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教育对幼儿而言十分重要,能够引导幼儿用心灵感受与发现美,能够刺激幼儿感受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中的独特艺术美,激发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使幼儿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水墨画不仅展现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标准,而且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感受自然美感的机会。本文就水墨画对幼儿艺术发展的深远意义进行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创作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心理机制和审美实践活动的特殊表现和规律等为根据,探讨了作为美的反映形态的“夸张”产生的过程及其美学价值,提出:作为物化形态,夸张是基于审美需要而创造的合于并高于生活真实的艺术美;是变形的艺术美;作为物化过程,它是强化审美效应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应凸显审美本质的艺术教育,其核心应是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所追求的是希望幼儿对艺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有所感受和体会,从而形成完整地艺术审美能力和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对审美对象的建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自主选择,并且在审美欣赏中表现出审美惊奇。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人类教育的最高层次,所有一切真的、善的,都属于美的范畴。我园地处长江流域,沙子随处可见,休闲时光,家长经常会带着孩子到公园玩沙玩水。因此,我们把"沙"这一资源引入校园,把幼儿沙水游戏纳入美育课程,在沙水游戏中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创造美融会贯通,全方位地实施幼儿美的教育。沙水游戏中的艺术美幼儿艺术教育往往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审美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5.
名画欣赏能够培养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和识别能力,提升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对幼儿审美感知的增强、语言的发展、想象的丰富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在中班下学期,我班开展了子课题研究活动,多角度激发幼儿对名画的艺术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名画欣赏的兴趣。一、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激发幼儿欣赏名画的兴趣艺术作品大多来源于自然,所以说,大自然才是最好的美感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式,更鲜明地表现了美的本质特征。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一般在孩童时期就形成了,然而孩子的启蒙绘画教育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究竟怎样认识、引导、培养孩子的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我们来讨论一下。抽象艺术是指通过抽象的点、线、面、色块、结构的选择和排列组合,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精神。例如  相似文献   

7.
作为精神生产的绘画艺术,个性美与艺术美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在文艺创作领域里面,个性美与艺术美是并存的。没有“我”的存在,也就失去精神生产的认识及表现的审美价值,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审美是生活绿洲上的一份诗意,生命的最高境界当是艺术化的审美境界。因而,作为美的最高形态——艺术美一直是人类关注、渴求和探寻的焦点。但传统的艺术美学研究,多热衷于以纯理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哲学抽象,构筑庞大繁富的艺术美的哲学体系。这样必然导致本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和作为艺术母体的生活相脱离,也导致了艺术和其根本的服务对象——广大人民群众相阻隔,使艺术高处不胜寒地成为些许艺术贵族们的专利,削弱了艺术与美对人类、人生,对于人的生存、生活,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近年来,美学界出现…  相似文献   

9.
在美的世界中最富有迷人的美的魅力的是艺术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是美的集中表现,是美的高级形态。艺术美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物化。它闪耀着艺术家的心灵智慧之光,燃烧着艺术家的炽热的情感。艺术美是艺术家从其审美理想出发经过能动的审美创造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化为富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品。这样的艺术品浓缩了现实生活美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的结晶。真正的艺术美总是具有艺术价值的。我们说其艺术作品具有艺术价值,这是对该作品的艺术美的肯定性的审美评价。我国的《红楼梦》、《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0.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能让幼儿从中感受艺术美,创造艺术美,是提高幼儿美术水平的一个手段。版画让幼儿敢于创作,感受艺术的魅力,在版画中树立自信,铸就幼儿灿烂的一面。本文以实际案例为依据,通过对大班幼儿版画水平及现状的研究和教师对学前幼儿美术教育指导现状的研究,分析幼儿版画内容形式单一的原因,并为解决版画“呆板”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其启蒙阶段应该始于幼儿,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幼儿对自然事物的艺术表现能力,给幼儿以艺术美的享受。幼儿舞蹈中以音乐为基础、模仿为标志、舞蹈为手段的律动教学在幼儿园舞蹈教育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对生活的创造,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在语文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让生动画面显现艺术美、音乐渲染展现艺术美、创新体验表现艺术美,会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焕发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3.
曹晓梅 《学前教育》2008,(11):24-25
音乐欣赏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认知、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教学,是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欣赏活动的实质就是情感的审美,因此,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应始终把握一个“情”字,使幼儿在与音乐的对话中,体验情绪,表达情意,表现情感,从而达成陶冶情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朗诵作为一种口语艺术,就具有了一定高度的审美价值。朗诵的艺术美主要源于文学艺术美,借助于美的富有情感的口语艺术来表达,使朗诵能够达到智美相融、声情并茂、音象和谐、刚柔相济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美国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萨蒂丝·科尔曼曾指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还是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忽视了幼儿自身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扼杀了幼儿的审美潜能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  相似文献   

16.
杨达 《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作了明确指导":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离开艺术技能技巧,就无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其审美情趣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体验式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教师和幼儿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欣赏能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探索幼儿美术欣赏审美心理对促进幼儿美术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包括生活化的联想、丰富的想象、活跃的感知、直接的理解、强烈的情感等五部分。整体感知、审美判断、全面体味、领悟构思、创作表现共同组成幼儿美术欣赏的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9.
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手段,是幼儿进行自我表现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幼儿想像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从中享受审美情趣,为培养幼儿的良好情操打下基础,并使幼儿获得适宜的艺术活动技能指导。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个性,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我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成长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美术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通过画、做等操作实践,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形态、结构的识别和欣赏的能力,学习对美的对象形态的表现和创造,是理性与情感结合的过程,是眼、脑、手并用的过程,对萌发幼儿美感,陶冶幼儿情感,促进幼儿认知、智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塑造完美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