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和谐泉州”的和谐语言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这个城市的语言和谐。“和谐泉州”需要和谐的语言生活。在建设。和谐泉州”的进程中,泉州人努力营造着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语言环境,语言和谐带来了城市的和谐。目前泉州的社会用语状况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和谐语言建设还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2.
泉州歌谣历史悠久,从未离开过泉州人的生活,随着历史的发展流传至今.泉州歌谣反映的题材众多,涉及面广,蕴含着丰富的古城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生活歌谣在修辞的使用方面亦有很大成就,本文试以语境、音律、修辞格等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分析泉州生活歌谣具体意义和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3.
泉州歌谣经过历时凝结,成了泉州人在婚嫁观念上的准则,指引着泉州人的婚嫁行为。在这种意义上,泉州歌谣从最初的说法上升到了哲学意义上的活法。本文从婚嫁歌谣的语义建构、话语建构、话语行为观照三个方面分析零散存世的泉州婚嫁歌谣,探析其语义内涵、话语特色及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并凝定为人们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秀华(1958-),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在泉州师范学院(原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至今。曾任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现任泉州师院工会常务副主席。2009  相似文献   

5.
沐浴在新世纪和煦的阳光下,古城泉州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泉州旧时别称“鲤城”,据说整个城市的形状像一条在潮头跳跃翻腾的鲤鱼。今天,随着经济的腾飞,泉州城不断拓展,从高处眺望,只见现代化的建筑群鳞次栉比,已经分不出鲤鱼的头和尾。这里自古民风淳朴,宋代朱熹曾称赞泉州“满街都是圣人”。从今天泉州人那彬彬有礼的举止和婉转动听的闽南话中,似乎还透着古典的韵味。初次来到泉州,记者欣喜地看到,珍视传统的泉州人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境界。闽南人生生不息的爱国、爱乡之情,正如潮水一般…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泉州鲤城区江南考古发掘的一座明代古墓内,出现记载明代泉州人王伯台随册封使往琉球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7.
学人风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3):F0002-F0002
王秀华教授 王秀华(1958-),女,福建泉州人。福建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在泉州师范学院(原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泉州外贸产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认为海洋性、外贸型的经济特色是宋元时期泉州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宋元时期泉州的外贸进出口产业品类繁多,形式多样,利润巨大,不但为国家税收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造福八闽人民。泉州人敏锐的商业意识、开拓精神,为泉州的再次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许瑞珍,1972年生,福建泉州人。199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2000年修完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现为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相似文献   

10.
学人风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7(1):F0002-F0002
王炳庆教授 王炳庆(1954-),男,福建泉州人。1982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1990年,在福建师范大学进修《古籍研究》、《中外关系史》等硕士学位课程。1996年任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2000年任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2008年11月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11.
对于底层民众命运的关注和对纯文学的追求,是刘庆邦小说鲜明的创作精神品格,他的作品关注农民和矿工的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真实反映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在人性美与人性丑的对立中建构起自身的人文理想和价值追求,这些都体现出了刘庆邦作品中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体现了他对底层人民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第九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0月召开于泉州师范学院。文章将学者们提交的7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归纳,从赋论及文体研究、历代赋作的文本解读、文献整理、当代辞赋创作及研究和域外赋研究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泉州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现状,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评价指标体系,测评泉州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分析泉州制造业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泉州向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泉州已经具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产业基础,但先进制造行业所占比重偏小,外向度较小,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泉州应培育新兴产业,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打造产业集群品牌,以加快泉州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古檗山庄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家族式墓园,也是千百年来泉州百余处古园林中的一处墓地园林。它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和造园手法,本文试图结合古檗山庄的一些文献资料及现状遗存来分析其建设规模、布局结构及营造目的等造园情况,并从出古檗山庄的族葬方式、相地选址、风水学说、对称布局、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及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探讨其独特的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校园文化可以看出高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理念。泉州地区民办高校作为民办高校一支力量,其校园文化的建设状况也是其发展的一面镜子,探究泉州地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了解泉州地区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功能着手了解泉州地区民办高校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情况,并针对其提出了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清统一台湾后,在泉州与台湾贸易中出现了一个经营郊行的商人——郊商,他们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后,以其较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参与泉台的公益慈善活动。从现存的一些碑刻和地方文献资料可见他们在修桥筑路、兴学助教、济贫助困、赈灾救荒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善举。郊商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其乐善好施的良好美德,得到地方政府的褒扬和民众的赞誉,也为郊商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获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以《海峡都市报》与泉州沃尔德营销研究咨询公司“泉州大学生就业期待”调查问卷为基础,从泉州大学生就业期待视角研究和分析了泉州民企的雇主品牌建设问题,并就泉州民企今后的雇主品牌建设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艺作品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观念或情感。“文以载道”实乃必然。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可以而且应该要表现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艺工作者应大胆抛弃对“文以载道”的顾虑 ,走出对文艺社会作用认识的误区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坚持深入生活 ,深入群众 ,充分尊重艺术规律 ,不但敢于“文以载道” ,而且善于“文以载道” ,按照“文道统一”原则 ,创作出既有高度思想性又有高尚艺术性的精品佳作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