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普遍性、法定性、非对等性和复合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我国非常重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公民社会保障的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保障是全体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宪法精神与具体法规、政策之间的断裂。表现在我们比较重视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因此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权不断得到完善,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不足,使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权严重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使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能与宪法原则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社会权概念提出至今,由于理论上的困扰及实际保障中的局限,一直影响着该项权利的真正实现。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公民社会权的救济模式——积极救济模式(社会保障制度及实践)和消极救济模式(宪法解释、社会立法、司法裁决)何以可为及何以可行的分析,从法学与社会学融合的视角提出,在我国,把积极救济模式与消极救济模式结合起来对公民社会权予以保障,不仅有益于社会权理论的充实完善和公民社会权的真正实现,而且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社会权法治化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保障权的权项、权限和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社会保障权的权项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救助权、社会保险权、社会福利权和社会优抚权。社会保障权的权限主要有:充分就业权限、经济增长权限和个人自由权限。社会保障权天然地具有保障最基本人权、维护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然而我国农民在社会保障体制中的弱势地位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解决社保的公平问题任重道远,应从立法、建立健全农业支持措施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机制、明确各级政府责任、打通权利救济途径入手,解决农村社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权是宪法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农民作为共和国公民,理所当然享有社会保障权。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不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在体制、立法和思想观念方面。要改进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要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抓紧制定有关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和法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社保权是现代国家义不容辞的一项责任,但我国农民社保权的当前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各国宪法及国际公约等都以明文规定的形式肯定了农民的社保权。农民社保权作为责任政府的一项义务,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也是农民获得自由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享有的可以要求国家积极保障其过上享有人类尊严的基本生活的权利。作为社会权的属性决定了社会保障权应主要依靠通过立法机关积极的立法来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该权利的司法可救济性。承认社会保障权是一项权利,国家就有义务满足权利人的合法要求,保障权利人社会保障权的实现。社会保障权的可诉性具有学理上、国际法上的依据,并为一些法治国家司法实践所采纳。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大学生一般是成年人,父母没有抚养的责任;大学生要学习,没有自我生存的时间和精力;大学生的户籍已经迁离原籍,无法纳入原来的城市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的生存权利实际上没有任何制度保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大学生的基本生存权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呈现出非“帕累托最优”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上的“政府退出”,即政府使公民和企业负担了社会保障的大部分支出,并通过社会保障基金购买国债的形式向公民和企业借债;其次,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社保方面不能获得统一国民待遇,基本不享有社会保障权;再次,各个地区和行业的公民、企业缴纳社保税(费)差异很大,极为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保障权的概念和法律性质入手,分析社会保障权的可诉性,并从国际公法、宪法与行政法的角度实证地考察国外法对社会保障权进行司法保护的实践。在明析我国相应法律制度之疏漏的基础上,应当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健全和完善对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农民的生存权具有弱者身份性与脆弱性。因此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更能彰显出法的公平、安全、效率等价值指归。在立法中,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遵循平等原则、普遍原则、协调原则和共担原则。然而在现实中,农民社会保障权具有非平等性、非普遍性、非协调性和非共担性。在法治社会里,农民社会保障权有效实现的最佳途径是社会保障权的法治化。为此必须从健全法律体系、提升立法层次和强化实施机制等方面,来实现对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在法律制定、框架设立、司法监督、实施效果等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权法律体系,需要从加快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制定相对独立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劳动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权。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保护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体系,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就业立法、社会保障、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劳动监督等方面加强法律保护,以确保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公民基本权利保护与实现不足是我国宪政的根本缺失。宪政建设应以发展公民基本权利为目标取向。当务之急是扩充迁徙自由权、罢工权、环境权,充分落实受教育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发展权利主要途径加强权利立法;完善权利保障救济机制;培植全社会浓厚的宪法意识和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6.
各国对社会权的保护路径主要包括:通过宪法条款实施司法救济;通过立法实施保护;通过发挥人权保护机构的作用而保护。我国宪法明确确认了社会权,但在现实政治运作中,公民社会权的保障主要通过宪法条款立法具体化的途径。我国公民社会权保障既不能把司法审查作为唯一路径,也必须克服过度依赖立法产生的消极后果。同时,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以及有效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促进我国社会权保障制度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国家考试立法不完善,是考试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原因。从宪法之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视角看,应强调对国家考试权力与公民考试权利的平等保护。就教育考试方面说,落实完法所隐含的考试权的途径是制定《国家教育考试法》,对考试权的地位、法律责任、权利救济等给予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本着"体""用"结合的理念,提出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理论上互释、实践中互构的观点,以期消除公民社会权与社会救助概念上的模糊与分歧,促使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在完善社会救助模式的同时,并推动公民社会权各权项的协调。这种互释、互构不仅使社会救助有效地发挥其保障公民社会权的作用,还促成公民社会权对社会救助的导航和标引,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改变了公民参与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教育秩序,引发了系列权益争议,公民教育数字确权具备正当性、紧迫性与合理性土壤。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民在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工具过程中自由、公平、普遍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关于教育数字的其他权利。公民教育数字权本质上是一种受教育权,是教育事业在数字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关于公民发展的新兴权利。基于公民教育数字权的教育内核以及虚拟数字所表现出的新特性,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权与私权的集合,具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20.
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教育权既具有自由权属性,排除国家权力之介入,要求尊重受教育者之受教育自由.同时亦具有社会权属性,要求国家积极作为,建立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法规,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条件.公民受教育权之内容主要包括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取得学籍、学位权,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权,择优录取权,获得平等考试权等.受教育权得到法律保障,必须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公民守法意识,加强受教育权被侵害之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