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架阁官考索王金玉中国宋代有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也设有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著名的金耀门文书库是国家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南宋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架阁库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库是中央机关档案馆性质的机构。六部架阁官和三省枢密院架阁官是专职的档案工作官员。考察架阁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档案府之收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收藏档案的机构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周代称之为府;汉代至宋代多称之为阁;明清两代称之为库.到了近代才称为馆."府,文书藏也."这是汉代人对府字本意的解读,它既指收藏文书的官员,也指收藏文书处所.<周礼·天官>有宰夫八职,"五日府,掌官契以治藏".同时.有关将文书藏于天府的记载也很多.因此,我们将周代的档案馆称为档案府未尝不可.在古籍中,可知周天子和诸侯国的档案府有多种名称,收藏的档案及其重要,颇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3.
姜家松  钟文荣 《兰台世界》2017,(13):110-112
宋太祖时期,州县广泛建立敕书楼(库),用以保管朝廷所下发的制敕文书;宋太宗时期,敕书楼的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北宋末年,敕书楼保管的制敕文书开始转为地方架阁库保存;南宋时期,敕书楼保存制敕文书的功能弱化,制敕文书统一由地方架阁库进行保管。  相似文献   

4.
架阁库是宋代贮存档案的场所,相当于今天的机关档案室,主要用于保存现行档案史料。它的设立,奠定了宋代档案工作在档案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标志着我国在档案分类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巨大进步。按照规定,宋代中枢二府、三省,都分别建立制敕架阁库,收藏本身政务、军事活动等方面的诏令档案;北宋真宗年间,还在尚书省别置“金耀门文书库”,收藏三司的财政档案,南宋时发展为中央“架阁总库”,收藏全国重要档案史料,类似今天的中央档案馆。架阁库和总库分别搜集、保存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宋代规定,中央六部百司现行公文保存两年后,交本官署架阁库,经…  相似文献   

5.
广西坭兴陶窑变文书档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坭兴陶窑变的活态记忆库。广西坭兴陶窑变文书档案数字化理论和实践均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从广西坭兴陶窑变文书档案数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论述其模式构建及结构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徽州文书是徽州区域的活态记忆库。徽州文书数字化理论和实践均有待深入,本文从徽州文书数字化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述徽州文书数字化三个阶段及其路径,通过多方参与、众包等模式构建徽州文书树形结构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里耶秦简“义陵用度简”是一份官文书,其传递过程是“A县库→A县廷→迁陵县廷→迁陵库”,可分为“库□告县廷书”“丞欧告迁陵主书”和“迁陵守丞殷告库书”三个传递阶段。其中,“丞欧告迁陵主书”和“迁陵守丞殷告库书”在县廷的处理流程可归纳为“原件签署+抄件批转+原件存档/抄件送出”,即:①在原件上签署收文记录;②抄写文书正文部分,制成抄件;③丞欧/守丞殷批转抄件;④将“批转”意见转抄到原件上;⑤原件存档,抄件送出。此种处理流程是秦汉时期官文书传递流转的重要方式之一,可用于分析“义陵用度简”同类文书的流转情况。  相似文献   

8.
“架阁”,顾名思义,就是贮存档案文书的木架,架阁库即以架阁的形式保存档案文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羌为主体,在我国西北建立的封建王朝,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鼎足而立。唐宋之际,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已经开始分离,但生产力远远落后于中原王朝的西夏,其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仍然结合在一起,在当时,文书就是档案,档案就是文书,文书管理也就是档案管理。文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文书的安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质上的安全,二是政治上的安全。物质上的安全是指要维护好文书,使之不受损坏,不散失,延长文书档案的寿命;政治上的安全就要保证国家机密不泄漏,保证文书不丢失,不被盗和不被伪造。西夏…  相似文献   

10.
架阁库是自宋代开始以架阁的形式保管文书档案的机构,对我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档案界的学者对架阁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涉及架阁库自身含义,还包括架阁库的产生与发展、架阁库的建筑、管理制度、官员等。  相似文献   

11.
明代《孔府档案》在形成、流转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书形态,这些文书形态可作为考察明代孔府日常文书制作、行政事务处理实态的切入点。明代《孔府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有草稿、定稿、正本、存本、副本及抄件,不同文书形态的形制、内容、施用对象有一定差别,其认定要件也各不相同。厘清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既能方便对其进行整理,亦能有利于判定其史料价值及各方面的利用。此认定方法具有共通性,同时适用于对其他档案的文书形态认定。  相似文献   

12.
告身是宋代最为重要的人事档案文书。告身的授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有一个集中统一的管理机构官告院。官告院兴起于唐末,至北宋初成为定制并逐步规范化。其主要职责是告身的书写、用印、装裱和给付,其下属机构绫纸库则管理告身的书写材料与装裱材料。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宋代因其独特地位而备受瞩目,其保护动物文书同样具有时代特点。因此,文章主要着眼于宋代,对其保护动物文书作以简单整理及探讨,整理部分主要是数量统计及简单分类;探讨则主要分析其文书内容及其反映出的特点。通过对宋代保护动物文书整理探讨,以期对宋代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架阁库”是宋朝首创的档案保管机构,“架阁文字”“架阁文书”是宋朝用于指代保管在架阁库中的档案的专门名词。国内对于“架阁库”“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本文梳理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新增了一些史料,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地剖析,并纠正了王金玉先生引证的《梦溪笔谈》版本与文字之误等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5.
耿洪利 《历史档案》2023,(4):136-143
<正>钱粮奏销制度是清廷对地方进行财政监督的重要环节,其与官员考成密切相关,是清代财政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奏销制度通过官员上报的奏销册得以实现,是奏销制度的重要载体。学界对其研究多侧重于宏观制度史方面,微观研究相对薄弱((1)),尤其是缺乏清早期省级钱粮奏销的实物文献史料支撑。近年来,古籍纸背文书成为学界热点研究课题,而清代纸背文书在数量和内容上极为有限。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藏《元音》纸背文书为康熙十七年(1678)河南各府州县文书,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大多由于新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学勃然兴起.其兴起原因显然是和大量新资料的发现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新资料就是有关历史上徽州地区的多达30万件的原始契约文书.由于这些契约文书绝大多数形成和被发现于历史上的徽州,所以被称为徽州文书档案.徽州文书档案中留存大批徽商原始资料.使得众多学者掀起了徽商文化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古来新学问,大多由于新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学勃然兴起.其兴起原因显然是和大量新资料的发现有直接关系.而这些新资料就是有关历史上徽州地区的多达30万件的原始契约文书.由于这些契约文书绝大多数形成和被发现于历史上的徽州,所以被称为徽州文书档案.徽州文书档案中留存大批徽商原始资料.使得众多学者掀起了徽商文化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庆元条法事类》是一部由南宋谢深甫等编纂的法律书籍。该书始修于嘉泰元年,成书于嘉泰二年,为南宋法律资料的汇编。其特点在于以事分门,门下分类,每类汇集敕、令、格、式、旁照法和随敕申明。其中文书门作为一个类别,单独对南宋的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规范。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也为文书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档案形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各种档案中,文书类文档作为各种信息的集大成者,在综合数量上占据绝大多数。文书类文档可以集成嵌入显示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甚至音视频信息,其内容复杂度非  相似文献   

20.
张美芳  李冰 《档案学研究》2020,34(4):122-127
西域文书作为一种出土古代文献,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文物价值。珍贵文献资料在开展修复前必须要认识修复中的各种风险,并积极做好防范。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西域文书出土于新疆和田,本文以其中2件唐代文书为例,通过对文书外观调研和内部检测了解其存在的病害并分析病害程度。在此基础上首先探究西域文书修复过程潜在的风险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以便认识并明确修复中的风险源;进而通过判断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事件影响程度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最后,结合修复操作及方法对其进行风险定级,以期为全方位开展西域文书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