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二战后,德国与西欧及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了边界、领土争端。德国与西欧邻国领土争端的解决为欧共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德国与东欧国家尤其是波兰边界争端的解决则为德国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德国与邻国和平解决边界、领土争端是特定国际环境的产物,也是德国正视历史、认清现实、争取邻国接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的德语教材,德国文化可以分为德国交际礼仪与知识的文化内涵、德国宗教与哲学。教师在进行德语讲解时,不能只注重讲解德语的知识,而要将德国文化与德语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德国文化,从而更深层次的学习德语。  相似文献   

3.
德国军国主义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云 《天中学刊》2002,17(3):70-71
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与德国封建社会的特殊性,德国统一的方式和德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4.
朱启钤认定洪宪帝制造端于德国.颜惠庆认为帝制与德国无关.但是从洪宪帝制前前后后长时期德国的表现看来,德国支持洪宪帝制,应该是肯定的.袁世凯父子与德国有争斗的一面,有友好的一面,有怨,有恩,恩大于怨.  相似文献   

5.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促进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发展。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征论述,分析企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系,总结出企业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进一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从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赴德师资培训、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和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等方面介绍了与德国工商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德资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途径,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经验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促进职教改革。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研究 ,从职业教育在德国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德国职业教育的形式、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等方面 ,对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 ,经过比较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了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思考、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Laura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国之行,他们走访了德国的村庄、品尝了德国的美食,还参观了德国的学校。这次德国之行不仅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为他们提供了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德语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还让他们领略到了德国的风情。  相似文献   

9.
德国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随着欧盟与中国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国内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将目标投向了德国。在德国从事商业活动时的交际形式与在中国的情形不完全一样。那么德国人到底注重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教育体制及职业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作者赴德国考察、学习职业教育的体会,以德国巴伐利亚州为例,介绍了德国的教育体制、建筑类职业教育和培训,并简述了德国教育的优与劣.  相似文献   

11.
德国成文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俾斯麦时期。掌权德国后,基于自身对德国社会问题的认识、德国的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德国各阶层的推动,俾斯麦开始着手建立符合德国当时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过一系列的补充与完善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客观上对德国的社会发展产生形成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为以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晚清“自强”“求富”洋务改革的大潮下,清政府以德为师,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变革运动。这场持续许久的师德军事教育,使德式军事学堂成为最具德国教育特色、直接体现德国军事训练理念及其模式的教育场所。德国教官的大量聘用,德国军校课程的沿用与开办,德国原版军事教材的译介与推广,德军先进训练方式的引入,构筑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浓重的德国特色与风尚。  相似文献   

13.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主化的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德国走上了一条民主化的道路。在德国民主化的进程中 ,盟国对德实施的“四D”政策起了重大作用。与之同时 ,德国的内因也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德国的资产阶级、广大的知识分子及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工人阶级从近代以来就一直在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经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炮火的洗礼后 ,阻碍德国历史前进的糟粕被彻底根除 ,德国民主势力大发展 ,民主化成为德国源远流长的传统与民主势力结合的使然  相似文献   

14.
对德国民法到底应持何种态度,在当代中国学界出现了重大分歧。在此背景下,《德国民法典》的贡献与局限,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德国债法现代化改革说明德国社会正在对《德国民法典》的局限进行超越,我国应从《德国民法典》中汲取营养,总结教益。  相似文献   

15.
唐超兰 《考试周刊》2010,(33):26-28
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德国能在当今强手如林的国际环境中经济长期保持强势,与德国高等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息息相关。本文介绍了德国著名高等学校不莱梅大学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与课程设置,对于我国当今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8年8月7日至8月22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赴德国职业培训考察团”一行17人对德国双轨制职业教育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通过考察,使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作用与发展、政策与体制、模式与管理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德国...  相似文献   

17.
正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2014年2月25日报道,德国将推行新学位证书等级制度,以进一步提升德国职业教育的地位。今后,德国职业教育和学术型教育的同等地位将进一步得以确认。在德国和欧洲资格证书框架中,职业教育的毕业证书将属于第六个等级,与学士学位证书相同。近日在多特蒙德(Dortmund)举行的手工业协会年度庆典上,教育与科研部部长约翰娜·万卡(Johanna Wanka)颁发了第一批与学士学位证书地位相同的职业证书。  相似文献   

18.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德国"双元制"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概述,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阐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决定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并允许其加入北约后,苏联便决定主张承认"两个德国",希望能够维护加强民主德国的国际地位。而中国在德国问题上也与苏联保持一致,支持承认"两个德国"现状,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并与民主德国签订了《中德友好合作条约》。但中国在德国问题上的态度又是有限度的,中国坚决表明台湾问题与德国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同时又不忘对德国的统一前景作更加积极的表达。这样的表态其实与中国自身的两岸统一政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