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的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否则,“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之类的教育倡导,便有些可疑。  相似文献   

2.
陈根荣 《江苏教育》2007,(11):38-38
“快慢班”,一度成为教育的热点、焦点,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终因其“蜕变”(违反新《义务教育法》),而成为众矢之的,被勒令叫停,成了不应有的教育“闹剧”!笔者以为,问题不在于“快慢班”.而在于其变质:“快慢班”是教育“行政化”、教育“产业化”、教育“功利化”的必然“乱象”。“快慢班”成了教育“三化”的“替罪羔羊”。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12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伟教授题为《一个课程关键: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文章指出,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广泛流行的“教育研究方法”之后,教育研究领域中一度推崇的“质的研究”,才有可能显示出它的真实魅力,也只有当“叙事研究”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采用的“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之后,中小学教师才有可能享受“教育研究”的益处。否则,“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之类的教育倡导.便有些可疑。  相似文献   

4.
教育数字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在产生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座架”的相关观点看,教育数字化会改变教育的基本要素:学生成为“数据人”,教育影响成为一种“程序”,教师成为“数据提供者”和“程序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单一性增强,并逐渐冲击教育中现存且应有的丰富性,最终导致教育不确定性的消失。教育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为有效回应教育数字化带来的这一风险,教育数字化过程中的教育各主体需要树立“沉思”“泰然处之”等意识并发出制造“意外”的行动;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则应为教育各主体提供知识、理念及制度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某校长说:“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就是教育!”紧接着,有论者撰文说“睡好觉不跳楼切中教育要害”,要成为教育目标,“应成为教育共识”。  相似文献   

6.
努力突破“瓶颈”开创“普九”的新局面灵山县教育局局长吴之义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其重难点是初中教育这个环节。也就是说,初中教育已经成为“普九”的“瓶颈”,不突破这个“瓶颈”,“普九”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县努力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6,(4):2-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为什么特别强调平民教育的问题?温总理说:“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批判”的困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批判话语权是自赋的,其教育批判是一种“自我定义式的”批判。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法获得对整个教育场域的全面认知,其教育批判容易成为一种“有偏见的”批判。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进行彻底的换位思考,其教育批判往往成为“马列主义手电筒式”的批判。缺少“配套的”教育建构乃至相应实践示范的教育批判,因很难真正被教育实践工作者认同与接纳而不能成为推动教育实践更新的有效力量。  相似文献   

9.
世纪末,语教育经受了一次“枪林弹雨”的洗礼。在燕山雪片般的批评中,人教育的缺乏成为一大“罪状”,语教育人底蕴的流失成为社会各界对现行教育的一大忧虑。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领域,“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追求。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教育确实需要注入“快乐”的因子,但是,如果不把“快乐教育”仅仅作为一个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理想的话,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吸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引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育理论。它强调教师施教的民主化、师生交往的平等化、课堂教学的形象化。强调要让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最具魅力吸引”的人,使学校成为最具吸引的场所,从而完成教育目标。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论,“吸引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青睐。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更要加强“吸引教育”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领域,“快乐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追求。对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教育确实需要注入“快乐”的因子,但是,如果不把“快乐教育”仅仅作为一个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理想的话,就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辨析。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求真”与“求善”的关系等角度提出“求真教育”应成为教育的教育理念,并论述了可供借鉴的陶行知先生的“求真观”,认为我国当前应大力倡导”求真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审慎地对待他们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地对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为成为小学教师,韩困大龄或者超龄报考教育大学或是小学教育学科的“大龄大学生”日益增加。在“四五停”(45岁退休)、“三八线”(38随界线)成为现实的情况下,他们为寻找保障退休年龄,有稳定的工作和最终放不下对教育的依恋,又重新报考教育大学,小学教师人气已掀起一股“热潮”。  相似文献   

1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我认为,严禁体罚学生不等于取消“惩罚教育”,体罚和“惩罚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适当来点不同于体罚的“惩罚教育”.不但会纠正学生的错误、转化学生的思想观念.还会成为一种动力.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为教育教学起到积极作用。但欲使“惩罚教育”发挥作用.应讲究艺术性。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思想已被社会所接受,成为社会共识。“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更多体现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个性,培养个性,提高教师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适应,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张岂之一、教育功能问题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对人的塑造。就是说,要将一般人塑造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再培养为“仁人”——圣贤。中国传统教育理论以“人”为中心。关于“人”的塑造、提高,成为传统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0.
教育艺术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刘艳军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艺术工作者担负着塑造美的心灵的重要使命。要使青年成为“心灵美”的人,思想教育艺术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心灵美”;要培养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理、守纪律”的人,作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