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数学创新能力是进行数学创新活动,获得创造性成果(例如,发现、发明新数学规律和新的数学知识经验、发明新的数学方法或者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等等)的能力,是一般创新能力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结合近年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略述管见,以求教方家。 一、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个性品质、爱好、情感、价值观、意志、动机和态度等。现代数学教育把智力因素看成学生…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个性品质,一般是指动机、态度、情感、兴趣、学风、习惯、意志、毅力、气质、意识等,属于非智力因素.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现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谈谈个人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张风英 《现代教育》2011,(Z2):104-104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体育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但需要在正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良好的教学成绩是多种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它们都直接参与认知活动。其中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等是认知活动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习惯等,则起动力和调节等作用。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智力是不差的,是能胜任学习任务的。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何以优劣悬殊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就成为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呢?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认为:认知领域就是智力活动因素;情感领域就是非智力活动因素。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而且要重视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意识、兴趣、动机)。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四化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资料表明: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较小,也就是说,学习成绩优异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因素相差不大。而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  相似文献   

6.
学习的成功,取决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等。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如能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  相似文献   

7.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对智力起维持调节的作用,因此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调动学生积极的内驱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发展高中学生的年龄大约15—18岁,这一时期正是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叫青年初期。这时,他们逐步趋于成熟,准备独立地走向社会。他们的认识水平已接近成人,感知方面更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全面性和深刻性,逻辑思维有了  相似文献   

8.
胡天清 《新疆教育》2013,(9):175-176
充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业高中数学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在数学的学习中,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这些非智力因素一定会影响智力因素中感知、记忆、思维等等的发展。对于职高学生而言,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动机、信心、毅力等等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中学生的个性品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学生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对智力起维护与调节的作用。故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以此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调动学生积极的内驱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学习心理的一种分析,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如个人个性心理中的动机、兴趣、习惯等意向因素。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有两类活动形态贯彻始终;一是智力因素启《动认知活动;二是非智力因素激发认知动力的作用。因此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其他条件等同的前提下,A=F(I N),其中A代表成功,F代表关系函数,I代表智力因素,N代表非智力因素。从这个公式中不难看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教学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初中政治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语言学习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所谓非智力因素,指的是一个人智力因素以外的诸多因素,包括他的一切心理活动,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后进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学习不良,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不良造成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排除不良的情绪、塑造良好个性等方面,对后进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3.
郁红 《课外阅读》2010,(10):63-64
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联系课堂,我们单从非智力因素中对学习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说起,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一旦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教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质量,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制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开发学生潜能,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要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直接动机”,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记忆,使繁重的学习变为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为数众多的家长对孩子智能的开发、技能的训练上比较重视,而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却很少加以注意。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即,那些伴随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因素,如,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及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个性因素,诸如兴趣、需要、动机、信念、气质和性格特征等等.据教师们反映,由于有些家庭不注意对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一些学生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学习活动不仅含有认识过程,也含有个性的意识倾向性。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心理因素;而个性的意识倾向性,则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 D、韦克斯勒在1850年提出的。基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高等教育中应适当强调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教学过程是信息交换过程,同时也是审美教育过程。科学理论愈抽象,愈应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感。本世纪六十年代席卷全球的“新数”运动,其目的之一就是纠正视教学为畏途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激发其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教育战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智、个性等等,现代教学论提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下取得的。教学中若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就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面对21世纪的人才竞争,每一个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六大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每个学生来说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表现于:智力的差异;能力的差异;学习速度和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经验的差异等等。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个性差异的教育对象,即一个班里的几十名学生就有几十种独一无二的个性。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另一类是态度、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这两方面因素相对稳定以后就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从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来看,他们的兴趣、动机、意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于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质量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这些都属于情感领域。因此,在教学中只有重视和关注情感领域,才能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化学创造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 ,获得创造性成果 (例如发现、发明新的化学事物和新的化学知识经验、发明新的化学方法或者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化学问题等等 )的能力 ,是一般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包括 :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性格、意志、动机等。1 .激发兴趣心理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有兴趣时 ,大脑中有关学习神经的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而无关的则处于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