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古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真相的追求,在网络时代高速发展的现在,信息的丰富与传播的迅速增强人们追求真相的欲望,拓宽了人们追求真相的渠道,当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是人们热议的传媒话题之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迈入新世纪的这十几年来,网络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在这个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空前的迅速与便捷,但是所获得的信息也并未真正满足人们对真相的渴求,媒体的舆论导向性与真相之间总是一对相生相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综合体。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信息超载时代”或我们通常所称的“新媒体时代”里,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可能并不在于是否获得了足够的信息,而在于是否获得了“真相”。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新媒体的快速便捷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舆论环境的愈加复杂,并进一步塑造出“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反转新闻的增加、信息复杂性的增强。文章从“后真相”现象出发,探寻该时代迅速发展和反转新闻泛滥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提出治理反转新闻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迭代,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人们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速消费品行业,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消费升级,不断探索出更加立体多元的营销传播策略,本文对其中始末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成文 《传媒》2018,(9):91-93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一个关键概念,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遵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之一.当今正处于信息膨胀的时期,人们比以前更易于获得信息,但同时也更加困惑.人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核实真相很难.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这样便进入了一个"后真相"的场域.在"后真相"时代,传统意义下的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冲击与挑战,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苑心怡 《新闻世界》2013,(12):94-95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真相离我们更近还是更远"已逐渐由一个信息获取的问题转化为受众对信息的筛选与识别问题。怎样善加利用,使新媒体成为我们追寻真相的利器而非绊脚石,本文从拒绝消极心态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这两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杨昉 《新闻前哨》2022,(8):37-38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导方式,新闻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元性,均加速了"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传统新闻媒体的地位受到冲击,新闻媒体行业呈现传播群落化特征,事实核查虽然发挥着不可替代性,但单纯依赖其作用并无法改变大的格局,而是需要以新闻媒体主体出发,在新闻生产中谨慎查验事实与寻求真相,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8.
后真相时代的到来对新闻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权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挑战了新闻专业精神,使新闻生产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合理的方式和路径应对后真相对新闻业的冲击与变革,呼唤传播者回归新闻专业精神,强调对事实与真相的追求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现在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地改变了传播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有必要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更加科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今天,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世界里享受信息的盛宴,然而,新媒体信息传播更需要科学管理与法治建设。
  一
  新媒体时代,一个极小的事件,都有可能迅速传播,从而引发舆论危机,轻则因谣言而产生误会,重则引起群众的骚乱,甚至因为居心不良者推波助澜而引发社会动荡。新媒体在释放信息能量的同时,也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敏 《今传媒》2015,(2):132-133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认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采取相应的策略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是人们的追求和愿望。本文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新媒体时代下促进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发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互联网兴起,数字技术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嬗变。其中一个重要嬗变,就是由以前传统媒体时代深阅读方式转向了新媒体时代浅阅读方式。随着微博的发展,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嬗变,由以前注重浅显、娱乐的浅阅读方式,转向了微博时代追求速度和碎片性的瞥阅读方式。微博瞥阅读方式的产生原因在于微博自身的因素、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及社会和时空的碎片性。微博瞥阅读满足了人们追求简短的阅读心理,增加了人们阅读兴趣,促进了微博信息即时传播,对微博的叙述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受众的信息获取有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各类资讯、海量信息,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融入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影响。它正在挤压人们接触电视的时间,正在迅速"蚕食"着电视的市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电视在新媒体"包围"下的困境,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选择差异化路线,以实现电视传媒的自我突破,获得新的竞争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受双方的壁垒被打破,由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传播。但随之而来的是后真相时代的产生,当某一热点信息出现,网民忽略事实真相而在意情绪价值,网络舆论也会随之产生。当网络舆论的失范行为出现时,容易产生社会冲突,同时对事件主体造成伤害。本文以刘学州案为例,欲探讨在后真相时代下,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影响,为加强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监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是相对于以报纸、电视为主要媒介的传统媒体来说的,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主要通过网络通信技术获得外界信息,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已经逐渐渗透进了各个行业领域之中,党报的编辑制作也不例外,在这种新形势下,对党报编辑的业务能力也进行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所以必须积极探索党报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重点逐渐从对物质的追求转移到对精神层次的需求上来,而随着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越来越广,而图书馆作为最传统的对人们传播知识的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为了提高图书馆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竞争优势,应该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与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进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介时代下图书馆应该如何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不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与传统电视媒体比较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新兴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如何让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减缓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完成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本文阐述了传统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兴 《新闻传播》2021,(7):73-74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标准的提升,它不仅使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并且也使媒体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传统传媒的影响与传播力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如何有效地把传统传媒与新的媒体融合起来,这是当前媒体工作人员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探讨传统传媒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现状,探讨传统传媒在媒体融合环境中所面临的影响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融合措施,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的形成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基于互联网信息浪潮的冲击,新闻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开始对信息的传播和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这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也在发展变革当中获得更多的机遇。新闻采编是新闻媒体传播信息的重要环节,采编人员中多数是前沿的记者,他们的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采编工作的质量。本文对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的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新媒体时代培养新闻采编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凭借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强力支持,受众能动性有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显著的"解放"。在所谓"技术赋权"的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受众能动性有了很大延伸。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表现在海量信息加剧了"信息—行动比"的失衡,算法推荐容易引发信息操控,对真相的寻找越来越难。从"积极受众"到"有限理性",在追求流量和用户粘性的传播时代里,受众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