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依据人是"一个信息化、全息性的巨复杂适应系统"——"信息复杂全息人"假设,对"事"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除以物为主体而形成的"事"之外,还包括以非物为主体的"事"。事成为物,物动为事。物动为"物事",人动为"人事";"人事"有动作事素、意识事素、人际事素、人物事素之别。在这四个层次的人事中,动作事素是基础,意识事素是灵魂,人际事素是关键,人物事素是核心。  相似文献   

2.
作文中让人物“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动作描写是让人物“动”起来的最重要的方法。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写好人物的动作,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中心。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动作描写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3.
“主体意识”是近年文坛时髦的用词之一.但有的理解却失之偏颇.似乎强调了主体意识,作家就绝对不受客观世界的制约,更“不屑去表现自我感情之外的丰功伟绩”,“摒弃文学的”“政治实用主义”,“回到文学的自身”,去表现作家“自我”,表现人物的主体意识,即人的生命最原始的状态态性.因而有的作品以写人的兽性、野性、非理性,性冲动为“美”,为“新潮”.  相似文献   

4.
<正>写作目标:1.学会认真观察,抓住人物特征。2.学会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特点。3.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以事写人展现人物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审题指导:七上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单元的写作目的是要指导同学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还要写出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时以事写人,从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老庄道学美学是根源于“大道”的无限性、全息性的美学.“大道”的无限性、全息性不仅体现在宇宙原初“未分”、“未封”、“有物混成”作为万物之母的本体上,也体现在“有分”、“有封”后的万事万物身上.“齐物”的精神其实就是“合一”的精神、全息学的精神.“大美”不是能够刺激人的生理快感的对象,而是同样具有“大道”的无限性、全息性的对象.人只有达到“无分别识”的“合一”境界,才能体验到“大美”、“全息美”所带来的“至乐”.  相似文献   

6.
历史由人创造,"历史的重心是人,人之所在,而万事出,因此历史所涉及的是人事".①历史教科书叙述作为教育内容的历史,也必然涉及"人事".对于"人事",教科书主要采用"以事带人"和"以人带事"两种处理方法.②"以事带人",即以叙述重要历史事件为中心,把有关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穿插于其间,③这是教科书安排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以...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1)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使学生认识典型事例是有特点的,能表达中心思想的事,是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事。 (2)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特点。 2.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学习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教学设计: 创造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造性作文训练。 1.通过观察小品《小钢炮》中“皮大王”和“小钢炮”两个人物,使学生懂得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体制的成熟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更趋开放和民主,教师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加强。传统的命令约束型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一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人格的新型管理模式。传统的学校管理以事为本,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事”的状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  相似文献   

9.
画人难画骨,写人难写“活”.很多学生在写人物类作文时,将人物写成了“千人一面”:人物表情僵化、动作死板、语言如出一辙,形象空洞,缺少灵性.这是学生缺乏个人阅历、缺少生活观察,对人物的动作及心理变化揣摩不够细致所致.怎样让笔下的人物变得立体丰满呢?需要从心理活动、动作和语言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1.要“静”。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这是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所以要培养学生上课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的道德品质。   2.要“动”。古人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情有所系,心就有所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然地随音乐节奏动作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一种巧妙的方法。   3.要激发兴趣。为了培植学生对音乐的持久热情,教师除了介绍作者…  相似文献   

11.
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在写人叙事的文章里,怎样写人物的动作呢?选择人物在事件中关键时刻的动作来写。要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作  相似文献   

12.
任何人做任何事(包括拟人做事)都是用6种基本行为去做。即3种显性(动作、视觉、言语)行为和3种隐性(听觉、感觉、思想)行为。转换成书面表达就是6种基本行为句。人动句是表示人物外显动作行为的句子。如:我在打球。妈妈在家里吃饭。这种句式的基本结构是:人 动作 句号(或加感叹号)。人看句是表示人物看事物的句子。如:小明看见爸爸和妈妈吵  相似文献   

13.
<正>统编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练习是《他__》,要求学生写一件事,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以第三人称“他”来记叙。习作要求将写人与记事结合起来,重点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这件事发生时“他”的表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的动词,除使动、意动、为动三种特殊用法外,还有一种对动用法。这种用法,是指动词对宾语所表示的人和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可采用“主语 对 宾语 动词”的形式。一般来说,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常有对动用法。例如: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主体意识的构成及学生主体意识的特点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主体意识 ,必须首先为意识作个简单的界说。意识 ,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 ,其涵义系指每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 ,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因时空的不同 ,注意程度的不同 ,意识有很多不同的层面 ,如焦点意识、边意识、半意识 (或称下意识 )、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那么 ,主体意识又是指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 ,主体是相对于附属体而言的。其次 ,主体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基于此 ,所谓主体意…  相似文献   

16.
动手动口又动脑。“动”是情感丰富的字眼,它与“静”相对。既可表示动作、行动,又可表示使用,使人感觉有兴趣、情绪激动。学生要学好数学离不开“动”字。 数学教学改革正是在“动”字上做文章,除了开设“必修课”外还必须开设数学学科“活动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要最大限度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活动在教  相似文献   

17.
李萍 《语文知识》2016,(4):41-43
“人物”习作是小学单元习作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可即使到了六年级,仍有很多学生纠结于典型事例的选择,更犯难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次出现“人物”习作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在习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通过写一件具体的事反映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笔记小说”的人物大多具有写意性,呈尚简、空灵的艺术特点,给读者复杂、朦胧的审美感受。这种写意的方式,具体表现在借鉴“中国本有用极简的笔墨摹写人事的传统”和“气氛即人物”两方面。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教学呢?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四想”审题法,效果不错。 看题目想主体 小学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状物。例如:《我的老师》、《美丽的校园》、《班主任二三事》、《快乐的“六一”节》等。这些题目要求写的主体是什么呢?我认为,老师应当抓住题目的中心词,中心词是人、是事还是物,这是关键所在。抓对了叫审题准确,抓不对则叫跑题。 看题目想要素 记叙文的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对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是很重要的,是文章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的动宾结构,除支配和被支配关系外,还有: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者使宾语成为谓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使动关系;形容词、名词带上宾语表示“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动关系;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谓语动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或“向宾语怎么样”意思的向动关系;动词对宾语表示供给什么的供动关系.本文从不同角度举例,对这些特殊的动宾关系的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它们之间的异同,作了简要的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