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论文重点选取李清照后期最具代表性的菊花、梅花,分两大部分别类分析,并结合李清照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象征文化和西方美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李清照后期咏花词的独到之处,说明了为什么李清照后期笔下所咏之花多咏淡雅高洁坚贞不屈的菊梅。对菊花、梅花的歌咏分别暗含了李清照后期生活的际遇,菊梅的凌霜傲雪,突出她南渡以后刚直不阿乱世挺拔的性格。最后从表现内容及艺术手法上总论李清照后期的咏花词,肯定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独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前人论及李清照作品大多以其词作为主进行论述,少有论及其诗者,而对李清照诗歌创作的全面了解,对整体把握清照的思想和创作主张又有着甚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李清照的诗歌创作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被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作词风格早期为绚丽婉转,中后期为沉郁凄凉,给读者巨大的共鸣。本文基于李清照诗词意境美、语言美、婉约关的角度探索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和成因,希望进一步深化对李清照诗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5.
南渡前安定幸福的婚姻生活与南渡后失去丈夫的孤苦无依生活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使李清照渴望再度获得家庭的温暖与温馨,渴望再次得到异性的抚爱与抚慰,渴望自己的晚年不是在寂苦无聊中煎熬过去。大约在绍兴二年(1132)五六月之间,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无论再嫁的对象是否合适,再嫁的结局如何,李清照的作为都是一位正常女性的正常追求。放到理学渐渐占据思想领域统治地位、对妇女的管束和压制越来越严厉的时代,李清照再嫁的行为,显示了其个性之独立。明清以来,李清照的崇拜者为其“辩诬”,否认李清照再嫁的事实,所列举的理由,都是一相情愿的推断之辞,只能视作后人热爱李清照感情的泛滥,而不是历史或学术研究,不足为凭。关于李清照再嫁以至离异一事,宋人众口一词,没有任何不同说法。李清照再嫁,得罪了前夫赵明诚家和娘家的所有亲戚朋友,且得罪了整个上流社会。李清照晚年的孤苦伶仃、流落无依,与李清照的改嫁有很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李清照所写的词的内容及艺术的浅析,以及李清照个人的不幸遭遇,充分表现出李清照超人的诗词才华和艺术风格。肯定她不愧为"词坛正宗"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瑰宝,她是我国文学史中的才女之一。本文以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以其生平为依据,对李清照的诗词翻译进行讨论。将以前期作品《如梦令》和后期作品《醉花阴》《蝶恋花》为例,以形象化、真实化、生活化为原则进行翻译。而对李清照诗词的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我国宋词文学和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李清照诗词的英译及研究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文章从描写翻译研究的视角,将跨越八十多年的李清照词的英译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作全面历时性的描述,对李清照词的选译、全译情况,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及接受情况,译者采用的翻译方法等作逐一分析和归纳,这对李清照词译介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词的创作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李清照的词中,众多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优美的词境。本文通过对李清照词中帘意象的统计分析,结合帘本身所具有的分隔和屏障的功能作用,以及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探究帘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深刻内涵,以及帘意象中所寄予的词人的闺妇闲愁和国破家亡的哀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李清照所写词的内容及艺术的浅析,以及李清照个人的不幸遭遇,充分表现出李清照的超人的诗词才华和艺术风格,肯定她不愧为"词坛正宗"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  相似文献   

11.
作者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李清照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定量分析,量化显示本世纪以来李清照词研究的现状和格局,进而揭示出本世纪十年间李清照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对李清照词的追和与模仿开始出现于南宋时期,至明清时代形成一个创作的高潮.从南宋至清代康熙朝,历代词人共有53人追和李清照词达120首之多.通过对这些和韵词作的检索及有关数据的定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获知李清照词的名篇佳作在历代的传播接受情况,也进一步印证和强化了李清照在词史上的深远影响及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而选教李清照的词,更是少之又少。盛新凤老师对李清照的词情有独钟,读本科时就曾撰写论文《李清照酒意象初探》,她先后在浙江义乌和杭州两次执教《如梦  相似文献   

14.
韩爱祥 《语文天地》2013,(14):22-23
李清照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词作,把愁绪写到了极至。本文试从个人身世和家国情怀两方面,对李清照词中的"愁"的内涵加以具体阐释。一、儿女情长李清照18岁时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二人情  相似文献   

15.
宋代才女李清照以旷世难逢的才思和女性特有的灵性致力于别具一格的小词创作,树起了婉约派的一面旗帜。格高韵远之寒梅是李清照审美理想的最高典范,它真实地记载了作者不同时段的生命情感历程。李清照对梅花情有独钟,关于梅花的创作贯穿了李清照的一生,正所谓"梅语人生",这些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咏梅词不仅清晰地勾勒了李清照生命情感跌宕起伏的脉络,同时还承载了作者一生丰富深厚的情感精神,是作者生命状态的象征,也是人格魅力的寄托。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誉满词坛,宋人对李清照词已有认同,誉其为"易安体",明代词论家认为她是词之正宗。清代词学复兴,清人对李清照的词也是格外推崇的,词论家们推之为词坛的皇后,婉约派之宗主。从宏微观接受以及传播的角度对李清照词于清代的接受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李清照词正是在清代完成了由体入宗再到派的历史定位,从而最终确立其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一向被归为正宗的婉约派,但也有不少学者如繆钺、龙榆生则认为李清照的词作蕴有潇洒的气度,并非婉约可以全然概括,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诗作不仅没有流于俗套,并且十分善于采用诗歌创作的技巧作词。从李清照唯一的词学文论——《词论》切入,通过考察李清照的具体创作和传统诗教观念,可以进一步呈现出李清照诗词创作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早中期的咏花词最能反映她"别是一家"的艺术风格。论文重点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荷花、桂花分别类分析,并结合李清照创作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思想感情以及中国象征文化和西方美学的观点进行论述,阐释了李清照早中期咏花词的独到之处,说明了为什么早中期李清照笔下所咏之花不尽相同,最后从表现内容及艺术手法上总论李清照咏花词,肯定了一代才女李清照独到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李清照,更多的是致力于其词的意义和价值研究。其实,李清照的咏史诗、抒情诗以及那些短章、失题之作,同样以独创的艺术风格,卓然自成一家。认真研究这些诗文,方能全面、客观的对李清照的创作加以考察,还这位杰出女性以真实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与李清照词的语言运用艺术是密不可分的。李清照词在词语运用上有独特之处,李清照善用叠字,以俗语入词,并喜用色彩词。正是这些独特而出色的语言运用艺术成就了李清照词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