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涉及到 的常见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出自中学语文课 本。现依据试题,结合中学课文逐题加以 例析,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明白高考试题材 料尽管取自课外,但知识点多在课内,高 考实际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高考重要科目之一,是检测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语文老师讲解高考试题时过于重视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学生研究高考试题时过于关注如何提高答题能力,对高考语文试卷的研究和解读仅限于提高成绩,忽视语文试题的美。本文以研究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为出发点,探寻语文之美。  相似文献   

3.
有教师说:“语文高考试题是检验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读写能力的强弱,用统一的高考试题一考查,就各归其道,泾渭分明了。在评阅一九七九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我们高兴地看到,我省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已有了显著提高,语文高考的及格人数由去年的百分之一左右上升为今年的百分之十左右。但这惊人的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不及格人数,说明中学  相似文献   

4.
常常听到有的学生说:语文课本越来越没学头,高考又不考书上的,听不听讲、复习不复习无所谓。有的教师说:语文高考试题距离中学课本越来越远,语文课越来越难教。甚至有人主张丢掉课本,另搞一套。笔者认为,语文课是难学、难教,但是“难”并不能归咎于高考试题与课本的脱钩。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近年来高考试题,就不难发现:试题虽出自课外,但其知识考点、答案却在课内。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有机会和一些在高中毕业班任教的语文教师交换过对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的看法,也听取了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的意见,在这篇短文里,想就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谈一些想法。考生反映较易做,教师认为不算难,是这次文言文试题给大家总的印象。这说明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是现在中学语文教学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中学  相似文献   

6.
高考每年都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高考语文试题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学生、家长、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猜测探讨和研究,也促使着无数的语文报刊杂志及出版社为之呕心沥血地准备着各种各样的备考资料。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全国居然一下子出台了15套高考试题。面对众多的高考语文试题,很多报刊杂志一下子适应不了,认为难以对付,认为一时还难以调整自己高考指导的思路,然而,《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却以多年来对高考语文的精心研究和真诚服务赢得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赞许,因为,在今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中,《语文教学通讯·高…  相似文献   

7.
章熊说:“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将对教和学产生很大影响。教师会反复揣摩,即将进入高三的学生更要作大量模拟性练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这份试卷是一个重要问题。”(《高考试题和语文学习——从1990年试卷谈起》)确实,高考试卷对整个中学的教与学产生巨大影响,特虽是对担任高三语文总复习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反复揣摩”高考语文试卷确实是一种十分必要和非常必然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更应从未来高考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实施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  相似文献   

9.
语文高考的内容对中学的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高考改革要有利于中学教学改革。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将进行必要的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高校招收合格新生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语文试卷将继续保持对拼音、字型、词语、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以及写作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将增加默写名句名篇内容的考查,文言文考查将增加翻译试题,诗歌鉴赏也将由客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六年连续参加高考评卷,每年都听到有人说:试题距离中学课本越来越远,中学教师无所适从,语文不好教,无法教。笔者认为,语文是难教,但这“难”并不能归咎于高考试题与课本的脱钩。一、高考试题脱离课本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据统计,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的,90年是16分,91年21分,92年13分。今年北京、湖北等六省(市)所采用的语文试题的则仅占5分。尽管这几年略有反复,但总的趋势是直接采用课本内容的越来越少,这符合“一纲多本”的格局,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一位高考命题专家在谈到语文试题时明确指出:“会考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不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要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每年高考语文试题中也有一定比例的语法试题。从这两个客观实际出发,笔者认为,研究一下高考的现代汉语语法题,对于指导中学的语法教学颇有实际意义。下面试就九年来高考中语法知识的考查情况作些粗浅分析,为中学的语法教学和复习提供一点借鉴。九年来,高考语文试卷对考生语法知识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下列五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种媒体对高考语文命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普遍的否定。对此,本文对近几年的试题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高考试题已逐步贴近生活,与素质教育日益趋向同步;如果过分强调降低难度,不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选拔;权衡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比重,是高考语文控制误差的需要;正确认识标准化考试,有助于正确评价语文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首要功能是使考生拉开档次,使考生的成绩有明显的区分度,从而为高校择优录取提供客观依据。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高考除了选拔功能外,还有一个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导向功能,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学实践。因此,高考试题势必要兼顾到“选拔”“导向”这样两个方面。199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在坚持选拔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对中学减轻负担,切实提高学生素质起良好促进作用的命题意图是明显的。如果说199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是稳中有变、注重能力的话,那么今年的试题则是进一步由知识立…  相似文献   

14.
标准化试题便于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是在诸多讨论语文试题标准化问题的文章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作文试题的标准化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众所周知,作文试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比分值是最高的(约40—50分);同时,从统计材料来看,在各门学科  相似文献   

15.
高考文言试题中的这些词语该作何解──与张正瑞老师商榷江苏兴化市昭阳中学黄德焘张正瑞老师撰写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过哪些文方字词语句(上)》一文(载《中学语义教学》1993年第10期),对十几年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部分出现的126个文言实词(包括一些短...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的有关同志在今年高考前一再声称:命题要有利于端正中学教学思想,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命题不能超过“大纲”,要取信于民。可是,同人们的意料相反,今年的语文试题恰恰在这些方面与上述指示大相径庭。这份试题不是对端正中学教学思想有利,而是使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更加混乱;不是按照“大纲”、课本命题,而是超出“大纲”、课本甚远;不是取信于民,而是失信于民。  相似文献   

17.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虽然在题面结构上不再将“文言文”列为单独的一大块,但在“语文知识及运用”和“阅读”两部分中,文言文所占比分,仍保持在30分左右,因此,仍有必要就今年高考的文言文试题来谈一谈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今年的文言文试题,基本上没有离开高中课本的知识范围。但是,原有的知识都“搬了家”,改了面目。这就需要学生化知识为能力。例如“造”字(“灵运造方明”),原义是“到”,这是高中学生都知道的。但在具体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试题中列了四个意思:“会见、访问、探视、  相似文献   

18.
“材料的选择与组织”类试题是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难点,又往往容易被师生忽略,这类试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由于近几年语文高考直接涉及此类题目较少,所以这一类试题是高考语文考试中潜在的一道好题。为此,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对这类试题进行分析与整理:  相似文献   

19.
2010年高考已经过去,数学试题被普遍认为难,但是2010的高考试题紧扣新教材,紧扣高考大纲,没有偏题,没有怪题,没有超纲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具有很好的区分度.笔者所教的一个班级有3个学生得分在180分上下,分别是181,180,179,近10人超过170分,平均分超过160.笔者认为讲透教材,用好教辅资料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只有讲透教材,才能让教师从题山里走出来,学生从题海来游出来.1命制高考试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立足课本  相似文献   

20.
[4月下旬出版,一套两份定价6元,欢迎集体订购]2020年高考不再有《考试大纲》,也不再有《考试说明》。那该如何把握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趋势呢?如何在语文试题中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如何在语文试题中体现语文的四个核心素养呢?这些问题我们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语文月刊》编辑部联合部分高校评卷专家、中学高考备考名师,将在2020年4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