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新闻给人的印象是:政策性新闻和会议新闻太多,人情味新闻太少;新闻报道中宣传味过浓,人情味似嫌不足。因此,受众要求改变这种现狀,呼唤新闻工作者多写一些人情味新闻。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一种人所共有的,近似于或类似于共性的情感、趣味。人情味犹如一种适合大多数人胃口的调味品。新闻如果缺少了这种调味品,就好比无味的菜汤,难以让人开胃。那么,我们的新闻怎样才能更多一些人情味呢?是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新闻要在感情上与受众离得近些,更近些。多反映普通人的思想、情感、愿望和呼声以及  相似文献   

2.
一位通讯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平时,我很喜欢写广播杂谈,但是写起来总有个毛病,通篇文字干巴巴的,往往连自己都不能满意。”信中问:一篇广播杂谈稿,怎样才能写得有文采有感情呢?作为一个编辑,我很愿意同通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这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这场东方文明对西方霸权的终极逆袭"——那么,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呢?红旗飘飘,阳光普照,伟大的时代多么美好。但是,稍有责任感的人,都一定不禁感到焦虑:平凡如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答案众说纷纭。但一些先贤无疑是做到了:他们被树立为楷模,往往被领袖认可,广泛宣传,引发全国范围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闻怎样才能写得生动一些,深刻一些,受看一些?我认为,这应当解决三个问题。一、面向广大读者产品要讲按需生产,组织货源要讲对路。工农兵学商,各方面的人每天都要看报纸,记者写报道,思想上一定要有群众观点,一定要想到读者对象,注意宣传效果。去年以来,在人民日报上,在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在一些省、市报刊上,我们读到了不少精采的经济报道,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分析这些好的经济报道的特点是,认真地  相似文献   

5.
追思庄则栋     
今年春节,我全家去新西兰旅游,没能第一时间听到庄则栋不幸病故的噩耗,回国后才得悉这件伤心事,感到十分悲痛,心想一定要写一篇短文,追思这位知心好友.但心绪很乱,不知怎样落笔,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表述这位中国乒乓球界最有争议、在事业和婚姻上更带点传奇色彩人物的功过是非.写了改,改了再写,三个多月后才好不容易脱稿.  相似文献   

6.
翻开报纸,读者在看文艺报道时,他们的目光总是被不同凡响、颇有特色的报道所吸引,而对于那些虽具有新闻“五个W”,但却没有文艺报道特色的报道却不屑一顾。这就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文艺报道的特色是什么?怎样才能突出广艺报道的特色? 文艺报道和政法、工业、农业、财贸、科技等方面的报道一样,是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文艺报道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  相似文献   

7.
我们图书馆工作者,整天和图书打交道,对于图书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们要为读者更好地服务,必需要了解书、熟悉书。怎样才能了解书、熟悉书呢?一是通过工作实践;二是阅读谈书的书。去年九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著名老作家唐弢著的《晦庵书话》,就是一本很好的谈书的书。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可以把它作为业务学习的参考书阅读。  相似文献   

8.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们的新闻报道更加吸引读者,这是关系到报纸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以来,《邯郸日报》刊登的《知心大姐》专栏受到读者的欢迎,不少读者来信说:“知心大姐像一双万能的手,能解开心中的千千结。”“知心大姐像一个小宝库,很多问题可以从那里找到答案。”“知心大姐是群众的主心骨,一天不见心中就会失望好大一阵子。” 透过群众对《知心大姐》专栏的赞誉,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办好报纸,编采人员必须树立浓厚的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事事处处为读者着想,千方百计为读者服务,真正让“读者就是上帝”的思想在头脑中扎根。下面是我编辑《知心大姐》专栏的体会。 摸着群众的脉搏搞报道 所谓“摸着群众的脉搏报道”,就是说她报道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事件的采访中,由于记者捕捉问题的能力不同,因此写出的新闻稿件的质量就会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一些人捕捉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按新闻规律准确及时地抓住埋藏在纷纭复杂的客观事件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能否冲破狭小的弧面。走向全圆。  相似文献   

10.
派驻记者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他们心里有啥想法?出现了一些什么新情况?怎样才能顺利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这些都是我们新闻界需要重视进行研究探讨的新课题之一。然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谈论得不多。我在这里谈些探讨性浅见,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我想你,知心姐姐》一文受到全体评委的青睐,以全票被评选一等奖,固然有着言简意明,叙事得宜,文字清新,新闻要素齐全诸因素,但在我看来,它之所以成为众多参评稿件中的佼佼者,关键在于有情。行文无情,何以动人?有思想而无至情,必然形容枯槁;善叙事而无深情,容易流于浮滑;能谋篇而无感情,乃是八股文章。只有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广播影视集团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究竟要组建一个什么样的广播影视集团?集团组建后究竟如何运作?怎样才能实现做强做大、增强竞争力的目标?笔者试图结合湖南广播影视改革的实践,谈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垃圾邮件     
上网打开信箱,“有新信”的字样跳入眼中,高高兴兴地将其点开,却发现里面的东西莫名其妙,自己的感情又一次被欺骗。这就是讨厌的垃圾邮件。像我这样用免费电子信箱的人可能都会时不时地收到一些垃圾邮件吧?这些不请自来的邮件,有五花八门的商品广告,也有“交友”“赚钱”等欺骗性宣传。它欺骗我们的感情,还每每让我们的真诚受到打击,使我们不敢轻易在网上留下自己的邮箱地址。我们不用拔高姿态去讲什么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14.
一些实习记者和区县、乡镇的通讯员时常问我,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采写的新闻见报率不高?我在认真看了他们写得还算流利的稿件后觉得,他们缺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选题的经验。怎样才能提高稿件的见报率?从市场变化中找新闻,应该是报刊激烈竞争时期选题切入角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则?它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海南经济特区的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第一,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经济新闻价值的取向,把报道的立足点移向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从过去计划经济时的按“产、供、销”顺序安排,改为按市场经济规律的“销、供、产”顺序进行。也就是说,过去是国家计划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生产什么,商店就卖什么;商店里卖什么,群众就买什么。现在不同了:群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地区是否能适当地开展一些档案重要活动,往往是该地区档案工作整体水平高低、是否有创新精神和有活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今天,我们将庆祝建国50周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等,各种大事、喜事众多,各级档案部门能适时地开展一些档案重要活动,无疑对推动今年档案工作上新台阶,必有重要促进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档案重要活动搞得更好,更卓有成效呢?实践证明,关键是要对“活动”进行精心、科学的策划。  相似文献   

17.
第一版是报纸的面孔,怎样使这张面孔显得更生动更漂亮,尤其是怎样让读者在要闻版上读到更多更新的内容?我们有三点做法: 首先,认真筛选,精编一些看似寻常的经济活动报道,报出新意。一些商店开业、企业兴办第三产业等粗看并不是重要消息,经过加工成了引导人们认识市场经济作用的稿子。敢闯敢冒的新观念,冲破了原来墨守的那套经营管理的成规,带来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去年,一  相似文献   

18.
一个演员,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在演出时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同样,一个记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他采写的报道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称为“带响的报道”),对实际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对读者起了激励,鼓舞的作用。怎样才能写出在读者中产生好的、有较大影响的已报道来呢?许多记者都在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这里,我们不妨从一些报道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来思考一  相似文献   

19.
第一版是报纸的面孔,怎样使这张面孔显得更生动更漂亮,尤其是怎样让读者在要闻版上读到更多更新的内容?我们有三点做法: 首先,认真筛选,精编一些看似寻常的经济活动报道,报出新意。一些商店开业、企业兴办第三产业等粗看并不是重要消息,经过加工成了引导人们认识市场经济作用的稿子。敢闯敢冒的新观念,冲破了原来墨守的那套经营管理的成规,带来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去年,一  相似文献   

20.
韩蕾 《现代传播》2002,(5):132-133
纪录片到底要记录的是什么 ?假如我们是在记录人 ,那么我们要记录这个人的什么 ?———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形成的原因 ;当然 ,我们要通过对这个人的言行所做的“客观记录”来传达这种思想、感情。假如我们是在记录一个时代 ,那么我们要记录这个时代的什么 ?———思想、心态、精神以及形成这种思想、心态、精神的根源 ;当然 ,我们要通过对某些人、某些事所做的“客观记录”来传达这种思想、心态和精神。归根到底 ,纪录片要记录的是思想 (自然类纪录片暂不论及 )———是一类人的思想、一个民族的思想、一个社会的思想、一个时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