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洋人类的资源宝库詹伦忠(贵州湄潭县湄江中学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浩瀚无垠的海洋,有着极其...  相似文献   

2.
我国耕地资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显见的,在此基础上,阐明耕地资源保护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较充足耕地资源支撑这一互动关系,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耕地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然而,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面临着不断流失的困境。其中,非法占用耕地是耕地资源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非法占用耕地又与政府责任的缺失有关。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政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耕地保护的意识;构建清晰的耕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管理体制和征地制度:加强立法,犯耕地保护纳入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时期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维持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四条原则,找出了维持提高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土地可持续管理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国家在新时期重要的土地政策,它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工作进程,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当蔚蓝的天空弥漫着烟雾,当清洁的水体变得浑浊,当成片的森林被无情砍伐,当肆虐的沙尘席卷而来,看我们的家园——水土严重流失,耕地日趋减少,资源几近枯竭,物种不断灭绝。这一切都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7.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毕节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本区坡耕地生态退耕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本简要分析了本区耕地后备资源的现状特征,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原则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阶段的探讨,进一步阐明了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特点。文章指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共生,人类顺应自然,人类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共生四个阶段,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大力发展,产生了当今人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六大表现:人口爆炸性增长,耕地与粮食短缺,淡水供应日益紧张,能源与矿产渐趋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森林破坏与失调,同时新技术革命又帮助人们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又体现了新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几大特点。人们通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正确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广东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与预测,计算出保障广东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数量的底线:2005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分别为212.22万hm^2和0.0262hm^2,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为201.45万hm^2和0.0237hm^2。针对目前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实现广东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开发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指出如何开发的两条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桂东县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作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对耕地这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采用动态度、相对变化率等模型计算其数量变化。运用相关性分析耕地面积与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数、城市化率等区域经济驱动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呈高度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人口数高度正相关。针对郴州市经济发展中土地资源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耕地保护利用、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与生态安全协调的土地资源利用体系等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旅游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乡村往往成为城市居民出游的首选地。湖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文章对湖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区域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议,期求对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依据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及方式,结合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音乐教学实习活动,展开对音乐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利用的研究,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湘西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5.
辣椒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后迅速普及开来.湖南作为全国食辣成性最早的省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辣椒文化.文章较为全面地诠释了湖南辣椒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提出湖南辣椒文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时,应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角度,结合区域社会发展要求进行全面考虑,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区域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开发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基础。湖南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面对未来科技竞争的技术创新体系。怎样发挥我省的传媒优势,开发利用我省科技资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科技经济互相促进、互相依靠的现代社会,宣传媒体不应仅仅是新闻传播的工具,也要成为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湖南省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舜皇山蝴蝶资源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适合舜皇山蝴蝶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衡阳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土地利用生态安全问题也日益被重视。文章以衡阳市为研究区域,依据湖南省和衡阳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类。结果表明:耒阳市、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常宁市、衡东县属于第一类,生态安全状况较好;衡山县、蒸湘区、雁峰区、珠晖区、石鼓区为另一类,生态安全状况有待改善;南岳区自成一类,生态安全状况较差。据此提出相应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南的"四化两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中部崛起战略发展的典型。如何借用"四化两型"建设的东风,深化湖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湖南从人口大省转变成人力资源大省,有力支撑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和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笔者认为深刻理解大学精神是湖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想积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理想境界是高等学校依据高等教育法依法办学、政府依据法律实施监管、社会依据法律维护高等教育环境;湖南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当以追求大学精神、依法独立办学、逐步实施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