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建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根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新建本科院校立足于内涵升本,应该从整体上优化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确立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落实;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推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法改革,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着将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开设一些人文课程就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割裂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些方面的误区,指出新建本科院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着主观上不够重视,人文资源培育与积累不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高校可以通过加强课堂上的人文精神渗透,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设人文讲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加强人文修养等途径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3.
治理“水课”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水课”的治理直接影响本科教育的整体水平。文章针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学生为核心观察和梳理“水课”现象;基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六个方面深度探讨“水课”的成因;从人才培养方向、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管理三个层面提出“水课”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通过其特殊的文学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融合起来,从基本做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培养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可以通过“两课”教学、人文类素质教育公选课、其他课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等课堂教学和举办人文系列讲座、社会实践、举办各种级别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经典的指导阅读等课外教育形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培养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可以通过“两课”教学、人文类素质教育公选课、其他课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等课堂教学和举办人文系列讲座、社会实践、举办各种级别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经典的指导阅读等课外教育形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锋 《江苏高教》2005,(3):110-112
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时期实现“内涵升本”面临着许多艰巨的任务,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要着重关注的三个问题:教师对本科教育思想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当今,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分析,论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必要性。文章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内涵出发,在实际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新建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模式,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指出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就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情况的评价非常重要。当前,以大学排行榜为主要形式的评价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综合水平,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区别于老本科院校的共同特征,而当前的大学排行榜没有充分考虑这些特征,因此不能够准确反映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成果。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办学时间短、区域性强、办学层次低的特点,新建本科院校排行榜应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科学研究的应用性、地方服务的重要性。从高校职能的角度出发,建议新建本科院校排行榜主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和排名。  相似文献   

11.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建本科院校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即从形式上和内涵上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变,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从人才培养定位、办学功能、组织结构与师资培养等方面实现转型.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践看,自然催变、脱胎跨越和中间跳变是三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本科大学发展的规模、层次、功能、型式、科类等五个方面简析了本科大学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规模协调性、均衡功能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升本”的两种模式:规模协调模式和均衡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一批在原高等专科教育层次上新建、改建的本科院校破土而出.纵观这批新建、改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无论从馆舍规模、设施、藏书量、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图书馆服务等诸方面,与传统老牌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与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相距甚远.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实施十几年后,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大量理工科院校学生仍存在人文素质缺失的情况。笔者认为,针对这些问题尽管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较之传统人文教育理念有一定改进,但仍然存在较大误区。本文意在通过对前人的总结和对现有人文教育体系的研究,改变传统人文教育理念和固定思维模式,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问题、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以及如何应对人文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育模式的转变等问题上提出可操作性对策,并提出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从真正意义上促进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突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把握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调整专业面向、扩大试点范围,提升办学实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在价值导向上,着力突出人才服务地方、科技服务地方、智力服务地方等“三个贡献度”;在推进路径上,强调提升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政策合力、提升新建职业技术大学办学综合实力、支持高水平高职院校开展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完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部管理机制、培育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校园生态环境等“六个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层次攀高、规模贪大、学科专业求全求奇、办学模式趋同等误区。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等,准确合理地定位。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专科学校独立或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层次的学校升格而来,因之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办学实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自身的性质、特色、办学宗旨,找出具有自身特色、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是每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一定误区,主要有专业设置趋同性严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能协调发展、专业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等方面.应对策略主要有促进学科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加大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多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广东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上的误区和认识上的偏差,致使在目标定位上注重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尤其缺乏适合高职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部分教师缺乏人文素质教育能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令人担忧。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课程结构,增加人文教育课程;发挥第二课堂辅助作用,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高高职教师人文教育能力,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构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混淆的情况;二是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脱钩。针对这两个突出问题,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在实习实训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这两方面入手,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在一起,探索一条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