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形成的时期,对于个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表现在性格与人的成才与否、事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然而,家庭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场所,幼儿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家长应重视其个性的发展.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清楚地了解幼儿个性的年龄特征,才能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培养,从而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时,应着重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意志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一个重要方面是意志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办事要坚持有始有终,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另外,要坚持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成人不要包办代替,以利于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和意志。在培养幼儿意志的同时,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对能力强但又缺乏自制力的幼儿,可适当地提高要求和加强督促,在控制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摘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1.加强目的、理想教育,为孩子提供成功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要告诉他做事必须先明确目的,并要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对幼儿来讲,自信心是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成功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过分保护,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剥夺孩子实践的机会,而应诱导孩子多动手动脑,多实践。2.目标明确,要求适当。一个人的坚强意志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行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家长必须为孩子确定恰当的活动内容,提出适当要求。活动内容应是需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周艳 《今日教育》2009,(7):10-10
幼儿园里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迁就,助长了幼儿“以我为中心”、“唯我第一”的意识。家长往往关注的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而对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所忽略。规则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常规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培养幼儿生活的独立性;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2,(29):262-263
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形成的时期,对于个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人一生的发展,表现在性格与人的成才与否、事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然而,家庭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场所,幼儿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家庭中,家长应重视其个性的发展。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清楚地了解幼儿个性的年龄特征,才能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培养,从而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度”就是要“适合予幼儿,有益于孩子”。以下两种教育应引起家长的注意。1.超越幼儿的接受能力,施以成人式的硬性教育。这种现象多出于较高文化层次的家庭,他们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文化臆想,孩子还在念中班,便开始灌输小学盼课程,孩子刚会说话,就教背唐诗宋词。过重的压力,造成孩子过分的紧张;过严的管教,导致孩子过分的依赖。结果教一只知一,教二只知二,抑制了孩子灵活变通的天性,影响了儿童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2.缺乏对孩子的个性了解,人趋亦趋的教育。家长由于缺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对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保持教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一致性,巩固良好生活习惯的成果.同时,要深入孩子的内心,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上不懈努力,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发了情感智慧对幼儿形成健康个性的重要作用,认为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强调家长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敏感地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提示孩子意识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同理心作出回应;适时发出“邀请”进行倾听交流;教孩子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教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许多孩子由于在家中娇生惯养,缺少与同龄人交往,任性、唯我独尊成了当今许多孩子的特点.多数幼儿园、家长对开发幼儿智力比较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使孩子学会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作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将爱的教育贯穿在幼儿整个生活之中,为孩子创造亲切、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着爱的精神环境中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要尊重劳动成果。怎样使家长理解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呢?我不断苦苦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家长转变观念,在了解、观察基础上,理解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度爱护,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长辈都包揽了,使孩子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缺乏…  相似文献   

12.
顽皮的叶叶     
不要说“孩子小,不懂事”,其实孩子的心思有时候我们不完全知道。家长要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以免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培养。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虽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们往往因自己工作忙,长辈愿意帮助,于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就交给了幼儿园和长辈;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  相似文献   

14.
自我控制力是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对自己心理以及行为的主动掌握,而本文所指的幼儿自我控制力是幼儿对自我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它对儿童社会化及人格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将从该阶段幼儿的自我控制力特点出发,研究家长如何有效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避免家长走进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让幼儿自己购物——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一次尝试●马新在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把自己和孩子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幼儿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难怪许多社会学家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  相似文献   

16.
一些家长在辅导孩子画画时,急于求成,强迫孩子一线不差地临摹成人作品,要求画面排列整齐,涂色不出线外;过分辅导孩子,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不愿自己动手、动脑.家长应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不要过多干涉和强制孩子,应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画,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这样才能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一所小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文化素质、教育素质、经济资源水平,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幼儿的性格形成.家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和研究幼儿的教育方法,正确处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思考、研究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站,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要发挥家庭在培养幼儿独立性过程中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孩子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因素.1.要让孩子在家庭中学会生活自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本来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完成,但是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进而大包大揽,久而久之使孩子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小孩长大自然就会.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因此,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一、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1.萌发幼儿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爱是人类的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珍贵遗产,它是成才的巨大推动力。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要从身边做起。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他的学生,首先要爱妈妈,他说“:如果一个孩子连他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因此,家长要教育幼儿努力给母亲和其他亲人带来欢乐,为他们分担忧愁和不幸。还可通过游览、参观、旅行,使孩子领略到祖国…  相似文献   

20.
意志薄弱是当前幼儿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有的做事不能自始至终,缺乏毅力;有的面对困难就依赖成人帮助,不愿自己作出努力。造成这种情况与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关。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使之有勇气、有毅力去战胜成才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下面介绍五种培养幼儿意志力的方法。1.制定目标法家长应该指导和帮助孩子制定短暂和长远的目标,使孩子有努力方向。幼儿心中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