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创新是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实效性得以发挥的基础,"中国英语"的引入,也是一种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尝试与深度探索。中国英语并非等同于中国式英语,本文在理清背景和概念之后探索了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中国英语"的价值及途径,以满足跨文化交际要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客观上导致英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国别变体——中国英语。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英语”的国别特色被忽略,英语教育基本上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中去中国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英语”是全球化的产物,英语教师应提高文化自觉性,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迎合“中国英语”教学的时代需求,培养会通中西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国英语教学重视英语国家文化,却忽视了中国文化内容,因此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怪现象。通过分析论述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的内容、策略和遵循的原则,以促进英语及其文化教学与中国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英语教学的要求与目的,也开始发生改变,全面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是当前英语教学的根本宗旨与教学目标。在英语改革课程标准中,改革方案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学习和课  相似文献   

5.
以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形势。当今大学英语已进入后大学英语时代,其教学改革应从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中国经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帮助中国与世界在多领域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传播自己的思想与文化。从后大学英语时代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并提出应从中国典籍、大众传媒和中国英语语料库三个方面入手,建设和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庄若冰 《海外英语》2012,(21):73-74
大学英语是我国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逐渐显现,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正面临的尴尬状况。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在我国大学生工作与交流能力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对中外语言的融会贯通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国文化与英语的结合教学逐渐成为大学英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世界英语变体的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英语教学应顺应语言发展的趋势,改变以英国/美国英语为唯一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世界英语变体意识,在教学中融入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内容,在测试中关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以此打开世界英语变体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文化内容的选择与表达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与目的,培养爱国主义及民族认同感以及让中国真正走向世界。面对中国文化在各级各类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学习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英语",增加英语课程、英语教材、教学范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提高英语教师素质,增强其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感等途径来渗透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增强,英语交际的功能己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我国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己不适应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本文对交际法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英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国外专家的认可。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但中国英语还远没有完成在中国土地上的本土化,它无法与美国英语、印度英语等成熟的英语变体相提并论。中国的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性质没有改变,盎格鲁-萨克森英语仍然是教学的目的语,而非中国英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英语中反映中国社会文化并得到认可的词汇、短语(句式)以弥补文化失衡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