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作秀”     
陈力丹 《新闻界》2007,(3):12-13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5年发生在合肥街头的七起"作秀式求捐"事件为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当事人本身及新闻媒体将事件发展为舆论热点的过程,并对这种运作过程背后的媒体动员行为进行分析,对媒体现行的职业素养、传播伦理进行考量,以期为媒介新闻生产、舆论建构、社会动员和救助体系的联动寻找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他热衷上杂志封面,从今年年初的垒“人民币墙”到“巴比晚宴”的裸捐,种种行为被人解读为作秀,但他认为,自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带动中国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4.
一个为唤起对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关注的"冰桶挑战"在席卷美国后"浇入"中国,迅速流行起来似乎不过几天的事,但也就这么短短几天工夫,这个据说原本被赋予"爱心慈善接力"的活动,在中国网络上已迅速由关注热点,蜕变为令许多人反感甚至高呼"再不要看到相关消息"的作秀。  相似文献   

5.
7月13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其母过90大寿。周其凤跪在90岁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的一组图片稍后在网络流传。北大校长这一跪,引发公众包括很多名人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称其"大孝";有人却说"长跪不如常探",校长有时间写口水歌,为啥没时间陪母亲?甚至有人直接质疑校长是在借老母亲进行表演和炒作,这一跪是作秀。什么都可以作秀,唯独孝心不能。  相似文献   

6.
7月20日,网友"沙澧剑客"发帖爆料:漯河市长祁金立骑自行车调研当地背街小巷改造及城中村建设情况,并帮助市民解决相关问题.该帖引起众多网友跟帖讨论,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是不是在作秀?  相似文献   

7.
《新闻世界》2008,(2):49-49
一名38岁的男子在西安街头,头裹“卖身”布条,胸挂“为民工等人维权”招牌,称其要“卖”掉自己20年的光阴,然后把所得的工资作为为农民工维权的经费。当被问及妻子和孩子怎么办时,他表示妻子也有能力赚钱。这引得不少市民围观,有人称赞这是义举,有人怀疑这是“作秀”或为自己在找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募捐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9.
李佳  王媛  陈曦 《新闻天地》2010,(5):68-70
变质的相亲?速配还是作秀?请托儿演戏? 美女、金钱、毒舌、两性等社会话题贯穿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一时间,一档情感交友栏目一下跃身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  相似文献   

10.
"背妻男"事件回顾 汶川大地震期间,一张<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新闻照片,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被国内众多媒体称为"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并被广为传播,四川农民吴加芳开始为世人所知.然而,在那场大地震发生半年之后,他与一名认识仅9天的成都姑娘重新走进婚姻殿堂.他的再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祝福,有人质疑,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也从一名深情的丈夫变成了喜欢作秀的伪君子,"背妻男"变成了"背弃男".  相似文献   

11.
王平 《今传媒》2005,(12S):85-91
在国人欢庆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懂憬它重振光辉梦想时,却迎来了有史以来作秀最荒唐、“电影味”最淡的一届电影节。 商业与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结合被操作手法分离,又无可奈何地被搅到一起。对承办方来说,远不是对一个文化品牌发展的贡献,而金鸡百花电影节本身也在影人和大众的落寞中逐渐清晰其远去的背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媒介技术正逐步侵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媒介内容的空间概念淡化、时间概念增强.在新闻评论表达领域,党媒的评论选题和立意开始由传统单一的"公共领域"迈向"公共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并存,同时开始规划"时间",占领用户的"睡前"时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兼顾"新"与"深"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以日报的组合报道方式,为我们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的网络视景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界对网络"公共领域"命题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博客、网络论坛和网络时评等视阈内,且嘉许有余,反思不足.在用"公共领域"概念的传统核心价值范式检视当下中国网络媒体基本状貌之后,本文认为,所谓的网络"公共领域"既不是哈贝马斯理想中的公共领域,也不是他所批判的伪公共领域,而是一种"半公共领域"形态,其现实境况与理性公共领域之诉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在"躲猫猫"事件中,网民的巨大力量得以再次彰显.网络所承载的民意日益受到政府的关注,成为调节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躲猫猫"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公共领域的网络化表现,详细阐述了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也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传媒对这一群体的"弱视".本文指出了弱势群体在传媒领域中弱势地位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传媒"弱视"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认为传媒关注弱势群体对促进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媒介在推动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姝杰 《视听》2022,(3):49-51
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后人类"时代的隐喻从科幻电影走向现实生活.技术作为"义肢"不断延伸人的各种能力,在媒介领域成果显著.但是,数字技术在广泛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时,也使人发生了"新异化".技术背后潜藏的风险逐渐让个体卷入数字档案、数字劳工、数字同温层的漩涡,还加剧了社会的数字鸿沟问题.在新型人机关系下,风险博弈仍是一场严...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传媒领域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中,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领域,突出"以人为本",尤其重要.社会不断进步,人类文明不断更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单位需要出品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方针,才能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巩固行业地位,协调发展.本文将探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关系,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室",其实是从"工作室"的概念嫁接和延伸过来的.而"工作室"则是流行于IT、广告人、制片人、作家、画家等领域的时尚称谓.在那片热土上,琳琅满目的工作室简直和TAXI一样多.  相似文献   

20.
以"大飞机项目"中的知识管理为目标,针对项目中的知识组织体系与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基于领域知识本体为核心的"大飞机项目"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在研究现有领域本体构建理论及我国"大飞机项目"知识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飞机领域知识本体的构建方法;利用Protege工具构建大飞机领域知识本体,为大飞机知识管理系统提供OWL知识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