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梅 《新疆教育》2012,(2):128-12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学校体育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动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评价体系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上述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地区和学校三个层面积极推进,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建立上述三个评价体系方面有很大的空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3.
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新一轮课程评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二是教师发展评价,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三是课程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为此,它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和“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而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发挥新课程评价多种功能的教学实践平台,而且是建立三个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当前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先进的评价思想,而且主要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大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推进正如火如荼,但就“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改革目标而言,传统的标准化测验方式,并不能解决评价方法这一“瓶颈”问题的制约。因为该方式在课  相似文献   

8.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和先进的评价思想,它主要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不足与局限,因此,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对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李雄 《云南教育》2008,(4):13-14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考试是整个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具有导向、调控和评价功能,因此,中考地理命题应思考如下问题,才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发挥其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陆益雯 《考试周刊》2010,(49):58-5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难点。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政策制度上进行研究,更应该从实践上进行探索。为此,本期刊发了一组浙江省的老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为确立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等进行的探索与研究,试图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为大家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改革的要求。由于我国原有的课程评价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而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促进功能,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纲要》特别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一、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目标评价的目标是实施评价的前提,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该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目标,从学生、教师和课程内容这三方面出发,与  相似文献   

14.
孙伟 《辽宁教育》2013,(9X):49-50
<正>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信息技术课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  相似文献   

16.
评价改革是新课程实验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新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教育评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我的一年级》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钢结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钢结构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钢结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分别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群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尝试,以期建立起理论教学和工程应用深度融合的"钢结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随着课程改革的起步与深入,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特别是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摆在每一位实验老师面前的必备课题。  相似文献   

19.
姚继荣 《快乐阅读》2012,(34):54-5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建立村级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这既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对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国际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的教育评价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学生评价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课程改革呼唤新评价理念指引下的新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而在发展性评价中有一个小环节,它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那就是评语评价。  相似文献   

20.
许锦 《科学教育》2005,11(6):33-3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同时,又要求建立三个评价体系,即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程倡导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形成性评价方法,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