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栋林 《云南教育》2008,(11):30-32
实验既是化学教学手段,更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演示实验“完成任务”,分组实验“走过场”,出现了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在教室里“背实验”的现象。为此,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应改进实验和创新实验,增强探究实验的乐趣,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宜采用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抓住“明确实验目标→规范操作流程→探究实验现象→指导实验报告”这四个流程要素,利用这“四把钥匙”引导学生打开探究之门,培养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化学实验教学,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附属品”,无论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只要按部就班地遵照课文中描述的实验步骤或是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验证出已有的实验结论就算完成实验任务。他们既不会对实验现象提出质疑,也不敢对实验方案进行“异想天开”,以至于不少学生还养成了“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4.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实验探究--兼谈全国高考理综题2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验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发现新问题,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很难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常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设计能力.对于农村中学,由于硬件条件上的限制,仍有黑板上“画实验”,教师分析实验为主,学生“依葫芦画瓢”这样的现象,这样就削弱了学生独立分析、  相似文献   

5.
郭保申 《课外阅读》2011,(1):161-162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目前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教学的误区,传统教学中教师画实验、说实验、学生死记实验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演示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且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保留课本实验装置的同时,将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和产物检验结合,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直观。并实践了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课,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改进实验”“完善实验”“反思实验”等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校针对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相对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方位把“任务式”的实验改为“开放式”实验。  相似文献   

8.
钟子敏 《广西教育》2013,(30):65-6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下同)中的许多实验不仅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实验能很好地说明一些概念、原理,体现反应的规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中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我们不能忽略而不加以探究。下面笔者列举学生或老师在实验中常遇到的“异常”现象,并对这些“异常”现象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中有大量抽象复杂的理论、概念、现象需要实验来化解“难度”。但由于学科的特点所限,有些涉及动态过程、微观现象、复杂工艺等方面的化学实验,用传统的实验手段做不成或做不好,这时如果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将会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一、“小型”实验“放大”化一般来说,化学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只能近看,不能远观,所以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就经常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如果将这些“小型”实验通过多媒体辅助设施放大,那么全班学生就都能看清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校依然存在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有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的原因在于:“讲”实验对高考成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以全国新课标理综试卷中的实验试题为例,在38位被调查的老师中,有94.7%的老师认为“讲”实验与“做”实验两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实验试题上的得分没有明显差别。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我们需要尽可能提高实验试题的命题质量,以引导中学实验教学,切实做到使学生能够有机会亲自“做”实验,毕竟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不是能在“看”实验和“听”实验中轻易得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验条件差,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农村初中大部分学校仍然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及专职实验教师,学校对实验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大,药品配备不齐全,仅仅停留在保证部分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对实验教学只能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学生学习时就以“背”实验代替做实验。  相似文献   

13.
实验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揭示现象本质的重要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化学实验予以高度重视,予实验条件、教师素质以更高要求。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4.
探究性实验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笔者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学为例,引导学生对教材实验拓展延伸,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效果,使实验操作更简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过程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中学物理教学中 ,实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教学普遍存在重讲授 ,轻实验的现象。特别在农村初级中学 ,受经费、人员、设备 ,还有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只是讲“实验” ,学生也就是写“实验” ,“做”实验题。有的学校甚至未开过一次学生实验课。学生进入高中后 ,做实验时无所适从 ,出现了各种心理障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重要问题。1 学生实验的常见心理障碍(1)怯———恐惧型。表现为“前怕老虎后怕狼” ,怕损坏仪器 ,怕实验操作出错 ,甚至怕有危险。如使用打点计时器时不敢…  相似文献   

16.
探索性实验能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对现象和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经过抽象概括、总结和归纳,通过现象认识本质,以形成化学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认识生物现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规律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的生物实验由“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动动手”、“实践活动”等组成,因此,如何利用各种生物实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素质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18.
我所持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一些学生实验无法完成,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让学生做“想象实验”。“想象实验”不是取缔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也不是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实验之上的“想象”实验。不可小觑想象实验的重要性,须知把许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结合起来,就可以使诸多实验都能在想象中完成。再观今日之各地中考,某些实验考题,也只能由学生通过想象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以“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为例,采用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围绕“光合作用”这一核心概念,通过“问题引导—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学习流程,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反常”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题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演示实验教学之前,虽经反复演示,力求一次成功,可是,无论教学经验多么丰富的教坛宿老,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反常”实验现象。学生分组实验时,无论课前怎样充分预习,也无论重点中学的学生整体素质有多好,也总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反常”实验现象发生,使实验未达到预期效果。如何对待这些“反常”现象呢?我们认为:“反常”现象的出现制造了认知冲突和失衡,为师生提供了挑战的机遇,抓住这种机遇,重新创造条件,认识未知,合理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使“反常”转变为正常,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索未知进而认识和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