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燕 《科技广场》2002,(5):13-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祖籍江西德安。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6岁时,在武汉郊区的一家园艺场,看到繁茂的花果挂满枝头,植物王国就成了令他心驰神往的地…  相似文献   

2.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相似文献   

3.
袁隆平院士简介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81年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2001年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技奖;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十一项国际奖和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湖南省农科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及湖南农大教授,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袁隆平于1964年在安江农校任…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奖7月30日揭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被授予政府服务奖,这是袁院士继1985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的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之后,获得的第九项国际性荣誉。记者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见到了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希望杂交水稻加快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人民。袁隆平此次获奖的理由是“在杂交水稻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及为亚洲带来粮食安全”。一项最新统计显示,1976年至今,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38亿亩,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目前,由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  相似文献   

5.
一、国内科技奖励 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 杂交水稻新组合成优64的选育和应用,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199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获国家图书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奖; 2000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其中,他直接指导取得的“两用核不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7.
籼型杂交水稻60年代以来,受玉米、高梁杂种优势利用的影响,美、日、印、苏、意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我国于1964年开始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先后发现雄蕊退化不育稻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系——“野败”。利用“野败”育出不育系和保持系,后又找到恢复系。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与高产亲本和同类常规良种比较,具有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点。1974年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8.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12项国际奖励,最近被美国科学院遴选为外籍院士。袁隆平的成功有很多因素综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09,(3):F0003-F0003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担任主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建立于1984年,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专业科研机构;1995年以其为依托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在掌声和镁光闪烁之中,一位“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了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2.
罗孝和,1937年出生于湖南隆回,1962年9月毕业于湖南农业院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自1970年以来,他一直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默默耕耘,孜孜追求,为水稻育种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为“三系杂交稻研究的功臣,两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研究的主将”,对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与不断发展及其保持的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6月24日,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宣布:通过对11万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提起袁隆平,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确实,作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杂交水稻之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4,(5):43-43
3月30日凌晨,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获得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和他共同获奖的是非洲水稻专家蒙蒂·琼斯(MontyJones)。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全永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30日凌晨2时许,该中心接到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打来的电话  相似文献   

15.
袁隆平是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开创和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使他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9项国际奖励。袁隆平科技创新取得卓著成功有很多因素,他自己总结其中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因素:“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是本人在科研道路上的点滴体会。”即袁隆平成功的四要素是: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长期不懈的勤奋努力,在探索中孕育和进发灵感并及时捕捉和运用灵感,善于发现、抓住和利用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17.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大家想必都不会陌生吧,但是你听说过杂交小麦吗?小麦、水稻、玉米同为世界三大主粮,杂交玉米是美国人试验成功的,杂交水稻由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实现突破,而杂交小麦的研究,国外已有上百年,国内也有六十年,却迟迟没能获得重大突破。因此,小麦一直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开发利用杂交优势的重要粮食作物,让人心存惋惜。  相似文献   

19.
公元1992年4月16日,对垒世界粮食作物界来说,这将是一个永远值得记念的日子,这一天。湖南农学院年仅39岁的讲师主持的。两系法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技术研究”通过鉴定。随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庄巧生和世界著名杂交木稻专家袁隆平等庄重地在鉴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又一座“绿色革命丰碑”便耸立于中国的三湘大地上了,这是一座世界级水准的“科学丰碑”,它和袁隆平所竖立的“杂交水稻丰碑”一样,将引起垒世界的震惊与关注。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21):86-89
袁隆平,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在1973年率领科研团队开启了杂交水稻于国的大门,在数年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世界“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正如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所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