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生命的魅力     
郑潼 《辅导员》2014,(13):73-73
蚂蚁很容易逃脱人类的“大山”攻击,这是因为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热爱生命。而这,就叫生命的魅力。蚂蚁不仅勤劳、团结,更突出、明显的优点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它们也要拼尽最后一口气,流尽最后一滴血。因为这种精神,我想称它们为“勇而无畏三郎”。  相似文献   

2.
知识小卡片畜牧蚁:蚜虫从植物身上汲取的汁自己用不完,多余的汁会从它们身上渗出来,是一种甜甜的分泌物,名叫蜜露。这种蜜露对蚂蚁有强大的吸引力。蚂蚁碰碰蚜虫,蚜虫就从腹部尖端喷出一小点蜜露,或是慢慢地在尖端挤出一小滴蜜露,给蚂蚁享用。为了报答蚜虫,蚂蚁就给蚜虫做“保镖”或“侍卫”,赶走各种想对蚜虫下手的昆虫。这种关系很像牧人与牲畜的关系,所以人们就给这类蚂蚁取名叫“畜牧蚁”。小茅鼠站在麦秆上看风景的时候,被一阵大风吹到了一棵吐蜜树上,小茅鼠害怕得直想哭。“天哪,这是什么地方啊?”就在这时候,一只蚂蚁…  相似文献   

3.
阿根廷蚂蚁,最早只生活在南美洲,这种黑色蚂蚁虽然身长只有3毫米,却是蚂蚁中攻击性最强的。而阿根廷蚂蚁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一般来说,不同蚁穴之间的蚂蚁常常要为争食物和领地发生战争,但不同蚁穴的阿根廷蚂蚁却可以结成“合作群体”,他们在相遇时从不打架,而是合并、合作,汇聚成更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4.
刘谨 《吉林教育》2006,(11):1-1
昆虫学上有一个“懒蚂蚁”现象。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在蚂蚁王国里有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就是在每个辛勤忙碌的蚂蚁群落中,总有那么几个从不干活的蚂蚁。别的蚂蚁在忙碌着,它们则无所事事。但生物学家发现:如果蚂蚁群找不到新的食物时,那些“懒”蚂蚁就站了出来,很有自信地说:“跟我走!”至此,生物学家终于明白了,所谓懒蚂蚁,它们并非剥削者和寄生虫.而是专司组织、思考和指挥。它们的存在保证了蚁群的生存与发展。其实.这个现象与我们校长进行学校管理是相通的。特别是在知识分子集中的学校,尤其需要“懒”来管理 。  相似文献   

5.
蚂蚁随处可见,从古至今,它们就生活在人们的视野里,因此还出现了很多与它们有关的典故,谚语和成语,比如“蚂蚁搬家要下雨”、“千里之堤。清于蚁穴”等等,而所有人在童年,几乎都首为蚂蚁的可爱而驻足流连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鸟类有一种奇怪的行为——它们有时会用蚂蚁来“洗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蚂蚁浴”。人们发现鸟类这种奇特的行为还要从一个小朋  相似文献   

7.
你也许没听说过吧,有种蚂蚁会种蘑菇。在南美的阿根廷、巴西,就生活着这种蚂蚁,名叫“切叶蚁”。切叶蚁平日整天在森林里爬来爬去, 寻找“切叶”的对象。要是哪一棵树被它们“相中” ,满树的叶子全会被它们的大颚切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有时它们也会危害果园里的果树, 当地的果农十分讨厌它们。  相似文献   

8.
科海拾零     
科海拾零食人蚂蚁杀入美国什么东西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杀人?艾滋病?埃博拉?非也。答案应该是南美洲一种杀人蚂议。虽说这种蚂蚁生长于南美洲,但它们已经入侵美国了,下一个会是哪个国家呢?这种“天生杀人蚁”早在30年代便由一艘从南美洲开来的木材货轮带入美国,从此...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07,(7):83-83
蚂蚁真是种神奇的动物,好像哪里都能看到它们。现在,“蚂蚁工房”给蚂蚁一个秀出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仍被世人津津乐道。那一年,托雷斯的新农场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正在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时,却来丁一群“抢摘桃子”的入侵者。那是一支浩大的蚂蚁队伍。这种蚂蚁无所不吃,要是让它们闯进农场,一切都会灰飞炯灭。托雷斯赶紧组织工人共同商议对付蚂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蚂蚁的本领》阅读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  相似文献   

12.
第一天蚂蚁“筑坝”今天蚂蚁很反常,早上6点钟以前就“上班”了。它们到底在忙什么呢?我仔细观察,只见一只只蚂蚁从洞里爬出来,将嘴里衔着的一颗颗小土粒堆在洞口周围。它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在洞口周围筑起一道环形的“堤坝”。最后还见一只蚂蚁用一颗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这才算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妈妈告诉我:这是蚂蚁在衔土“筑坝”,这种现象预示很快就要下雨了。我听了半信半疑。第二天老天果然下雨了今天早上,我5点半就起床了。今天蚂蚁没有提前“出工”,洞口仍旧被土粒盖得严严实实的。这时天空阴沉沉的,西北天边乌黑一片。8点钟…  相似文献   

13.
人类进入了新世纪,我们蚂蚁也进入了新世纪。你知道吗?为了加强交流,共同进步,现在的蚂蚁见面都说英语。在我们的蚂蚁学校里,当然有蚂蚁老师,还有外教,有英国的、美国的,还有俄国的蚂蚁外教,这些国家的蚂蚁都是坐小型飞机来到中国的蚂蚁学校教外语的,而且它们的工钱不是钱而是食物。在上学的时候,蚂蚁学生们都穿着蚂蚁学校统一定做的校服,每人都有好几十套。现在你肯定在想蚂蚁学生的生活这么好,那它们的经济条件也非常好吧。那当然因为它们所谓的“钱”就是人类掉的馍屑,人们经常掉馍屑,蚂蚁的生活理所当然的好啦。蚂蚁的高…  相似文献   

14.
智慧实验     
《中学生电脑》2007,(2):44-44
懒蚂蚁效应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不干活,人们把它们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却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绝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奋,忙忙碌碌,但它们却离不开小部分的“懒蚂蚁”,这是为什么?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  相似文献   

15.
蚂蚁很小,但是品种繁多,组织纪律性好,等级森严,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组织。探究蚂蚁组织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这里选择几种蚂蚁,看看它们是怎样生存的。撒“路标”的织蚁:在非洲等原始森林里,有一种叫织蚁的树栖蚂蚁。这种蚂蚁用它们的幼虫吐出来的丝,将成千上万的小树枝和树叶连接起来,筑成连片的空中巢穴。为了便于在如此庞大的“帝国”内进行联络,织蚁采用了非常奇特的联系方式。当一只工蚁在蚁穴附近发现有入侵者时,它会马上赶回蚁穴报告。一路上,它一边往回走,一边沿路撒下“路标”。回到蚁穴后,它会用“之”字形的舞步向同伴发出警…  相似文献   

16.
在大自然中,肉嘟嘟的毛毛虫(蝴蝶幼虫)无疑是众多捕食者垂涎的美食.近日,科学家发现,有一种毛毛虫竟然可以通过给蚂蚁“下毒”来操控它们的行为,让蚂蚁成为卫兵,帮助自己抵御捕食者的攻击. 这种毛毛虫是日本紫灰蝶的幼虫,一般生长在栎树的树叶上.它会分泌“蜜露”(一种甜而黏的物质)给蚂蚁食用,蚂蚁则会帮它驱赶蜜蜂、蜘蛛等强敌.  相似文献   

17.
彩虹蚂蚁     
范粒 《中学生天地》2009,(10):F0002-F0002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生物学家逐一麻醉了1200只蚂蚁.并用金属丝大小的刷子给它们分别涂上各种航模漆,把它们变成了“彩虹蚂蚁”以供实验。  相似文献   

18.
小小的蚂蚁十分常见,它们往往成群结队,在花园里、树根下、草地上四处出没。蚂蚁的行为模式干姿百态,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快来看看俄罗斯摄影家安德雷·巴甫洛夫给蚂蚁拍摄的“大片”吧。他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过巧妙的设计,利用微距镜头,拍摄出蚂蚁“大片”中一幅幅精彩的“剧照”。看,这些“剧照”色彩艳丽、场面温馨,梦幻色彩浓厚,展示出蚂蚁的一些基本行为特征,可谓知识性与艺术性兼具。  相似文献   

19.
在南美洲亚马孙热带雨林里,横行着一种十分可怕的蚂蚁,因为它们常以“娘子军队”的形式出没于雨林而被称做“进军蚁”,它们体长大约只有半厘米长,眼睛很小,绝大多数尾部为红色,腰部头部呈黑色,也有少数除了上颚及六肢为黑色外,全身都呈红色,这种红色从视觉来看好像有警告,不要轻易向它靠近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每年春夏之交,气温20℃以上或闷热时候,是“飞蚂蚁”猖狂活动时期。这时它们成群飞游于地面附近空气中,扑人眼鼻,使人厌恶。“飞蚂蚁”是一种白蚁的有翅成虫(图1中)。这种成虫的前后翅大小、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