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依据目前社会中对伴侣动物的不尊重行为,提出人类应该平等关爱伴侣动物,而伴侣动物被当做无理性生物,是其不能得到人类善待的根本,只有证明伴侣动物不是无理性生物,并同时指出伴侣动物是有机生命体,才可能让人类以对待有机生命体的尊重态度,平等的对待伴侣动物.并呼吁在人类善待同类的同时,给予一切有机生命体以道德对待.  相似文献   

2.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类却不是在所有方面的能力都超过其它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能力让人叹为观止,是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具备的,比如有些动物可以在黑暗中看见东西,有些动物可以嗅到几英里之外其它动物发出的气味,探测到猎物肌肉伸缩发出的电场等等,这些能力是人类所无法拥有的。  相似文献   

4.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实则是因其美丽而激发起人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初中课文中有一些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学习时,要特别留意,看一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动物之美的。  相似文献   

5.
动物问题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兴趋势,相关研究旨在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动物与人类之间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扬·马特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研究文本,通过其中的动物文化再现来解读动物他者,从中探寻动物与人类的相处之道,旨在引起人类对动物问题的反思,进而重新审视动物,承认动物的自身价值,维护动物的尊严。  相似文献   

6.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7.
误会     
人类傲慢自大,总以为自己是进化得最好的动物,因此,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所有其他动物。但是,在人类对蜘蛛、毛虫、乌鸦、黑猩猩等一系列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动物的智力水平其实是很高的,其中有一些甚至还会撒谎。为此,科学家们坦然承认,人类对动物有误会。  相似文献   

8.
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生灵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亲情和友情,动物世界是地球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球上的很多动物正在人类的捕杀下逐渐消亡。其实,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的生命同样宝贵。人类和动物应该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请看下面几则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故事。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谁的本领最大?你一定会回答:当然是人类啦!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动物,是地球的主宰者嘛!但事实上,地球上许多动物的本领,是人类所不具备的,比如鸟儿能在天空飞翔,鱼儿能在水里畅游,就让人类自叹不如。好在聪明的人类并不自以为是,瞧,现在又开始向动物老师学习了。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有喜好动物的天性。其实,极而言之,整个人类在潜意识中都存留着喜好动物的自然属性。究其原因,这不仅仅因为动物给人类提供了参照的镜子,而且人类自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了“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至尊地位,然而同时也面临着灭绝其他动物、毁坏生态平衡并最终危及人类自身的危险。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不可避免地同大自然,同动物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了。当人们——尤其是大都市的人们——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11.
童眼看世界     
动物“神医”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中,有的会帮助人类做事,成为人类的好帮手;有的还能给人类治疗某些疾病,成了“动物神医”。能治气喘的狗神医——凡患有气喘病的人,只要将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学等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动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动物是否有语言"这一话题又开始被重新提及。本文认为动物是有语言的,语言是任何有生命物体之间用来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工具,人类有语言,动物同样也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系统,而且动物同人类一样拥有抽象思维能力,这也是证明动物有语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观察我们也发现动物能够使用多种方式同人类进行交流,这又进一步证明动物是有语言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从宏观方面来看,动物是有语言的。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标志,作为动物之一的人类,怎样区别于其他动物呢?或者说,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他的特征是什么呢?对此,有的学者着眼于人的社会,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也有的学者着眼于人类的躯体的变化,认为人是直立的动物(由于不断劳动的结果)。这些当然是很重要的看法。近年来,有些文化人类学者,把“文化”作为人类存在的特征。因为即使是那些高级动物如猩猩、猴子之类,也不  相似文献   

14.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15.
动物是人类认知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对象.人类一直与动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动物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或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虽然不同语言表达动物的基本意义相同,但由于文化模型的影响,对同一认知对象(动物)所凸显的性质在不同层面却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讨论汉语动物词和英语动物词在两种语言中附加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人类号称自己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类却不是各方面的能力都能超过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特殊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鼓鱼用鱼鳔"听"东西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动物都是用耳朵来听声音的,可  相似文献   

17.
千姿百态的动物与人类共有一个地球,是人类的好朋友。在种类繁多的动物大家族中,有许多同类动物的形体差异很大,真可称得上是“大个子”与“小不点”。  相似文献   

18.
“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这是意大利修道士坚·弗朗西斯的倡议。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的宗旨是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相似文献   

19.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语言中的动物词在人类社会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社会文化印记.英汉动物词的理解和使用离不开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以牛和马这两种动物为例,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了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归纳总结出动物词汇联想意义主要是动物特性映射、文化背景映射的结果,反映出人类认知是在已有经验域基础上,通过隐喻思维联想范畴化,以新的视角认识事物的过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人类常高傲地说,我们是万类中的灵长.灵长是高等动物,猴和类人猿属于此类,而人类比他们更高一筹.人类把自己定义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而在我们模糊的观念里,人类已经不是动物,动物教科书就不把人列为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