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世纪之交,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翘首未来,我们不由地会问:未来的教育怎么样,应当怎么样? 教育的未来会怎么样,21世纪中国的教育应当怎么样?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落人“遐想”的话,它就需要一个支点来支撑。支点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关键是哪一个更符合教育的本性。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教育,多是从政治、经济的需求的角度来考察,即以社会的发展指标为支点,根据21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来预测和推断21世纪的教育。这种社会本位的倾向,致使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事业,成为附属于政治、经济、文化要求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2.
在大自然中,具有千千万万事物,而又千变万化着;但有很多事物、很多现象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当你拜访一户人家,你一定会发现,子女与双亲之间,在容貌、音调、动作上往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当你研究植物时,你就会知道稻、麦的生长规律也有相似之处。虎与狮虽然不同,但它们同属于哺乳类食肉目,  相似文献   

3.
《预测》1984,(Z2)
本书是描写未来社会的情况。除了生活上的各种新奇事物外,作者特别提到所谓“超工业社会”,“未来的教育”。作者认为目前的工业化社会与由此产生的工业化社会教育方式即将消亡,自上而下的技术统治制度将被废除。全书的主要沦点是现在的世界变化非常迅速,应当对未来情况有所准备,以免受到猝然而来的震荡。关于“未来的教育”书中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4.
陆先友 《中国科技信息》2005,(24A):100-100,108
“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人们对电视的“移动梦想”如今变成了现实。那么,什么是移动电视?其如火如荼的发展,“魅力”如何?什么因素会影响它的发展,“困境”是什么?它的成长与广电的未来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方面面的关注。本文从多个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此抛砖引玉,希望“移动电视”能为广播电视行业在未来多媒体运营服务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1,(7):33-35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换做百年前,当时的人们不会相信未来会有如此繁荣的互联网。那么在接下来的百年内,又有哪些可能会出现的新科技昵?  相似文献   

6.
同过去的几十年一样,在未来的20年操作系统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谁会是未来20年的主流操作系统?是WINDOWS系列/LINUX还是WEB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需要等待时间才可以正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操作系统一定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一定是安全性更高、更加个性化和更加智能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7.
我们给神话预言盖棺定论,并不是说未来不可预测,相反,无数成功的科学预测事实表明未来是可知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在自然领域,在一切领域,人们在实践中运用科学这一武器,一次次正确预言了事物的未来演变。倘若我们不知得出这些预言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只看到预言被证实时,无疑会惊讶不已——“真是料事如神!“而当我们了解了作出预言的具体过程后,自然会认为对所产生的惊讶已找到  相似文献   

8.
何欣鸿 《未来与发展》2023,(10):56-62+49
在传统工人运动深陷低潮的特殊历史时期,欧美新社会运动逐渐“取代”传统工人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优先地位,对传统左翼运动构成挑战。但是,新社会运动作为变革资本主义的现实力量,在阶级立场、抗议目标、革命策略、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又表现出同传统工人运动的一致和相似,呈现出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蕴。究其原因,既是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方案选择,又是传统左翼力量有益补充和新无产阶级队伍推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借助唯物史观透视欧美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主义意蕴,发现新社会运动中社会主义意蕴的增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潜在的社会主义力量,但其社会主义意蕴的增强却面临纷繁复杂的障碍。鉴于此,为深化新社会运动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维护世界社会主义多样化、扩大反资本主义的战线同盟,必须要加强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研究了科技文献相似性度量问题,首先从科技文献内涵的角度在文献特征词字符匹配基础上采用泛化方法将待推荐文献关键词与当前文献关键词及其父/子关键词进行匹配;然后从外延角度结合科技文献项目的特点将文献共引因素引入文献相似性度量;最后根据关键词泛化相似度和共引关联度定义混合相似度(HS)对候选科技文献进行排序推荐,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遗漏“特征词字符不同,但语义相似”科技文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叶笛  林东清 《科学学研究》2013,(5):711-720,673
知识整合能力是当代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立足并保持竞争优势所必须拥有的重要能力。本研究关注于信息系统开发(ISD)项目中知识整合的影响因素。尽管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信息系统开发(ISD)项目团队的多样性可显著的降低知识资源风险,但成员组成的多样性也可能会导致冲突的产生并降低团队绩效。本研究认为有别于多样性,团队成员间的相似性也会影响成员的互动,它们是实现知识整合有效性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相似-吸引理论探讨相似和吸引对于知识整合的效应,本文提出影响ISD团队中知识整合的三个相似因素(人口统计学、认知和目标相似性)、并以社会融合作为中间变量连接相似吸引理论与知识整合,本研究采用74个ISD项目团队中的264个参与者的实地调研资料来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相似性和目标相似性会影响成员间的人际吸引,激发成员间的社会融合并最终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知识整合。研究结果表明ISD项目经理可通过关注团队成员的组成来有意识地提升团队的知识整合,因为相似性和吸引可潜在地影响ISD项目团队中的知识整合。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盛顿大学古生物学家彼得·沃特在《未来进化》一书中推断,人类至少还能再存在5亿年。人类未来会怎样进化?会进化成什么样子?有科学家提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根据过去的进化理论和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学论文的作者合作是科研合作的显著表现形式之一,挖掘和识别潜在作者合作关系,有利于推动科研合作、促进科学进步和发展。[方法/过程]在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方法衡量内容相似度的基础上,融入一定权重的链路预测中基于网络结构的路径相似性指标,综合运用作者研究内容相似度和合作网络结构相似性进行潜在作者合作关系挖掘。[结果/结论]以我国生物医学领域近5年的中文期刊论文作者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挖掘方法效果相对较好且对既有作者合作关系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革新》2011,(8):20-21
前不久,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功培育出的8头特殊转基因克隆猪开始“生儿育女”。这种克隆猪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可分别发出红、黄、绿、青4种荧光,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能同时表达四种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专家表示,这使其在疾病模型、器官移植、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然而,这种技术会改写未来的生物进化史吗?它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05,(8):27-28
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是事实,信息还是数据?如果是,在浩如烟海的事实中,又是哪些呢?学科内容和训练——如果是,又是哪些科学知识?哪些历史知识?我们是否应该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如果还有其他重点.那么,它是艺术、技术、社会方面的重点,还是道德方在的重点?如果你试图囊括这些重点的全部,你就会累断学生和教师的脊梁,  相似文献   

15.
在未来研究中,经常采用经验直观预测法来预测事物的未来。经验直观预测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对多次反复出现的事物的直接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经过分析综合,来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在科研质量管理中也同样适用。为了确定科研各阶段中控制质量的计量标准,我们可以对科研质量在各个环节中的分布进行评估和预测,使得对科研各个环节的质量有了一个定量的概念,这样就可以将非肯定型的问题转化为肯定型的问题来处理。做到预先控制,确保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16.
是不是天上所有的星星总有一天会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是否有一天每颗星都会熄灭而又没有更多的产生出来?如果所有的星星都逝去了,宇宙中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生命会在一个无星的环境中存在吗?生命的存在是否还有其它奇怪的形式?并且很快我们就会问到这样一个终结问题:宇宙是否存在一个最终状态,在此以后又重新开始的可能有没有?以上这些问题中部分问题的答案正在变得清晰起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天文学家们已逐渐认识到现在宇宙的年龄约为100亿至150亿年之间,这段时间若与人类历史或者地质年代相比简直太长了。但从某间,它也会永远…  相似文献   

17.
例说几种创新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类比法 类比是指选择两个不同的事物对其某些相似性进行考察比较,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创新技法.类比是从事物的属性、事物丰富的形象来搜索信息,是根据相似关系、对应关系、特征关系来思考,是从构造相似的或形象相似的东西中产生联想,是从其它领域的模型求得思想上的启发而产生新观念.类比法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思维活动,联想、想象这些依赖形象的心理过程起主要作用.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传感技术 假如走进北京科技馆,你会看到一排鼓。不过与其说“鼓”,不如说是“桶”,因力这些“鼓”上面并没有蒙上鼓皮。但假如你把手伸进去,左右挥动的时候,它却会发出“咚咚”的响声,仿佛你正在敲一面真实的鼓。  相似文献   

19.
任志宏  潘昕 《未来与发展》2011,(10):94-96,93
老字号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的抉择与挑战:“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以及未来消费人群正在离老字亏传统品牌而远去。老字号传统品牌如何应对抉择与挑战,实现传统品牌的传承与救赎?老字号传统品牌必须主动地研究市场,清醒认识市场,营销未来。实施文化营销、科技营销、时尚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的融合策略。让我们的“老字号”传统品牌,生于历史,活在当下,传承未来!  相似文献   

20.
郭丽 《世界发明》2010,(4):13-13
当今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急剧转型。这一切的迅疾变化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2010年1月30日~3月30日,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所展出的“未来·生活方式——艺术衍生品展”即探讨了这个问题。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和创意文化已然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建构的主流力量,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品质的不断追求,造就了中国社会日常生活和家居条件日新月异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