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志鹏 《考试周刊》2012,(53):38-39
校史文化的研究与利用,能够反映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校史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作者阐述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的意义;如何挖掘、利用好校史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发挥校史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史的研究如何体现"大学精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它不仅是从"长时段"探讨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规律性的课题,而且也是认识当代中国教育变革尤其是大学变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对近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变迁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特征的揭示,来探明制约中国大学精神形成的社会因素和概括出大学走向"一流"所应坚持的大学之道,这是大学校史研究的最原始意义。大学精神何谓?透过大学校史,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大学精神至今还未过时,在争创世界一流,争创名牌大学的今天,重温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高校校史工作实践出发,以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历史文化长廊和校史文化课的开设为蓝本,对校史工作在这个三位一体的组合中所形成的宣传势头和效果进行评述,并阐述在这个“金三角”的立体多维的运作框架中,形式多样的校史文化传播起到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作用,全方位的校史文化在多渠道的传播中达到知校爱校荣校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大学人经年累月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是具有很强的传承性、传播性、辐射性和教化性的大学文化。由此,文化与大学校史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建构关系、从属关系和传承关系。大学校史文化的内涵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大学校史文化的价值取向,即反思与批判、传承与传播、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进一步发扬文化。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上百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其校史文化颇为丰富。文章以文化自觉的二维度为契机,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出发,以意识与实践为着力点提出弘扬山西农业大学校史文化的若干建议,以期繁荣与弘扬山西农大校史文化,推动山西农业大学向中国一流文化开放大学迈进。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校史社团逐渐成为大学校史文化育人新的增长点、创新点和重要支撑点,也正在给大学校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革命性变革。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分析可知,卓越的组织管理、多样化的校史知识学习和活动,以及校内外合作共建,实现新媒体平台内容创新,打造特色品牌化活动能够不断优化校史社团的创新动能,更好地提升校史文化资源的育人实效,推动校史文化育人不断取得新突破,达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如何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有限的校史资源,是“起步型”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校史文化育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数量有限、开发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导向,在分析“起步型”高校校史资源存在的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深挖自身历史,充实校史资源存量;总结提炼内涵,讲好校史故事;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史资源物质和精神载体,创新方式手段、拓宽校史资源使用渠道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切实增强校史文化育人的互动性、时代性和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罗跃文 《文教资料》2014,(27):65-66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传统的积淀、精神的承载,它是历史发展物化了的文化。校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和"灵魂"。本文试从校园文化和校史文化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校史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四个方面探寻高职校史建设的途径,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好地服务高职教育,服务学校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9.
因社会转型及多元文化选择的影响,大学生面临文化认同的迷茫和危机.校史档案作为大学文化的承载物,在文化认同中有特殊价值.利用校史档案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为此,转变传统思维,编研校史文化产品、创新文化记忆场所、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在校园文化生活领域实现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大认同.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史在文化育人环境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史在文化育人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功效。目前除了个别校史悠久、底蕴较为丰厚的高校之外,大部分学校拥有校史时间较短,文化育人体系尚有漏洞、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同时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只有采用正确的手段将校史与文化育人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高校校史文化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展现高校发展史与大学精神的重要窗口,校史馆逐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史馆的建设与发展的创新之处,也体现在校史馆的实物陈列艺术上。以此为切入点,简要阐述和分析校史馆实物陈列的艺术原则,并揭示其蕴含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略论大学校史研究与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史是一所高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交叉地带。大学校史研究和编纂首先是个学术问题,同时又极具现实意义,可“彰往而察来”,为现实服务,但不可因为现实需要而“改造”历史。校史追溯须遵循“整体性继承”原则,校史研究必须实事求是,校史编纂应该学术与人文兼具。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史馆具有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档案工作者做好校史实物收集、整理、编研等工作,深入挖掘校史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象征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被学术界广泛运用于对艺术、宗教、文学、历史、语言等方面的解释。象征是一种表达方式,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有意识地用某种事物或行为表现一定的特指意义。在中国民间刺绣中,往往用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建筑、器物、文字、几何形等组成的图案符号,来传递某种文化信息,寓意深层的文化内涵,用象征意义表达人们的祈福观念、审美情趣和心理愿望。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是优秀文学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学之一,我国民间文学研究在古代已发生了自身的“前史”,五四以来文学先驱们也把视角放在民众身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但只是从启蒙角度来吸收民间文学的营养,并没有真正从文学史角度把握民间文学。解放以来,在毛泽东的民间文艺指导下开展新民歌运动,从民间寻找文化资源,但其中隐含新文学界的文学想象。80年代在重写文学史浪潮的推动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史的角度对民间文学与民间有新的认识,但他竭力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出来的也只是民间文学的“隐形结构”。因而,新文学史研究视镜中存在民间缺失,应呼吁对民间文学“史”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存在的生命线,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社会职责和功能,使之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文化事业机构。民间美术以其自身特点,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承担起保护、弘扬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责任。本文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收藏民间美术作品为例,探讨高校图书馆保护民间美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文化史是继文化史和社会史复兴之后而出现的一个新兴交叉史学流派,自产生十几年来,从学科的理论方法到研究实践,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被吸引到这一领域中来。社会文化史扩展了史学研究新领域,开拓了史学研究新视角和新方法,势将成为史学发展创新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8.
文史关系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关系到历史创作的基本方法和史料选用.近代以降,对文学的史学性探讨日益受到重视.梁启超等史家对文史关系做出了诸多阐释,开启了史学创作的新天地.细究其互涉关系,文学可补史学不足,史学离不开一定的文学创作方法.而在后现代视角下,文学还为历史改革提供了可供批判的新范式;在文化再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中,也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存在不同的大学权力主体,其结构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中世纪时期表现为大学的工具性、权力主体的单一及其垂直结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表现为大学的世俗化、权力主体的多元化及其三角结构;民族国家兴起和科技革命时期表现为大学的服务性、权力主体的复杂化及其扁平化结构。目前大学主体的权力系统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历史视角审视大学权力主体及其结构的变化,对于构建由多元权力主体参与的现代大学权力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