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8,(4):19-23
文化强市建设,需要用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评估。通过分析安庆文化强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从文化凝聚力、文化竞争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影响力等文化软实力五个方面,对安庆市文化强市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良好基础状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现阶段,各个城市依托独特的文化优势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而地方高校作为城市中的精英文化单位,应该积极投身"文化强市"战略。在文化强市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其人才支撑、科研辐射、智力支持、精神引领、城市品牌推介的功能,为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3.
江庆柏《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详细考察了苏南望族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深刻总结了苏南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对苏南望族文化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提炼出重视人才教育是苏南望族有别于其他地区望族的特点,形成了努力开掘特色文化,详尽占有资料,分析细致、论证缜密的著作特色,是一部十分有意义的特色文化研究力作。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之魂,城市之根,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可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高校图书馆应更新服务理念,努力探索社会化服务的途径,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人才的优势,利用各种手段参与到文化强市建设中来,使高校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充分的使用,从而促进和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南率先发展在于传承了吴文化精细唯美、务实争先、尚文重礼、兼容并蓄的合理内核;苏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新发展,形成了敢于创新、勇于争先的精神,开放大气、亲商豁达的精神,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精神;苏南文化促进了苏南模式形成、改革、创新的演进和经济的发展;苏南文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和谐结构,注重了效率与公平的利益和谐,促进了苏南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化南宁"特色的构建,关键在于其文化基础。通过对南宁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目标的基础条件 和面临的困难、从基层文化工作的实践进行分析,对实现南宁市"文化立市"战略及如何构建高品位的南宁 特色社会大文化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设文化强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战略.文化产业建设是文化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投融资市场化,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8.
任何城市都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本文通过探索以“活化”地方文化资源、“融化”地方文化优势、“转化”地方文化实力为具体内容的“三化”文化强市战略,以期有效实现地方文化强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杭建伟 《考试周刊》2014,(87):177-178
吴文化素养是苏南高职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分析吴文化是苏南高职文秘学生必备的知识和素养的同时,提出了设置吴文化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其他课程和校园文化的渗透及通过社会调查和实习了解吴文化的当代形态的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苏南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大背景下,苏南县(市)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南县(市)域高职)专业设置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成为院校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介绍了苏南县(市)域8所高职的专业设置和建设情况,分析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兴市战略是中共惠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决策.惠州文化兴市战略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惠州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在经济基础、文化积淀、科教基础和自然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惠州文化兴市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制定战略规划、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加以推进.同时必须处理好硬件与软件建设等六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半个世纪的快速建设,程式化的环境布局充斥我们的周围,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个性"正在成为许多城市关注的焦点问题。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正是形成城市个性特点的根源。充分依托中原文化资源,注重文化载体的灵活运用,对于构建特色河南特色城市环境、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地方社会的发展相互影响和关联。纵观苏南发展模式的产生、辉煌、衰退及至今日重又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中看到工业文化和农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也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共生。苏南发展模式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模式,它更是一种文化模式。苏南发展模式的变迁,体现了这一区域文化积累与变迁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滁州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初步显现;区位优势明显,政策措施基本保障。但是滁州市在文化强市建设方面还存在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得到充分凝炼,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不足;文化体制机制有待创新,政策措施有待加强等。应通过激励群众文化参与意识,强化文化自我认同;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资源,树立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营造优良文化环境等方面,加强滁州文化强市建设,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东林学风与苏南望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从明清苏南望族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影响了苏南望族教育和文化,进而辐射到更多苏南家族和整个苏南社会。东林学风的核心是务实经世,在东林后人表达手段“灰色”化、逐渐放弃在野抗争的情况下,务实经世的特色却保持着,成为苏南社会近代变迁的一大特征。这一切可以从东林代表人物与苏南望族之间的关系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6.
苏南古称吴,是我国灿烂的吴文化和江南文明的发祥地。苏南的科学发展依赖于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则依赖于教育。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具有教育的文化功能。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求着眼,苏南的科学发展需要体现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对会展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着眼国内会展新格局中二线城市会展的发展道路研究,从战略布局、组织体系、地域优势和品牌培育等方面提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安徽会展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及其启动点的选择邬志辉近年来,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先后启动了整体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计划,如苏南的“教育现代化工程”、上海的“一流教育方案”和广州的“教育强市战略”等等。随着世纪末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适应经济梯度发展的特点,我国将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9.
苏南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较好,但与城市相比明显薄弱。苏南新农村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强调针对性、可操作性,兼顾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历史与现实和趋势、主导性与主体性,包括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20.
文化强省建设是推进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十二五时期,为实现文化强省建设十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必须深入实施七个重要战略,充分发挥战略制导功能作用;必须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六个重要体制和八个重要机制,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和科技驱动,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撑;着力优化文化发展空间布局,形成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五个问题是今后五年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