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自媒体和"罗辑思维"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间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使得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媒介是人的延伸", "人人即媒体".传统媒体对信息所拥有的特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发布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媒体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平台有美国的Facebook,Twitter,还有中国人常用的博客、微博、微信、空间等SNS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self-media),通俗而言就是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网络社区等。2004年,美国社交平台Facebook(脸书)的建立,被视为自媒体平台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吴佳妮 《视听》2016,(6):109-111
在Web 2.0到来之后,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草根文化"也在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中快速流行起来。在自媒体时代,"草根文化"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本文基于对微信自媒体及"草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的研判,探究微信视域下的"草根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大众传媒的融合发展,传播媒介不断变迁。作为自媒体的新生力量,微信公众平台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为实现自媒体平台的深度阅读创造了可能。2014年5月8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旨在打造一条全方位、多媒体、交互性的阅读产业链,以此试水知识型自媒体社区。本文以此为例,分析自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状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信自媒体的兴起,微信公共平台的推出,以微信公共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品牌得以迅速发展,这种新型自媒体的发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微信自媒体公共平台的发展出发,将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微信自媒体品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调查采访,探究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园微信自媒体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巩固了网络媒体的发展,促使了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微博、微信、各式APP信息平台的运用,标志着自媒体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公民新闻衍生于自媒体,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之一,也是社会进步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载体。本研究以新闻客观性为理论视角,结合自媒体发展规律、社会心理学相关科学理论,希冀该理论框架能够规范公民新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其科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霄 《青年记者》2016,(32):58-59
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使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媒体的发展变革,普通民众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媒体变成传播者,自媒体由此诞生.自媒体诞生后对影像的表现方式产生的最大影响便是微视频诞生.2003年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由美国新闻学会出版,两位专家对自媒体做出了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①也就是说,公民或受众不再是单纯地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出现,而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发布他们亲身经历的事件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国内学者谭立立认为:"自媒体是那些可以促使普通群众生产、创造并传播信息的网络媒介,并且自媒体的受众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原创时尚类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时尚话题,使时尚不再束之高阁,贴近大众生活,其独有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自媒体行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以时尚类微信公众号"深夜发媸"为案例,分析其在运营团队、内容风格、受众定位、互动手段、平台运营、商业模式六个方面的品牌运营策略,试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敏 《青年记者》2016,(23):27-28
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冲击.自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与周期短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会被自媒体取代吗? 什么是自媒体 2002年,美国学者丹·吉尔莫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也译作“公民媒体)的概念.2003年7月,美国学者肖恩·鲍曼和克里斯·威尔斯发布了专题报告《自媒体:大众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新闻和信息》,提出:“自媒体是大众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全球信息及知识系统连接后展现出来的大众如何提供、分享他们自身的信息、新闻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自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话语垄断格局,使传者与受者位置变得模糊,个人可以自由发表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实现互动交流。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并提出规范网络媒介环境、提升公民媒介素养的措施。自媒体及其传播特征2002年,美国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 Gillmor)在他的文章《下一时代的新闻:"自媒体"到来》中明确提出了自媒体的概念。他认为自媒体是在网络科技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是来源于大众的"草根"新闻媒介,必然会成为未来  相似文献   

11.
吴进友 《新闻战线》2015,(5):181-182
微信平台作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模式,从微信的传播特征、传播模式、个人账号和公众平台等方面都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传播,超越了以往任何传统传播媒介的高度,带领大众进入了全新高效的信息传播新时代。2011年1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基于智能终端的免费通讯服务——微信。微信借由网络可以快速发送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同时,运用个人账户、公众平台等功能共享媒体信息并完成信息的有效传播。微信平台将大众传媒传播与人际交流传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孙健 《新闻传播》2022,(1):78-79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外媒体数字化转型速度也逐渐加快,大众媒体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大部分新闻及信息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普通受众还可以借助网络的便捷优势,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快速地搜集自己需要的新闻信息以及相关资讯,结合...  相似文献   

13.
靳磊磊 《今传媒》2014,(12):94-9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媒体洗牌正在悄然进行,在微信公众平台、易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平台暗自较劲的同时,一大批依附它们生存的网络自媒体节目涌现,《罗辑思维》《凯子曰》《晓说》《把事儿说旺》进入大众视线,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罗辑思维》。在对凭借多平台、不同终端呈现专业化、个性化内容的《罗辑思维》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该节目的传播内容和自媒体平台发展现状,发掘出这档节目有着本质创新潜力的传播特色,希望为今后网络自媒体节目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红跟明星不一样,网红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出名的,而是基于社交平台红起来的,他们依靠粉丝就能赚很多钱。网红市场已渐渐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条,迎来了自媒体吸粉+孵化公司炒作+淘宝店等多渠道变现的时代,网红背后的推手公司依靠输出网红品牌就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经济价值。网红这一新的现象本质上是可以看做是自媒体的,自媒体在以聚合为特征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体现出传播信息"圈子化"、传播中用户群的嵌套与勾连,通过分析自媒体传播主体与内容以及传播方式可以更加全面了解网红现象。  相似文献   

15.
孟种 《传媒》2015,(12):27-29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对其严谨地定义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国内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也把自媒体形象的比喻成“全民DIY”,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动手想做就做,没有专业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DIY出表达自我的产品,开放性极强.  相似文献   

16.
第一,大量媒体人走出媒体,带出大量自由的大脑。原来被一个媒体品牌覆盖,又被广告客户、主管部门稀释得几乎看不到的观点,如今会在各类媒体上看到。譬如媒体人杨锦麟抱怨杭州机场出租车不打表的问题,经过微博的传播,对杭州的城市形象影响很大。第二,真正有能力输出观点者其实并不多。看到过南方某省宣传部门内部做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微博上真正能够影响大众观点的人不超过80个,人气不等于影响力。以互联网行业为例,只有二十几人具有大众影响力。第三,微信公众平台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但微信公众平台上传播的内容主要来自微博及其他媒体。因为微信的产品特性如此,决定了其传播力偏弱,能够影响5万人以上的微信公众大号数量还很少。但微信公众平台的精准性很高,更适合定向传播。  相似文献   

17.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办以来,既曾经历传统书评媒体发展的黄金阶段,又在新媒体时代独力探索,努力尝试一条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可能发展路径。2014年11月,《新京报书评》周刊最传统的产品——年度好书评选的提名书单和获奖书单在微信平台被阅读58万次,并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几十个主流微信平台的转发,已经成为微信平台兴起之后最具传播力的传统书评媒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历史发展和转型历程,分析传统书评媒体在当下的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8.
有人将2013年称作是"微信公众号元年",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空前活跃的自媒体基地。据统计,已有上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拓展自己的受众群体,提升影响力。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个人,也开始试水微信公众号。毋庸置疑,微信已是当下网络社交媒体中的领头羊,而微信公众平台则成为了自媒体的狂欢场。  相似文献   

19.
微信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媒体业带来很大冲击。同时微信这一新媒体的应用不但不会导致传统媒体消失,而且微信平台将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方向,二者相互协调融合促进共同发展。本文阐述"自媒体"时代的微信对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自媒体作为网络技术演进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的自媒体时代,借助博客、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自媒体传播形式,普通民众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发布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思。这使个体得以最大化地参与新闻传播活动,也解构着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新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反映来自社会各层面的愿望、意见和诉求,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虚假、情绪发泄和蓄意炒作等传播乱象。面对复杂的传播格局,作为担负政府与公众沟通桥梁和舆论引导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