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主流报纸(大报)属高端媒体和文化及发展的重要资源,它是文化大繁荣的支柱与拉手;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提升与大报的科普质量、文化品质有内在的关联。大报须全方位地"绿色",其科普水平、文化质量理当全面地达标。总编辑等报人当不忘初心,应倾力地"保养"本报,要在以对读者、对文化负责的精神,认真地编辑、出版大报。  相似文献   

2.
主流报纸(大报)是顶级传媒和优质阅读文本,它是传送科学文化和当代文明的高平台和主渠道。大报是优秀的公共文化产品和科普主力,它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价值颇大。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能力,推进"五大发展"需要科普、科学文化,用优质科普涵养读者,让更多的国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乃报人的使命与职责。大报科普的数量、质量要与社会进步及需求匹配,它的科普品质当保持、升级;提高大报科普水平,端在完善其细节、提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大报是权威、可信的媒体,它文化信息多,是有价值阅读的文本。推进文化建设、繁盛和提高人民素养,大报报社是重镇,大报是支点与主力。大报是公共文化资源,是文化的一角和文化"存照"。因此,其文字、细节的质量不可小觑。大报的文字、细节合范、"美丽"乃保持、实现大报价值的前提与内需。时下,大报的文字不能随意、"任性",应中规中矩;大报的细节当天天做好,报人、报社要以高文化品质的报纸为读者服务,并显示大报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大报是官媒,是权威媒介,在文化大发展与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进程中,大报的积极功能不能低估。办好大报、保证大报文化品质,是发展文化、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保持大报文化水平,又是推进国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与保障。保证大报的"文化成色"和总体水平,当是报社及报人要认真对待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著名大报属知识读物和重要的纸面文化,它是文化的体现;大报是国民"亲文化平台",是获得有质量、有价值信息的孔道。推进文化大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需要大报及其正能量,资深大报理当保持高文化品质,其各种信息都不能粗糙。大报科普、文章等常有差池,会降低其影响力,也将失去读者。誉满中外的大报,必须完善细节、有"文化",要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6.
大报(受众多的综合性日报)在文化产业中仍占主要份额,她对社会的文化积累贡献度较大,是文化及产业的领军者和主板块。大报形象高大,是具有“优质、高贵的血统”的传统媒体,文化建设、发展和打造活力中国、美丽中国,大报是要塞、是主力。大报的能量颇大,其信息败笔必须少、质量不能失信,尤其是科普质量。立足于发展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和报纸发展,大报都要精致、有质量,应是规范、优雅的文本,她不能粗制,不能有落败之迹。  相似文献   

7.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美国两大主流报纸,他们有关中国军事的报道尤其是涉及近几年中国海军发展的报道能切实准确地反映出美国政府对华军事政策的变化。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会受到美国一贯的文化霸权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话语的背后总是暗含美国政府的政治利益、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美国涉华军事新闻报道进行更深层次的语篇分析会揭示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8.
电子媒体时代,老牌大报的地位及影响力受到挤压、冲击,但它的信度与作用力犹存,传播文化和文化建设与发展都不能轻视、低估了它。大报,是文化符号,它要做好、必须坚持文化品位;大报的科普必须准确、科学。质量,是大报的形象与名片,大报不能忽略细腻、准确的价值,当注意保证、彰显自己的高品质。  相似文献   

9.
主流报纸是报界和媒体“大腕”,它是有价值的阅读文本和重要的信源与文化档案,其文化质量、水平要与文化大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称、相配、相呼应.文化建设、昌盛,大报是要津与“主场”,它是重要的文化商品,也是文化及发展的留痕之地.大报必须办好,它的文章等字词句和语法、修辞、逻辑等均需无误、少误;大报当天天为读者提供规范、准确的信息.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之势下,大报的发展重在做强,而非做大,大报细节及其文化品质理应完美、优佳.  相似文献   

10.
《音乐生活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办的一份全国性文化娱乐性报纸。《音乐生活报》展现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和娱乐生活,集权威性、新闻性、知识性、服务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度,学界时于报纸新闻时评的研究较前有了一定的变化,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报纸新闻时评的内涵及文体写作研究、报纸新闻时评的特色研究、报纸新闻时评专栏与时评版研究、报纸新闻时评生存与发展态势研究、报纸新闻时评的责任与功能研究等几个主题,深度与广度有所强化.但是,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系统性与连续性,缺乏稳定、高质量的研究队伍等.因此,如何强化报纸新闻时评研究,提高研究的质量是摆在学界与业界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流媒体没有“终身制”。党报不因其先天主流性而成为主流媒体,但是党报又具有成为主流媒体的传统优势条件。党报的主流媒体定位应当是办成高质量大众报纸,而不能一味将眼光瞄向所谓高端读者群体。  相似文献   

13.
The study's purpose wa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s presented by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local socioscientific issues (SSIs). The participants, 36 seventh-grade students from state school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learning groups—outdoor group, newspaper group, and presentation group. Five local environment-related SSIs were selected: an artificial lake, chicken coops, leather tanneries, base station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plants (HPPs). Different data sources were provided to each group pertaining to their SSIs. The outdoor group learned through field trips, the newspaper group acquired information through newspapers, and the presentation group learned via presentations. Each group gathered data from their unique learning sources, which then formed the basis of their arguments. After a pilot study, each group experienced the same argumentation practice within smaller groups. The recorded discussions were transcribed, and the qualities of 582 argumentation episodes chronicled over a period of 10 weeks were evaluated using an analytical assessment tool. It emerged that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s of each group varied by the data sources and the contexts of the SSIs. While the newspaper group displayed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4 out of 5 issues, the outdoor group had the lowest performance overall. In terms of generating high-quality argumentations about the artificial lake, chicken coops, and base stations, the newspaper group ranked top, followed by the presentation group, and then the outdoor group. HPPs proved to be the most challenging context for students across all groups. The study sums up with discussion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quality of argumentations of the various group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s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媒介生态,"媒介融合"应运而生,传统意义的新闻生产从采集、制作、发布等传播流程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嬗变。传统媒介尤其是传统报业固有的运营模式遭受巨大冲击。在多元媒介的交叉融合中如何适应新形势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准确的新闻传播教育定位以及合理的发展规划,调整结构,保证质量,为新闻传播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社会媒体培养高质量的传媒人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无论是报业实践还是报业理论,他都起到了“裂山泽以辟新局”的作用。在他传奇的报业生涯中显示的百折不挠的热情、忧国忧民的报人情怀,在他先进的报业思想中显示的敏锐和智慧以及卓尔不群的精神都展现了一代探索者的才华和风范,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应该说梁启超为繁荣近代报业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生态足迹的研究模型和方法,计算了福建省报纸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999年报纸生态足迹为763.63hm^2,2008年报纸生态足迹为3434.42hm^2,10年间报纸生态足迹涨了349.75%,其中森林生态足迹的涨幅较大,此外,一张报纸大约占据0.0077m^2的生态足迹,这充分看出报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寻找报纸低碳消费的今天,在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的功能与内容、状态、方式的延伸,报纸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可读性强之特质,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被称为“报纸中的期刊”、“报纸的魂灵”。时代不断进步,文艺副刊与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多元化状态,报纸文艺副刊应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提高副刊的有用性,“留客”不走,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中共从创办了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向导》至今,党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十年动乱、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摇旗呐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擂响战鼓,为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指明方向.推进党报体制创新,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党报体制的特征,不断深化党管媒体内涵,形成有利于激发媒体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环境,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雄厚的执政资源服务.新时期新阶段,党报将呈现出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高端主流大报的领导地位确立、“数字报业”战略改变传统报业形态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报纸、网络版报纸和手机报三者的出版传播模式、读者阅读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知:网络版报纸和手机报的出版环节在减少,传播的效果在增加,越来越方便人们的阅读,但网络版报纸前期投入巨大,手机报盈利能力差。三者之间可以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1+1+13"的组合效果。传统纸媒不但不会消亡,而且还会与新兴媒体携手并肩,迈向辉煌。  相似文献   

20.
长沙报业竞争与发展策略生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报业生态系统正处于失衡的边缘。报纸生态位趋同严重,报业生态结构似稳定非稳定,报业生态场遭受电视生态场的严重挤压。报业竞争应该调整发展策略,只有在同位竞争中发展优势,在错位竞争中完善结构,在互动竞争中谋求共赢,报业生态才能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