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罗斯福“新政”、里根革命和“第三条道路”三次大调整。从根本意义上说,每次调整都是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寻找平衡点。三次调整,三次蜕变,资本主义具有了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是世界近代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潮流 ,是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形成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考诸环节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史实繁多 ,差异复杂 ,对学生来讲 ,是典型的“四点”(重点、难点、疑点、联点)问题。因此 ,对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作出比较全面的比较分析 ,进行多角度透视是很有必要的。1.从发生的时代看。(1)按照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划分 ,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①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事件有 :尼德兰革命…  相似文献   

3.
天赋人权论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论中占统治地位的人权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的不断成长,是其产生与形成的时代条件。其基本内容是自由、平等和财产权。这一理论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与重大成果。但从实质上讲,它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表现,具有抽象性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意识形态伴随着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完善和调试。作为意识形态的民主、自由和平等,在逻辑上是有缺陷的。西方逐渐确立民主、自由、平等作为一种理念和意识形态,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却从未真正实现过。近年来。西方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作为普世价值,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把西方的制度作为完美的制度向发展中国家移植。实践证明,所谓的西方意识形态并非所谓的普世价值,西方的制度也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繁荣和安定。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时候,我发现“五四运动”作为与当代中国命运密切相关的伟大历史事件,几乎浓缩了西方社会多国数百年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民族运动、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等西方近现代社会运动目标的全部要求,几乎集中了近现代中国全部矛盾和力量,复合了封建社会晚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及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时代特征,具有从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以“学习西方”“循常”自由资本主义为主的现代化模式,向以“以俄为师”“超越”资本主义为主的现代化模式转变的中…  相似文献   

6.
高中世界近代史新教材编得好,好在突出了“世界性”有利于读者抓住不同时期的主要特征,从宏观上把握课文内容。国家教委制定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本着新大纲的精神,教材将世界近代史大致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通过第二、第三、第四章题目,准确道出三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主要讲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亦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内容。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讲工业…  相似文献   

7.
单怀俊 《新高考》2006,(2):27-31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20世纪上半期民主政治的反动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二战后西方国家民主改革与世界政治的发展。本专题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国家政治发展趋势、二战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世界政治的发展。难点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如何评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法西斯主义对民主政治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著作有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有1887年的“法的社会主义”。首先简短的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历史情况。1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当时是欧洲政治经济情况转变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出现,发展壮大及与资产阶级矛盾渐趋于尖锐化的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9.
“自由、平等、博爱”(La liberte,L'e Galite‘La fraternite)是在近代初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首先具体形成和提出的一个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本文想就其由来、理论渊源、实质及其历史作用作一些历史的考察。一、“自由、平等、博爱”门号的由来“自山、平等、博爱”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古代社会基本上依靠强迫劳动作为生产的支柱;中世纪社会的劳动,停滞在一种特殊形态下,并非生产一般交换价值的劳动。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才逐渐出现了象近代的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以及由此引起的市民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为西欧中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以城市为载体,为维护自己的自由和利益不断斗争,最终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而同一时期的中国明清城市与西欧城市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结构,城市中“雇工人”和工商业者的地位非常低下。资本主义萌芽根本无法在明清城市的发展中诞生。  相似文献   

11.
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中,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我们如何理解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呢?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是指资本主义时期。从其后的历史发展来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从政治上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创了资产阶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是一门综合研究资本主义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学科。它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结束,历时277年。世界近代史分为两大时期。第一时期从1640年到1870年,是欧美一系列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即资本主义胜利和确立的时期。第二时期从1871年到1917年,这是“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的时期,即是资本主义开始走向衰落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永远比资本主义公正”、“社会主义必须现代化”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涵义上,提出“平等目标论”、“自由目标论”和“综合目标论”的观点;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一条最佳途径。从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和目的出发,我们认定其仍然坚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绿色思潮是资本主义内部反思现代性难题、探求绿色转型变革方式的综合理论成果。这一思潮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深绿”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价值为中心的伦理观照,实现对西方近代人与自然主客体二分观念的扬弃和对现代物质主义的伦理反思,为西方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理论支持;“浅绿”生态资本主义,以温和渐进的技术—市场—政策统筹的工具理性方式,为实现资本主义后工业化时期的绿色发展和生态现代化提供指引;“红绿”生态马克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及其制度进行批判,剖析生态社会主义的替代性变革趋势。应对全球生态危机,需汲取西方绿色思潮的合理要素,透过各流派间的多重争论揭示其内在局限与实践误区,坚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中应该阐明的基本概念自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一八七○——七一年的普法战争,是近代史的第一个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在西欧各主要国家和美国取得胜利和巩固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的历史内容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教学的中心任务也就在於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使学生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形成的规律,理解资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的实质,从而理解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原则性的差别。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到总路线所指示的社会主义前途的伟大意义。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中学生们第一次触及到“资产阶级革命”这一基本概念。但是叶菲莫夫同志根据苏联中学的经验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学习提示19世纪早期至 70年代初 ,是世界近代史的第二阶段 ,被称为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自由主义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主义 )成为当时世界的三大进步潮流。本单元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应当注意的是 ,“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未列入 2 0 0 1年《考试说明》 ;“19世…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一个现代的价值理念,在发生学的意义上,这个理念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客观条件特征和要求,又通过其思想传统被理解为人的本质乃至人的价值理想,但是却展开为自由权利和自由意志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品格和价值诉求.中国近代的历史变革开启出自由的新论域,即在由民族主权国家组成的无政府的世界资本主义历史环境中,对于落后民族来说,自由的基本前提是建立一个民族主权国家.由此,就有了"国家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复杂纠葛,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需要在个人自由和国家权力之间保持有张力的平衡,以保证历史的发展指向这一目标:充分实现了的个人自由实现着国家的强盛.在理论上,是以自由权利为本还是以自由意志为本,意味着不同的思想道路,并且呈现出自由的价值困境,这一价值困境在根本上表达的是自由和平等的困境.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自由这一形式性的平等要求着、产生着、保障着实质性的不平等,即实现了的平等一方面具有占有物的权利,另一方面却因此而必然产生对物的占有的不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在开辟着通往"自由"的新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8.
“灰姑娘”型故事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在西方影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灰姑娘题材的电影。随着西方的三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影视中“灰姑娘”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地发生嬗变,她们从父权制下的屈从谦卑转变为女性意识觉醒时的思想自由、抗拒偏见,再到女性意识发展时期的自食其力、自尊自爱,最后发展成为现代的独立平等、颠覆传统的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张建平 《文教资料》2005,(34):24-25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就世界近代而言,又是这一时期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主导潮流。其中,发生在工场手工时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发生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既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历年来高考密切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试将这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作一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一、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解(一)革命开始的标志。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算起,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在北美殖民地、法国等地…  相似文献   

20.
许平 《历史教学》2006,2(5):5-8
自由与平等是资本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它们之间的张力是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动力.20世纪,资本主义经历了罗斯福"新政"、里根革命和"第三条道路"三次大调整.从根本意义上说,每次调整都是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寻找平衡点.三次调整,三次蜕变,资本主义具有了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