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批判性思维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讨论式学习中创设能激发质疑的心理环境、设计多样性开放性的问题、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大班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和论证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解释其实也有诸多共同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主要手段是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在论证实践中,论证批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最集中的体现。论证批判的原则包括可攻击性原则、对等原则、逻辑中立性原则和区别原则。批判可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批判有不同的反应。对批判合理的反应可能产生某些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批判性思维的不同解释其实也有诸多共同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主要手段是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在论证实践中,论证批判是批判性思维的最集中的体现。论证批判的原则包括可攻击性原则、对等原则、逻辑中立性原则和区别原则。批判可选择不同的时机。对批判有不同的反应。对批判合理的反应可能产生某些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思维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个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证、评估证据、判断论断的合适性和推导有根据的结论等技能。"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具有开明和公正的心智,会搜寻证据,掌握全面信息,关注他人的观点及其理由,不作超出证据的断言,愿意考虑不同思路并校正观点。批判性思维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澄清意义、收集证据、评估证据、推断结论、考察相关信息和作出综合判断。与对论证的逻辑评判不同,批判性思维超越了单个论证的维度,有创造性成分,包括对证据的批判性评估。应培育批判性思维者所具备的知识、技巧、态度和习性,即让他们能够且善于批判。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可通过学科教学或专门课程教学的方式进行。单独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其课程设计应遵循按具体情境设计教学、阐明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指导框架、培养批判精神、注重深度甚于广度、使用桥接、利用重大时事、使用真实或现实案例、谨慎选择案例、提供有指导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元认知、考虑情境、避免空洞使用专业术语和谨慎设计多选题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赵鹏 《毕节学院学报》2009,27(12):50-53
批判性思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并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过程中,学界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始终没能形成一致的看法.通过考察"批判"和"批判性思维"这两个概念,尝试对批判性思维提出新的界定.批判性思维主要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真实的论证,人们运用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清是非和真伪,有效地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识教育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受到学界的青睐和推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对两者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可以通过外语通识教育来实现的,并论证了在外语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也是国内外在研制核心素养标准的一个重要维度。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创设滋生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情景,训练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培育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特质的心智习性,即将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融入具体的学科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自觉通过质疑、查证和推理考察论证的合理性从而决定信什么和做什么的思维。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非常看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渗透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有意识地让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8,(80):3-4
现代批判性思维运动之父爱德华·格拉泽从三个方面即态度、知识和技能界定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批判性思维的当代共识奠定了基础。基于这一概念框架下开发的"沃森-格拉泽批判性思维评价"是全球历史悠久、最为广泛使用的批判性思维评价工具。该测试工具的模型由五种基本批判性思维能力构成,最终简化为三元素模型——辨识假设、评估论证和推出结论(子测试是推断、解释和演绎),简称RED模型。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和人格品德的组合,其对未来的价值已达成全球共识。北京市八一学校立足本鹇实际,着手开发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课程,并进行校本化实施,以切实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发现: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论证;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专门教授,需要品格和能力双管齐下,需要恰当的素材进行辅助。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实施效果,未来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的逻辑结构,在课程实施中兼顾使用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同时进一步提高课程评价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和注重批判性思维,但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实验论证还很欠缺,多项实验的进行、对应的监测工具的产生都促进了人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质疑与反驳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倾向,这种质疑与反驳是在公正性、开放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之内运行的.我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深度分析、合理论证与建构发展等方面,这与我们的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批判性思维的推广,面临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在于理性精神与务实态度的欠缺.  相似文献   

13.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文对美国K-12《国家共同英语标准》构件之一的K《文学阅读标准》和30册霍顿米夫林学前点读读本中所涵盖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策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美国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从幼儿抓起,通过阅读与提问接触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批判性思维精神,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了解和研究美国学前阅读教育的特征,对把握我国学前阅读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一、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态度释读从根本上说,批判性思维是把一切置于理性范畴内加以检省和批判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理解、质疑、逻辑地考察论据和论证的合理性,借以决定应当相信什么或不相信什么的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在准备做出或者接受一个结  相似文献   

15.
批判性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批判性思维开展论证式习题教学,让学生经历“初步理解—思考提问—探索求证—提升创新”的质疑论证过程,探索“模型建构合理性”和“物理结论准确性”,发展学生的分析理解、建构模型、质疑探究、推理论证、反思评估等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专家思维。这样的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素养教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学为基础,对做出的判断和论证不断地进行提问、推理、分析、解释和综合性评价的认知能力。本文以一篇网文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地评估。  相似文献   

17.
批判性思维是法律职业所必需的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职业教育中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法律职业的独立性、主动性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法律职业论证能力;应当把批评性思维训练纳入到法律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并且探索适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并没有提高。在现行教育制度、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缺乏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此,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本质出发,重新界定了批判性思维涵义及构成,并对批判性思维的具体过程和外显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技术支持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一般模型,将批判性思维培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发现问题(或产生观点)阶段、收集处理信息阶段和问题解决(或观点论证)阶段。该模型的构建为技术支持下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能力是数学新课改的主题思想.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对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推促效用.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深入探析理解思维批判性的内涵,在教学中注意鼓励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有效的“批判质疑”方法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