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夫妻二人均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夫妇报人。笔者对此作了梳理、总结并简单分析。 最早的夫妇报人应该是梁启超和李意仙夫妇。梁启超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以《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发表《变法通义》等数十篇文章,鼓吹变法救亡。他的文章文笔畅达,感情充沛,使该报历久不衰,梁启超也因为在该报上的宣传而轰动朝野,成为一代知名的报人。梁启超夫人李蕙仙是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身出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所鼓吹的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李惠仙主张妇…  相似文献   

2.
邵力子(1881-1967)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贡献卓著的报人、政论家,先后参与主编过《民立报》、《民国日报》等著名报刊,在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国内学界对邵先生在新闻领域中的建树一直缺少挖掘和总结,故本文在梳理邵力子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思想略作管窥。  相似文献   

3.
吕莎 《新闻窗》2008,(2):107-108
一、成舍我的办报实践 成舍我(1898-1991),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杰出的爱国报人和新闻教育家,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民营报业集团,被誉为民国“四大报人”之一。1924年,成舍我以200块大洋的微薄资本创办了《世界晚报》,翌年出版《世界日报》与《世界画报》,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史上以《新闻记者》命名的新闻专业刊物一共有三家。沿着历史的脉络向前梳理,这三家分别是198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闻记者》,1938年在武汉由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主办的《新闻记者》,以及1937年创刊于上海,由我国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顾执中老先生任主编和发行人的《新闻记者》。新闻史上对前两家多有记载,但对最早的《新闻记者》却鲜有着墨。本文试图通过对史上第一家《新闻记者》月刊的介绍,回顾老一代报人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时期的一段"办报救国"之往事。  相似文献   

5.
成合我(1898—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爱国报人,新闻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于1924年独自创办了《世界晚报》,次年又创办了《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人办三报的唯一报人。1927年他在南京创办小型报《民生报》,1934年该报因揭发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袁学沛贪污舞弊案被查封,成合我则被禁止再在南京办报。他遂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立报》。在《立报》创刊号上,成舍我写了题为《我们的宣言》作为发刊词,文中提出了他的办报四个原则:正、凭良心说话。2、用真凭实据报告新闻。3、除国家币制及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6.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报人同出一门,所受家训相同,习性相近.从事相同的新闻职业,业务上互相帮助提携,在同一领域里创造出相当卓的成绩而成为一时之谈。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这些兄弟报人,由于所处历史时段特殊,风云际会,谱写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篇章。他们是中国新闻业早期的开拓和中坚力量,因其特有  相似文献   

7.
成舍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报人,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先后创办北平《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重庆《世界日报》,香港《立报》,台湾《立报》等多家民营独立报纸,以及北平、桂林、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报刊实践家和新闻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于陆  黄晓钟 《今传媒》2013,(11):56-58
赵超构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报人。除了在办报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外,赵超构在自己富有特色的“小言论”式的新闻评论也是其新闻生涯中重要的一笔。本文以赵超构在成都《新民报》开设的“未晚谭”栏目为例,对其“小言论”所体现出的平民立场进行了考察、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娟  蒋黎 《报刊之友》2014,(3):61-62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一份民营报纸,广告的重要性受到报人的高度关注。英敛之是《大公报》的创始人,他的办报理念影响了报纸此后的整体发展方向,尤其是广告方面,不论是业务上的创新还是思想上的改革,都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即使现在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金臻庠是宁波民国报刊史上一位重要的报人。他将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报刊活动,共创立两份报纸,即《詹詹报》和《时事公报》。其中《时事公报》是宁波近代报刊史上刊行时间最长的民营报纸,是金臻庠追求独立办报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活动的集中体现,也是金臻庠一生报刊活动的成功大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新闻史上著名报人王芸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王芸生在《大公报》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从新闻客观公正性、担负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分析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旨在为当下新闻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夫妻二人均从事过新闻工作的夫妇报人.笔者对此作了梳理、总结并简单分析. 最早的夫妇报人应该是梁启超和李蕙仙夫妇.梁启超是维新时期著名的报刊宣传活动家,他以<时务报>为宣传阵地,发表<变法通义>等数十篇文章,鼓吹变法救亡.他的文章文笔畅达,感情充沛,使该报历久不衰,梁启超也因为在该报上的宣传而轰动朝野,成为一代知名的报人.梁启超夫人李蕙仙是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身出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受当时康有为、梁启超所鼓吹的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李蕙仙主张妇女解放,并参与办报,是我国早期的女报人之一.1898年中国第一份妇女报纸<女学报>在上海创刊,该报宣传变法,提倡女学、女权和妇女参政,并且其撰稿人和主编全部是女性,李蕙仙是<女学报>的主笔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编辑采写的《相遇历史——老报人访谈录》一书近日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全书近四十万字。访谈一端是当代传媒青年对理想、实践以及一些困惑的追问,另一端是昔日老报人对情怀、坚守、使命的思考。他们中有战争年代便投身新闻行业的著名报人,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的文学化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红 《新闻界》2005,(6):135-136
文学史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带有些新闻的要素和特点,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自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等,而在新闻史上能传承下来的新闻作品几乎都是成功运用了文学技法的作品,像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李大钊的《新纪元》、刘白羽的《沸腾的北平城》等等。其实,在中国新闻事业开创之初,报人就以文学笔法写新闻。试看下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陈力丹研究员在重新撰写《世界新闻史》一书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研究者对外国新闻史上的一些报刊、报团、报人有错译、误译并以讹传讹的现象,遂致函本刊编辑部,“拨乱反正”,以期引起有关研究人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张天星 《东南传播》2010,(6):122-124
自1872年创刊始,《申报》就开始刊登大量以妖狐鬼怪为内容的社会新闻,1889年至1892年间《,申报》所刊以反迷信、倡科学为主题的论说数量陡增,相应地,《申报》开始排斥或纠正以妖狐鬼怪等迷信为内容的社会新闻,这种转变意味着经过数十年西学浪潮的浸洗之后,近代科学理性精神开始影响近代报人,他们开始对新闻真实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新闻采编向追求客观真实的方向发展,这一转变是中国传统新闻观念向近现代新闻观念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新闻史上重要的报人、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黄天鹏以其著作之丰、新闻活动之活跃和全面,堪称我国新闻学的拓荒人。对其新闻精神进行研究,对近代新闻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现代新闻工作者新闻精神的塑造也益处良多。  相似文献   

19.
余玉 《新闻大学》2020,(3):71-83,119,120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精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随流俗的报业革新思想,以及富有远见的新闻团体意识。他的新闻思想对近现代新闻业的职业身份转变、新闻本位复归、业务革新倡行、团体意识提升、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出现了众多璀璨的著名记者和报人,恽逸群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位。但是对他的新闻思想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本文从恽选群的新闻作品出发,结合其新闻实践,从五个方面对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做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