市农业高度集约化的特征,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以科技进步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从宏观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都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完善都市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综观国外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农业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性进展,都引起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产获得大幅度的增长.据发达国家的统计分析,本世纪初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量中,只有不到20%是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的,而现在这个增长量中60%-80%应归于农业科学技术成就的作用,而且这一比重还在继续提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前叶,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左右的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千克粮食的安全低限计算,粮食总产必须达到6.5亿吨,即今后30多年粮食总产量要净增1.5亿吨以上,农业能否满足人民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厂化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厂化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生物潜力、环境潜力、空间潜力和时间潜力,是现代化农业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工厂化农业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同时将推动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作者根据我国国情和科学技术条件,建议在规划农业发展和贯彻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方针时,将工厂化农业列为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超级大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活动,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得到解决和完善,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农业的生产,本文从诸多方面对农业生产中的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树仁  李涛 《科协论坛》2007,(12):35-36
1999年的秋天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乐亭县高效农业研究会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9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到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视察,在听取了县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会理事长丁志勇的汇报后,允分肯定了高效农业研究会这种组织形式,并嘱托:要把农业技术传播到全省全国,要让农村基层干部同时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科技计划是作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调控手段,对发展农业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农业科技计划是为了把握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争取获得最大的科研成果,在制定农业科技计划时,必须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促进农业上台阶,农村工作上水平。 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做好科技计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乎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实现了现代化,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而提高。在农业机械设计上,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设计,可以使农业机械设备在农业应用领域中发挥极大的优势,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农业科技水平,本文探讨了我区农农业发展的基本出路,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甘海燕 《学会》2005,(6):51-54,56
农业期刊是记载、报道、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最重要、最可靠的知识载体,是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科技交流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办好、办活农业期刊,对于繁荣农业学术思想、传播致富信息、开展科普宣传,从而有效地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桂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同年7月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花生遗传育种、推广和黄曲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南方花生分中心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引智项目等,协作主持"948"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重点项目和"863"项目等10多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二、三等奖共6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4个,广东省农科院科学技术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4项。发表论文106篇,其中第一作者36篇。主编《花生生产实用技术》、副主编《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参与编辑《农产品GAP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蒋永穆 《软科学》2000,14(1):11-13
一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持续农业上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到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重要领域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科技工作战略目标的前提。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生产的发展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及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T.W.舒尔茨,把智力开发作资本投入,他计算出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20%是靠物资投入,80%是靠教育及与教育相关的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以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农业教育。 一、世界农业教育 第一,政府重视农业教育投资,学校办学经费充裕。不说英美等发达国家,以印度、泰国为例。印度虽穷,但农业教育经费较多,大学可以得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如泰米尔纳都农业大学,在校生3500人,教学、科研、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兴起.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农业支持的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以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为主体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将极大地减少对劳动力的占有,极大地降低对稀缺资源的消耗,而充分满足人类直接和间接对农业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成功应用,世界农业正在向基因农业、精准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网上农业和太空农业方向发展.因此,当前就我国如何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如何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等重大问题进行研讨,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赵炳华同志,1992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农学硕士学位,分配到昌宁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任副站长从事甘蔗科技推广工作,2001年2月至2006年9月在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大学昌宁分校工作,任常务副校长;2006年9月至今任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所长职务,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农业是在自然资源缺乏,特别是缺水和缺少可耕地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以色列国土的大半是沙漠,处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中,陆地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其中只有约20%是可耕地,约41.0平方公里,大约一半的可耕地因为缺少雨水或其它水资源而不得不采用灌溉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但是,正是在这种不太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下,以色列人民却通过辛勤的努力和发挥聪明才智,使以色列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生产部门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能在农业发展思路上更新观念,做到扬长避短,则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可能迈上一个新台阶。笔者认为发展第二农业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星火计划”以燎原之势席卷着中国农村大地,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丰收计划”加速着农业科学技术向生产过程的转化,给这几年徘徊发展的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切将向我们预示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使得我国农业借助科技变革,由粗犷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首先论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基于农业发展转型的思路,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业技术推广现状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