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兄弟斗诗     
总有一些事特别适合在夏天做,比如毕业。炎热的阳光伴着凉爽的风,似乎总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多么适合伤感的季节。想着想着,又让人重新怀念起这座盛开在记忆彼岸的校园。  相似文献   

2.
    
男人常做那个梦。树在微风中抖擞着肩膀,让洒在它身上的阳光溅落一地。那个世界只有快乐和仿佛浸泡在阳光中的温暖与安定。树永远是作为一种坚实的背景出现的,只要能让人安心的画面,树一定在其中。那个时候男人还是一个男孩。树微笑地看着他和浩子在自己身边嬉戏,吃着自己的果子,坐在自己身上聊天。  相似文献   

3.
阳光温暖得让人有些沉醉。故事的开始似乎总是这样一个浪漫的午后,有某些事物在继续奔跑,延伸。带走一些忧伤,似乎也带来一些快乐。一体育课上绕着操场一圈圈地跑着,豆子从后面跑上来,拉着我的手径直从操场中间穿过,坐在一个完全暴露在阳光下的斜坡上,因为豆子说她冷得快见马克思了。于是我们坐在水泥地上,也没有想  相似文献   

4.
悦纳的力量     
孩子应该昂着头走在阳光下,更要挺起脊梁做人。是什么使一些孩子滑向了自卑的边缘?每个自卑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倾听。  相似文献   

5.
彤彤妈 《母婴世界》2014,(9):135-137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Super man。他也许是严厉的,也许是温柔的;也许是沉默寡言的,也许是阳光帅气的。但,不管他是怎么样的,当他面对他爱着的妻子儿女时,他的心里一定是暖暖的一片。今天,让我们来听听,彤妈和彤彤的Super man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雪人     
《家庭教育》2006,(12X):32-32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虽然整个故事并没有一个字,而只有一些用彩色铅笔勾勒的图画。曾经有人追问过作雷蒙,为什么《雪人》没有一个宇?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但尽管不着一字,我们还是从彩画中读出了一个温馨的故事:男孩堆的雪人梦幻般地活了。他被小男孩邀请到家里。雪人对一切都觉得新奇。他戴上小男孩妈妈的草帽……第二天早上,男孩起床醒来,发现阳光照射进了房间,他飞奔向家门外,看到的却只是融化的雪人,只留下那顶帽子……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堆起雪人,雪人却化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景似曾相识。但每个人读到。却会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或是富别。或是梦幻。也或是温暖……  相似文献   

7.
辜鸿铭,是晚清时期的奇才怪人。他极幽默,常用故事嘲讽社会。当时,许多人面对西方的东西,机械照搬,照猫画虎,他就讲了一个故事来讽刺这些人——嘉庆年间,有一位西洋人衣服破了,只好找一个中国裁缝,问他能不能做西服?裁缝说:“只要有样式,就可以做。”于是,西洋人就拿套西服来,让他  相似文献   

8.
读者朋友,首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住在农村的老夫妻非常恩爱。家里的一些力气活都是丈夫抢着干,而妻子也从来不让丈夫插手做饭这类的事。妻子突然病故之后丈夫也自杀了。说起老人自杀的原因,村里的人说由于老人从来没有做过饭,妻子去世之后老人的生活无法自理,他的生活一团糟。有时好心人会帮他做顿饭,但是这终究不是长久的办法。老人在无法解脱对妻子的思念与生活无着落的痛苦中用自杀解决了问题。 这个发生在成人中的故事看似与教育无关,但是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最初的反映,就是把它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行为重叠在了一起。故事中妻子的爱使丈夫失  相似文献   

9.
惊喜     
康威老先生叫我去他那里一趟,他是我们家的邻居。他年事已高,我猜想他叫我去无非是为一些家务杂事,就像以前我妈妈叫我去做的一样,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相似文献   

10.
人怎么才能听懂大象说话呢?卖着糖果怎么会变成"糖果小达人"?看看下面的故事就知道啦!这一期,我采访到了几位"环球小明星",他们或者通过努力实现了梦想,或者做了一些让人感动的事……他们能做到的事,相信你也能做到。英国男孩汤米,是一名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一个人挣钱养家,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这让他很心疼。汤米不想妈妈那么辛苦,他已经15岁了,作为一个男子汉,应该自己挣学费才是。后来他决定,干脆卖糖果,就在学校附近卖。他把平时攒的零花钱拿出来,到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1.
音乐心情     
在电话的另一头,舟放着一着歌“爱上你没有让谁知/仿如文艺故事”,说这是一个曾喜欢过他的女孩让他听的,叫《没有人知的故事》那时的我对“感情”这东西没一点兴趣。可舟后面说的话却着实让我吓了  相似文献   

12.
10多年前的一天,他来到新东方学习英语,萌发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梦想:在这里当一名老师。他没有大学文凭,英语底子更是薄弱,初中时还有过考了4分的历史。毕业后,他千方百计地留在了新东方,但做的都是一些诸如扫地、倒垃圾之类的杂事。他小心谨  相似文献   

13.
放学铃响过很久,刘一龙才磨磨蹭蹭地走出教室。他睡着了,梦见自己正坐在电脑前,玩着喜欢的游戏。虽然那都是以前玩过的,但能在梦中和它们相逢,还是让人感到高兴。阳光很好,没有风,那暖暖的感  相似文献   

14.
放学铃响过很久,刘一龙才磨磨蹭蹭地走出教室。他睡着了,梦见自己正坐在电脑前,玩着喜欢的游戏。虽然那都是以前玩过的,但能在梦中和它们相逢,还是让人感到高兴。阳光很好,没有风,那暖暖的感觉仿佛是一  相似文献   

15.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讲过一个禅宗里的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及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让人看他的大拇指。久之,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就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手指。小和尚哭着跑  相似文献   

16.
[作家连线] 他叫梅子涵.在大学校园里,他是梅教授;在儿童文学的路上,他是著名作家;在爱他的孩子那儿,他是子涵伯伯、子涵叔叔、子涵哥哥,不过总有一天,他一定就成为真正的子涵爷爷了.他是一个在黄昏时来到孩子窗边的点灯人,用文学点亮灯柱,于是窗外的路上亮了,孩子和父母的生活里有文学了.他讲着经典,讲着优秀,讲着文学里的高度,他还讲着童年、讲着长大、讲着做一个像样的人,讲着的时候,很多的人欢喜了,又落泪了,他也落泪了.他喜欢,大家称他是一个诗意的演说家,他像那个花婆婆一样,为世界做着"第三件事".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走在路上><双人茶座>,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等.其中<女儿的故事>获全国儿童文学奖,<李拉尔故事系列>获北京优秀儿童读物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祈祷之手     
烟寒  采薇 《当代电大》2006,(5):14-15
公元15世纪的时候,在德国纽伦堡附近的一个很小的村子里,住着一户有着18个孩子的家庭。18个孩子!哦,要知道这该是一个多么大的家庭啊!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每天为了这一大家子人的一日三餐忙得焦头烂额。他是一个金饰匠,每天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还尽可能地帮左邻右舍做些杂事,以获得一些报酬,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要超过18小时。  相似文献   

18.
红色运动衫     
康威老先生叫我去他那里一趟,他是我们家的邻居。他年事已高,而我猜想他叫我去无非是为一些家务杂事,就像以前我妈妈叫我去做的一样,因为我已长大了。我到他家后,老先生叫我把他的一双旧鞋送到城里吉特勒先生的鞋店修理一下。就在我等着他把鞋脱下来时,一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一些小学中,盛行阳光教育法。阳光教育法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东西,它只是让小学生裸着上学,听课到游戏。在这样的学校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只穿着一个小裤权在课堂上或在校园里跑来跑去。夏天里这样做也许还不稀奇,但一直到深秋,孩子们也还光着小身子,就有点让人心焦了。  相似文献   

20.
曾经看过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友谊里,是需要有人做牛皮糖的。她为自己总是那块主动去粘朋友的牛皮糖而无奈。可是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则为自己被牛皮糖粘得心烦。———题记朗朗走进我的咨询室时没有笑,但仍使人感觉他的脸上洒满了阳光。听他描述烦恼,看他有些夸张的动作配着几许无奈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朗朗是去年九月刚入学的新生,由于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人缘自然好。可才过了一个半月,人际关系上便出问题了。当然不会是因为被人讨厌或排斥,问题恰恰在于有人太喜欢他了,而这个喜欢他的人,也是个男生。这个喜欢朗朗的男生叫德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