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澳大利亚的历史并不悠久,但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澳大利亚最早是英国的殖民地,直至20世纪初才完全脱离英国而独立。因此,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打上了浓厚的英国色彩,在教育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方面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对澳大利亚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英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学术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后起之秀。它的衰落既有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动因,亦有阻碍其自身发展的客观因素,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如此,英国“新左派”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身的特色和成就推动着英国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进程,给英国学术文化与社会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成为了英国少数族群教育政策的主流思想。英国少数族群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多元文化教育解读为单纯地提升少数族群儿童的教育成绩,20世纪80年代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强调消除种族主义,20世纪90年代多元文化教育关注深层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认同的研究,进入21世纪,随着英国多起骚乱的发生,英国政府宣告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失败,转而提倡国民教育、国家认同和英国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露辛达·布雷福特》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马丁·博伊德的代表作,小说于1946年出版后,好评如潮,盛誉迭至。英国评论家称之为20世纪三部巨著之一,《星期日泰晤士报》认为作者博伊德是“更为优雅的高尔斯华绥”。刚刚染上英国文化印记时期的澳大利亚是一个英语和土著语的“混语国家”,文化的杂合性注定了这个大洋洲国家居民的生存尴尬。同样,如果澳大利亚人来到它们的文化和语言的“宗主国”英国,也会发生生存的尴尬。小说女主人公露辛达正是这样一位与尴尬为伴的尴尬人。  相似文献   

5.
<正>一、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课程的文化背景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自17世纪英国移民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后有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140多个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亚谋生和发展。多民族、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社会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澳大利亚移民历史的转折点,二战后由于英国移民的减少,澳大利亚政府从现实利益出发,开始逐渐接纳世界各地移民,并推行了各民族平等的多元文化政策,这场大规模移民虽然使澳大利亚人口组成更加复杂化,但它加强了澳大利亚的国防力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澳洲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先后启动了后新公共管理改革。这轮改革遵循着一个前提、一条途径和三重保障的行动逻辑。它在理性认同新公共管理效率价值观的同时,更加重视政府的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力求民主与效率相互共融;主张通过强化跨部门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与品质;并通过适度中央集权、信息技术再造、重塑行政文化等三重保障来达到合作目的。  相似文献   

8.
价值教育是国际教育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西方诸国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倡导并实施多年。在我国,实施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并不同于西方,除了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引起的价值冲突与碰撞外,还有我国当前特殊的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学者们之所以倡导在我国进行价值教育的研究与操作,是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9.
19世纪20—30年代,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土著人遭到英国殖民者的血腥杀戮,被称为塔斯马尼亚的"黑色战争",是英国殖民澳大利亚早期采取极端种族主义土著政策的例证和缩影。然而,对于土著遭到残酷迫害的历史事实,英国殖民地政府却长期持否定和回避态度。自19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围绕"黑色战争"是否存在种族屠杀的确凿证据等问题,澳大利亚主流社会展开持续不断的激烈争论。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史学界出现以曼宁·克拉克和杰弗里·布莱尼为代表的两个观点针锋相对的阵营,分别被称为"黑臂章"与"白眼罩"。澳大利亚殖民历史认知的混乱对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身份认同有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兹奖学金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学术交流计划之一。它的设立目标及执行方针均是由塞西尔·罗兹在遗嘱中详细规定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罗兹的帝国主义烙印。它与政治的联系十分密切,是英国扩大自身影响的文化工具;同时,也为国际学术、文化及人员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在许多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和美国等国为例,英国学费政策实施时间虽短但处于不断调整之中;澳大利亚毕业后付费政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爱尔兰反其道而行之,取消学费效果最终如何?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潮流,学费不断上涨结果如何?是什么因素影响学费政策的变化?这些国家学费政策变化最终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2.
帕特·巴克的小说《联合街》深深植根于工人阶级文化,描写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女性的贫困生活,遭受的性别歧视和阶级压迫,歌颂了她们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人格,反映了她们对性别歧视和阶级压迫的反抗,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主义以及后工业时代对英国传统工业造成的冲击。小说堪称表征20世纪80年代英国工人阶级女性生活的经典。  相似文献   

13.
简析澳大利亚中小学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原是英国殖民地 ,其早期教育体制几乎就是英国的翻版。二战前 ,其小学科学教育局限于自然课 ,中学科学教育也不过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几门传统学科的分科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传统科学领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和空间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一系列边缘学科的出现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澳大利亚改革教育体制 ,科学教育获得迅速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更成为中小学核心课程之一。本文简要分析澳大利亚中小学科学教育状况 ,以期对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英语是英语语言当中的一种变体形式.它与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等其他变体英语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毫无疑问这些独具特色的差异都归因于澳大利亚丰富的多元文化的影响.本文将从土著文化,早期移民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等四方面入手,分析澳大利亚英语变体的主要特征.本文作者旨在通过分析研究,促进人们对澳大利亚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们提起英国的时候,人们都会说它是世界上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是什么使英国最早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使它在16世纪到20世纪初,逐步地称霸于世界,并在20世纪初,建立了地跨五大洲、从棕榈之乡直到松柏之国的“日不落”殖民大帝国呢?与此相对照,每当我们提起日本的时候,人们会这样讲,日本是世界上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和美国类似,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同时,澳大利亚又是英联邦国家之一,政治、法律、文化体系继承了英国传统.因此,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既不同于美国的多元教育,又不像英国的传统教育,她有着自己的特色.澳大利亚和中国一样,小学和初中属于义务教育.在过去的十几年,澳大利亚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的缘起与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政策,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由于它的成功,很快盛行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民族国家,并作为一种学术文化于20世纪80年代由阮西湖先生传入中国。多元文化与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全球经济、文化的紧密联为一体,互联网的出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四要素终究会变得模糊,将来的社会,以“多元文化”取代“多民族文化”似乎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中的后起之秀,但却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国家。综观澳大利亚一个半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有许多可供我国学习和借鉴之处。一、主要特征随着1788年1月英国在澳大利亚建设第一个殖民城市悉尼开始,澳大利亚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逐渐开始移植英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比如说,作为澳大利亚第一所高等学校、创建于1850年的私立悉尼学院(位于新  相似文献   

19.
析澳大利亚高校课程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5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周刊》推出世界大学200强排名榜,澳大利亚有14 所大学榜上有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澳大学在国际化标准方面得分较高。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其中课程国际化开展得较早,发展得也较好。1990年4月,澳大利亚共有  相似文献   

20.
议会改革是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体现,它发端于18世纪,延伸到20世纪.其中19世纪三次大的议会改革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反映了英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征.适时而变,和平渐进的模式,这是英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