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三段论一般规则的性质与作用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分说:“三段论的规则是三段论正确形式的充分与必要条件。”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说:“一个三段论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它满足了所有这五条规则。”其他如说规则是“三段论推理是否正确的标准。”等,这是一种说法。另一说法是,如朱志凯主编《形式逻辑基础》说:“三段论规则是任何一个形式正确的三段论的必要条件。”近似这说法的中  相似文献   

2.
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功绩是创立了推理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证明的科学。这位逻辑学的奠基人认为,三段论是推理的最佳形式,所以他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详细地探讨了三段论的各种有效形式,并对有效三段论的形式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两千多年来。亚氏的这些成果经无数逻辑学家的整理、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正确无误判定三段论有效式的规则系列,这就是三段论规则。人们依据这些规则,在分属四格的总共256个三段论式中,得出了举世公认的19个完全有效式。迄今为此,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逻辑教科书,在讲述三段论时,大抵都要介绍这些规则,尽管在规则的数目和表述上不全相同,但基本内容皆不出其窠臼。  相似文献   

3.
三段论的理论和方法在形式逻辑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但规则多,形式繁,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三段论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写作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推理。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在实际思维过程中正确运用三段论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全面、系统地掌  相似文献   

4.
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演绎推理形式有多种。对于每一种推理形式的特点和推理规则,目前已有极为详细的研究。然而,关于各种不同的推理形式间的互相贯通问题却是极少论及。我们认为,随着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涉及到各种不同推理形式间互相贯通的问题。本文仅就直言三段论与假言三段论间的互通和直接推理与假言推理间的互通以及假言推理中的充分条什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间的互通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三段论是形式逻辑中重要的推理形式之一,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则是分析和解决三段论相关问题的关键。三段论基本规则在解决多种类型问题中要加以灵活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段论是形式逻辑中重要的推理形式之一,三段论的基本规则则是分析和解决三段论相关问题的关键。三段论基本规则在解决多种类型问题中要加以灵活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谈谈词项逻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概念”是构成三段论的条件,不是三段论规则。对当关系中的真假不定不能看作是一简单命题用于假言三段论。词项逻辑中涉及预设的地方仅为有限量换位推理,两个全称前提推出特称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及反对关系推理和下反对关系推理所需预设均为:主项存在。从操作层面上看周延规则不是普遍适用的;从深层次来看,如考虑到预设,那么周延规则是普遍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三段论的式,就是由A、E、I、D四种判断在两前提一结论中的不同组合方式而构成的不同的三段论形式。其中,每个格都有64个可能式,四个格共有256个可能式。但是,在这些可能式中,组合形式正确即符合三段论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的只有24个式(包括5个弱式)。这24个式,均可由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推出。究竟如何推出呢?  相似文献   

9.
在逻辑学的考试题中,有一种问答题或者也可以算作分析题的题型。这类试题考察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推理中,尤其是三段论中。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逻辑推理的有关知识,能热练运用推理规则,能清楚区分和牢固记忆三段论的格与式。可以说,这类题目属于难以解答的题目之一。 解答这类难题,逻辑知识掌握较少的考生,往往不知从何抓起,找不到突破口,容易产生急燥情绪,更加增加了解题的障碍。 遇到这类难题,可以把思考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如题目中出现“大前提、小前提、中项、结论”的概念,确认这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如出现“假官前提、选言前提、前件、后件”等概念,确认这是要考察复合推理的有关知识。这是第一步,初步确定思考范围。 第二,如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内容,则应该想到这是考察对规则的证明、理解与运用。要把思考的角度放到用三段论总的规则去分析、验证上。如总的规则不能清晰显示问题的症结或不能明确找出结果,则可以试用各格形式及其规则去检验、分析。如仍不能理出头绪,则把三段论的二十四个正确式开列出来,逐一对照分析。这样,解答虽稍嫌复杂,但问题一般可以得到解答。考察三段论的知识内容,是不会越出以上范围的。  相似文献   

10.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三段论格规则的性质与作用质文已多次读到关于三段论格的规则的有关论文,最近一篇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上高光耀同志文章。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是,对三段论各格规则的性质与作用理解不确.三段论有几条总规则,总规则确是三段论形式正确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样说,格的...  相似文献   

13.
周延性规则是词项逻辑中的一个重要推理规则,但它并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则。通过用不相容性代替传统的方式来刻画周延性,得到一个新的周延性定义。基于新的周延性定义,周延性规则普遍适用。再修改周延性规则和增加两条三段论规则,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三段论推理规则系统,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的周延性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一、反驳"推不出"的错误反驳"推不出"的错误,就是反驳敌论在论证过程中违反推理原则,所运用的论据推导不出要证明的论点,但是他又硬要去推,就必然要产生逻辑错误。这中间,又有两个细别:1.全然推不出。请看下例:所有共产党人都是革命者;孙中山是革命者;所以孙中山是共产党人。在这个推理中,尽管两个前提"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是革命者"、"孙中山是革命者"都是真实的,但它的结论却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这个推理没有遵守推理的规则,用的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形式。这个推理是一个三段论,而按照三段论的规则要求,中词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相似文献   

15.
含有负名词的直言命题变形推理后,根据经典三段论的推导规则,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推导,并由此构建含有负名词的非经典三段论系统。非经典三段论突破了经典三段论的有效推导模式,扩大了直言三段论的推理范围,使三段论有效推理式由传统的24个增至41个。但引入负名词的非经典三段论的推导依然要遵循经典三段论的推导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一)对于演绎推理,一般逻辑读物都规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认前件不能否认后件,承认后件不能承认前件;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条;相容选言推理,承认一部分选言肢不能承认或否认另一部分选言肢;三段论,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不周延,就不能得结论。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定,推理形式就是错误的,亦即是按照这种推理形式进行推理,即使前提是真的,结论也不必然是真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规定实际上只适用于结论是实然判断的演绎推理。倘若结论不是实然判断而为或然判断(即可能判断),那么,上述所有那些违反规则的所谓错误的演绎推理形式就都成为正确的演绎推理形式了。试看下述的一些推理:  相似文献   

17.
在亚里士多德创建的三段论体系中,有着一整套正确判定三段论有效式的规则,人们依据这些规则,在分属四格的总共256个三段论式中,得出了举世公认的19个完全有效式。近百年来,随着数理逻辑的产生和发展,有不少逻辑学家试图采用形式化的手段来重新解释亚氏三段论,但因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我们当代逻辑学家林邦瑾在他的《制约逻辑》一书中,也对三段论的形式化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令人惊喜的是,在他独创的制约逻辑Cn名词演算系统中,亚氏的三段论19个完全有效式,都一一得到了圆满的证明。林氏这一近乎完美无缺的成功,无疑为三段论这一古老的推理形式要现代逻辑领域内的发展,开辟了灿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一、形式逻辑中的结构形式三段论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应用很广泛,它是由两个分别叫做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由于一共涉及了三个命题,所以叫做三段论,例如推理1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钱互相平分(大前提)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小前提)所以,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结论)推理2负数没有对数(大前提)-1是负数则\前提)所以,-1没有对数(结论)任何一个三段论推理中都有且只有三个项,如推理2中的“负数”、“对数”和“-1”。这三个项各有名称:作为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推理2中的“一月’;作…  相似文献   

19.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4中梳理探究板块的一篇文章。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惟一一篇介绍逻辑知识的文章,理应提供典范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实例,但遗憾的是文中谈到推理时举的一个“三段论”的例子却是不甚妥当的。原文中的例子摘录如下:在各种推理形式中,最常见的是“三段论”。比如“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包含着一个“三段论”:“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我们不是圣贤,所以,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20.
法律逻辑学教科书在理论上的表述上存在以下缺陷;没有阐述外延这个概念的贯通作用;没有指出A、E、I、O四种直言判断与八个概念的联系;对当关系的陈述太繁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后件真假组合关系中,前件假后件假的情况下,p→q却是真的,其理由在教科书中没有阐述;也没有指出假言判断三种形式的区别和联系;假言推理的正确式、错误式,没有作整体性叙述;没有说明肯定、否定概念的逻辑学含义;没有阐述正确三段论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没有阐述三段论的七个规则与三段论格规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