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广场健身舞是指健身爱好者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歌舞的形式呈现,在公园、广场、体育场、街道、社区等空旷的场地所进行的一种群体性健身娱乐活动。本文研究结果如下:①广场健身舞的创编依据主要有:以运动健身规律为依据、以锻炼者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为依据、以科学性的测评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健身操和舞蹈的创编规律为创编依据;创编的原则主要有:群众适应性原则、科学合理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②广场健身舞创编的方法主要有:总体设计法、分部创编法、模仿法、组合法;创编的步骤是:总体构思、确定曲目、分析曲目、分段创编、成套串联、教学实验、文字、视频、图像记录、定稿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场舞对健康中老年人心功能的影响情况。采用文献资料法、整群抽样及实验等方法,从吉首市团结广场参加广场舞的中老年人中抽取刚参加广场舞的健康中老年人30名为研究对象。测量其实验前后安静时、运动后10min的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数。结果显示:参加广场舞的健康中老年人实验前后安静时心率、心功能指数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前后运动后10min收缩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前后运动后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能为广大的广场健身舞爱好者制定更好的锻炼计划,也为吉首市广场健身舞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3)
中国风健身舞是由中国学生两操协会在2012年全新创办的舞蹈形式,带有独特的中国民族传统特色,中国风健身舞作为一种健身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价值,更融合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底蕴,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教育价值,为此本文针对中国风健身舞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分析其特点与优势,并提出响应的中国风健身舞运动开展策略,促进中国风健身舞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薛萌 《科教文汇》2011,(7):130-130,135
本研究运用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健美操班学员有氧健美操课程与健身舞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相比有氧健身操,健身舞课程在运动强度、动作幅度、动作的美感等方面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特点,更加容易被老年人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居住区居民交往行为的分析,阐述住区居民交往场所的特征,提出有利于住区居民交往的广场空间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金牛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详细分析,希望通过研究成都市金牛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点极其影响因素分析,为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全民健身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张逸文  韩冬  宋建亚 《内江科技》2010,31(12):43-43,4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对连云港市新浦区公园新村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居民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锻炼的群体主要以中老年为主,主要形式为晨练和晚练,锻炼的场所主要是公园广场;影响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和缺乏锻炼时间,领导重视和体育锻炼指导等方面做得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成都市金牛区广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市金牛区广场体育活动开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喜艳  王定明  黄蕾 《科教文汇》2013,(19):147-14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对成都市金牛区广场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成都市金牛区广场体育活动开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戴汶欣 《科教文汇》2020,(9):191-192
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展现形式,在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以城市广场是民众交流场所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广场起源、设计以及城市广场民众活动的分析。认为中西方城市广场是不同的两种体系,西方城市广场发展特点是不断生长完善,功能多样化。中国城市广场则是注重整体谐和规范化,功能则趋于单一。  相似文献   

11.
李子闯 《科教文汇》2014,(9):104-105
现代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打造丰富的精神生活层面。广场舞作为现代新形式精神文化,逐渐成为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民健身的推进和城镇形象的提升以及居民对多元文化的需求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广场舞健身文化内涵基础上,指出其发展意义和改革创新的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2.
林沁 《科教文汇》2012,(18):150-151
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其融合了体育、音乐、舞蹈、服装等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体育舞蹈是体育、艺术和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不仅能够锻炼职业中专生的身体,同时也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本文从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影响职业中专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严淑芳 《科教文汇》2013,(24):111-112
当代体育,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陶冶身心的社会活动,更是一种进行自我修炼、凝聚人文精神的社会文化,一方面体育可以改善人的体质,提升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体育运动中的有序竞争和协作配合,能提高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团队的综合实力。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的教育特点出发,谈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无器械"健身是通过徒手和利用自身身体的重量训练,它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随时随地进行。针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解剖特点,运用专门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促进人的体格和体能为目的的训练过程。利用"无器械"健身教学的特点,在高校推广"无器械"健身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推动"无器械"健身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加强高校排球体育教学,势必会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为提升排球教学能力,高校应探究发展路线,优化教学策略,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在排球运动中提升意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该文从影响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出发,探索优化排球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给体育教师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燕 《科教文汇》2013,(21):108-109
舞蹈内涵丰富,融合艺术、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竞技性。经常参与舞蹈运动能够使人精神状态饱满,同时也能消除一部分因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疲劳感,改善情绪,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另外,经常参与舞蹈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同时,还锻炼了人们的交际能力,增进了思想感情的交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深入而全面地总结了舞蹈教学在塑造大学生人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国忠  崔长松  刘辉 《科教文汇》2013,(24):110-110,121
社会发展到当下,人们的经济能力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随着经济基础的提高和媒体的巨大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中国普通高校,拥有着较为众多的体育场馆设施和水平较高的管理和教学资源。如何在保证教学健康顺利实施的条件下,又开拓思路,使得高校的体育资源能服务于社会,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项目,众所周知,高校的群体经费相对不足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合理利用体育资源服务社会,无论是场馆的出租还是各种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还有教师资源特色课程,都能够增加相当的创收。这一收入首先能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合法收入,多劳多得;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还能够得到管理费用,该费用能够解决场馆的维持费,做到了以场馆来养场馆的良性循环;多余的收入还能建设更多更好更新的体育场馆,这样又能够扩大体育市场,无论是对于在校学生还是校外群众,都是很好的选择。本文利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通过调研普通高校的体育管理人员和体育教师以及学校周围的体育市场,得出了扩大普通高校体育职能,使得普通高校的体育资源社会化,不仅能通过合理创收来提高广大体育教职员工的合法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服务于社会,能为全民健身计划做出贡献这一结论。该结论无疑对高校还是社会都有促进作用,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陈军  孔庆锵 《科教文汇》2021,(10):152-154
醒狮技艺起源于广东佛山,是一项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健身、教育、表演、竞赛等社会功能。该文通过探讨佛山醒狮技艺的内涵特征和育人价值,结合醒狮技艺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以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为例,探析佛山醒狮技艺在学校发展的意义及其实施路径,为醒狮运动在学校的开展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鹤 《科教文汇》2012,(13):160-16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等多种功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改进。本文立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描述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彦贞 《科教文汇》2011,(28):155-156
舞蹈是一种表现力和技术技巧性很强的艺术表演形式,它通过肢体的表现,美化人们的形体,并且可以提升艺术修养。孩子从开始掌握初步表演技能,到完成一定难度的舞段,再到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并用舞蹈抒发内心的情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舞蹈的表演不仅是肢体的运动,必须遵循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性的训练,努力地去理解舞蹈的内涵、所要表达的主题,才能掌握舞蹈的表演技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也被大力提倡。少儿舞蹈学习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作为孩子将来谋生的一门技术,而是被人们作为锻炼孩子的体能、提高孩子艺术修养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