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小说中受到关注最少的一部。批评家多认为作品是强调人在环境中的无能为力,赞赏珍妮姑娘的自我牺牲精神。本文试用女权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探讨作者德莱塞的男性视角是如何操纵着珍妮的命运及作品的创作的,进而揭示作品中所体现的男权文化和女性意识,并探析造成珍妮悲剧的根源,指出作者无法超越主流意识和男权中心文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西奥多·德莱塞在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里非常注重细节描写。对城市的细节描写是德莱塞对书中主人公的生存境遇所作的社会学隐喻。城市意象的使用为小说中的人物设定了一个社会学的大背景,构成了小说中的"现实"。场景的设置和大量的细节描写创造了一个生活的隐喻,使外部世界成了刻画人物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长篇小说《刀锋》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小说中的三位女性人物——伊莎贝儿、苏珊和索菲,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中的三类女性。作者毛姆通过对这三位女性人物的刻画,反衬出男主人公拉里的崇高,同时也流露出作家自己对于女性的成见。  相似文献   

5.
李秋红 《考试周刊》2010,(24):36-37
《飘》是一部以女性意识为主题来叙述的作品,其中描述了坚强叛逆.用双手守护、建设家园的新女性斯嘉丽,以及温柔善良的梅兰妮,等等。因此,在学者们的研究中以女性的视角研究的居多。然而.美国文学中的“父亲情结”让我们不能仅从女性的视角分析人物和事件。本文在从男性的角度来叙述作品中所描述的父亲形象.从而体现出“父亲”这一角色对女主人公性格形成.以及成长生活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秦泽玺 《文教资料》2009,(14):15-16
以善于关注男性世界、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的作家海明成.在他的作品中也刻画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人物。本文选择从文本入手,试图通过分析《永别了,武器》中的女性人物凯瑟琳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男主人公形象塑造中存在的作用与影响,来表明这些女性的地位并非是一味的从属与附庸.她们对男性有着无法估量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部《红楼梦》创造了形神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中男性235人,女性213人,共计448人,对人物的刻画呈现出多侧面、多层次、多种多样的特点。以众多的女儿来说,薄命是她们的共同特征。晴雯就是这画廊中的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有着为人赞美的鲜明个性,有人说:“在丫鬟中,最有骨气的是晴雯。”  相似文献   

8.
德莱塞的“欲望三部曲“通过弗兰克这一人物一生的商场和情场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新时期一代巨人的崛起.通篇充斥着对女色和金钱的欲望,在三部曲中,女性的形象都是美丽的化身,这种描写是对女性的尊崇还是对男权的肯定?通过对作品中男性和女性行为和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德莱塞作为作者和男人身份对创造作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依据,剖析了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太太》的叙事特色——“多角度叙述”,揭示出伍尔夫富于女性主义特色的小说叙事策略。《达洛维太太》的叙述视角属于典型的“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叙述声音与叙述角度的分离,由于这一手法的使用,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得以在多个人物之间自由流转,从而使小说中的人物呈现出多重自我.伍尔夫由此确立了女性的自我意识,消解了男性的自我中心,实现了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逾矩的罪人》是劳伦斯作品中一部颇具现代风格的婚外恋小说。用卡尔.荣格的原型分析理论解读《逾距的罪人》中的悍妇和大母亲这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原型,揭示劳伦斯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憎恨和恐惧的矛盾心理,以及女性意识对男性权威的挑战与征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的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生平,较详细地分析了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中二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扼要总结了小说写作上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西方学者对乔叟的妇女观一直颇感兴趣且对此争论不休。许多论者认为乔叟对女性抱有同情,而另外一些论者坚称诗人的女性人物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厌女传统影响。中国学者对乔叟的女性人物或女性主义研究解读仍有待深入。乔叟的妇女观是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首先他受到所承继的文学传统、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影响。对女性人物带有歧视。另外,诗人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境遇的关注使他塑造出巴斯妇人这样表现出新特征的形象。巴斯妇人是诗人和周围世界、诗人和自身理想的“沟通”。  相似文献   

13.
德莱塞在《嘉利妹妹》中的"非道德态度",体现了他的客观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决定论的自然主义思想倾向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涵,表明了作者对宗教道德观的摒弃以及新道德寻求和思索的过程。尽管德莱塞这种非道德态度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客观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期对人性、人的生存意义的剥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克莱德悲剧的真正原因。这一人物是德莱塞塑造“美国梦”破灭系列人物中时代感最突出、最丰满、成就最高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康拉德的生平记载,以《诺斯托罗莫》中女性人物为例,解读了康拉德的女性观,认为康拉德并非一位男性霸权主义者。作为一位关注伦理道德的小说家,康拉德通过塑造拥有纯洁灵魂的女性来凸显男性如何在物质和名誉的诱惑下逐步陷入道德堕落的泥沼。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彰显出强大的道德力量。以艾米莉娅为典型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康拉德主张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16.
海丝特是霍桑笔下最复杂的女主人公,她不仅表现出美国内战前颠覆型通俗小说中女性角色具有的破坏倾向,也拥有正统文学中女性角色所具有的道德典范功能.通过树立海丝特这一女性形象,霍桑试图融合通俗文学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来改变他认为的美国内战前通俗文化的极端、混乱、肤浅等状况,树立女性道德典范.  相似文献   

17.
理查德·赖特在文学作品里把女性人物描写成缺乏个性和主见、生活堕落、愚不可及的“他者”,把男性人物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挫折都归咎于女性,渲染女性是祸水的男性偏见,严重扭曲和丑化了女性人物的真实意象。赖特的写作方法沿袭了“妇女是为男人而造”的父权制观点,对女性人物的失真描写显示出男性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时的局限性和败笔。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塑造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堪称范例的,当数在该书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对本书的主要人物之一王熙凤的形象的刘画,作者从人物出场、服饰容貌、语言神态、他人反应等几个方面对王熙凤进行了精雕细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  相似文献   

19.
以批评柳永词为“柳七郎风味”而著称的苏轼,其实也创作了大量的“艳科词”。以对女性的描写为视点,苏轼的“艳科词”大致可分为“侍儿词”、“妻妾词”、“歌妓词”等诸种类型,且在艺术上不乏与“花间词”相类者。导致苏轼创作“艳科词”的主客观原因,既与豪放词在北宋不受欢迎、“柳七郎风味”大畅其行的社会背景相关,又与苏轼对其词学审美认识的调整与改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茅盾对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有得有失,影响其得失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作者的“革命情结”对时代女性形象的规约;第二、西方浪漫主义思潮对人物塑造的影响;第三、二重视角的错位对形象刻画的束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