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现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媒体尤其是报纸,如何保持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我认为,深度报道和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也是报纸的优势所在。这是其他媒体无法可比的。宏观经济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需要努力提高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在传媒领域内,传统纸媒的市场空间逐渐被新媒体挤占,呈现出新媒体快速发展,获客众多,而报纸等传统媒体受众日渐式微的格局。鉴于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纸媒体要主动求变,在采编质量上狠下功夫,力求为报纸受众提供信息资源深度挖掘及报道的比较优势。本文立足新时期媒体传播环境,分析提升报纸采编质量的相关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事业的迅速发展及大众对传媒接受心理的改变,促使世界各国的报刊进一步由“如见如闻”的报道走向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的深度报道。显而易见,深度报道也是报刊与广播电视传媒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摄影的深度报道体现为专题摄影,在整个摄影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题材的挖掘也越来越深。 作为全国闻名的地方性大报,大众日报审时度势,也下大力量加强摄影的深度报道,加入了这轮新的摄影改革。截至目前已刊发各种专题照片故事30多期,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这张报纸的摄影专版实现了四个突破:  相似文献   

4.
袁新忠  吴璟 《新闻窗》2010,(4):43-44
新闻策划是媒体从业人员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新闻策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区域性报纸,贴近性、地域化是优势,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只有强化新闻策划,不断挖掘本地新闻资源,创新报道形式,彰显区域特色,才能在媒体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在电视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快速媒体和网络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晚报要赢得读者,必须发挥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从提高报道质量入手。去年,我们《牡丹晚报》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度报道,使我们今年的报纸发行量比2004年增加了一万多份。实践证明,报纸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这条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任勍 《新闻世界》2014,(7):26-27
报纸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已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如何?面临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新锐媒体网络,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深度报道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本文试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筱丹 《新闻世界》2014,(6):134-135
深度报道始终是纸媒面对其他媒体激烈竞争的核心优势所在,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条件下,纸媒深度报道需要借助微博等网络渠道进行传播。但是纸媒深度报道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境,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疏导,很容易使舆论朝着与报道初衷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年2月《人物》杂志的深度报道《厉害女士》的网络传播为例,分析造成这种传播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纸媒深度报道应对网络传播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报纸与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媒体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如何借鉴其他媒体的优势,消除报纸的劣势,甚至变劣势为优势,是新时期报纸从业人员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强化深度和权威、增强互动和服务,报纸对其他媒体优势的借鉴,本身也是报纸变革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马红莉 《报刊之友》2014,(4):135-136
近年来,随着新闻报道理念的不断更新,深度报道越来越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同于传统报纸媒体,它利用了自身独有的媒介特点,通过深层挖掘,恰当分析在屏幕上展现给观众。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地方电视台如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新闻深度报道,做了一定程度的探求。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和灾难性事件的极高新闻价值,灾难报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各类媒体抢占市场的关键。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在时效性上处于劣势,但是报纸具有长期树立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及属于更能引起受众思考的静观的视觉范式,因此报纸在灾难报道中依然独具优势。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多家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整合、理性以及深度三个报道角度来阐述报纸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1.
报纸、电视从媒介自身特点出发,形成了各自的深度报道样式,出现了一些品牌栏目,在受众中产生广泛影响。媒体网站要想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固发展。只有在新闻信息的深、专、广、全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信息来源丰富的特点,整合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网络媒介的长项,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实力。因此我以为,深度报道是媒体网站发展的一个竞争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随着读者市场的变化、社会中间阶层的崛起.一批处于优势的都市报提出了“迈向主流媒体”的口号。都市报已经不满足于快餐式新闻,开始向深度报道进军,企图通过加强深度报道来提升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王国庆在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明确提出:做好深度报道是都市报类报纸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电台、电视、互联网纷纷在时效上抢占先机的时候,报纸这一传统的传媒开始了对深度报道的探索。挖掘其潜力,使其最终成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给办报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三峡晚报》社近年来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尤其是深度报道中的暗访新闻,以其现场感、可信度、新奇性,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可读性,成为《三峡晚报》的一个拳头,被誉为版面的亮点、报纸的卖点、读者的看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文化的繁荣密不可分。晚报作为市民报纸,文化报道是其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文化报道质量不仅体现这张报纸的水平,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所在地的文化氛围,因此挖掘文化新闻的深度,增强可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晚报文化报道的特点与其它媒体相比,  相似文献   

15.
报纸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中,积极探索运用媒介融合策略,报纸媒体独具的报道深度和媒体公信力将在新时期得到更大发挥.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是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的媒介载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而"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在融媒体时代,短平快的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中不乏标题党、抓人眼球的图片、"快餐"式的新闻报道。往往很多新闻热点报道热闹有余,深度不足。本文着重探讨了党报如何在新闻写作方面利用融媒体进行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语境下,应客观认识并坚持传统媒体的优势项目,顺势而为.重构传统媒体竞争力既要焕发新媒体特质向外重建与用户的连接,更要向内挖掘和再造传统项目优势.深度报道是电视媒体重构优势的利器,既往媒体人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也是媒体自身生存的需要.本文列举分析了深度报道有价值的传统标准和原则,并荐举出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创新做法.媒体转型是机遇,新旧观念的对撞是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赛事传播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对于重要体育赛事,各体育媒体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完成赛事的整体报道。更为重要的是,报纸或电视等媒体纷纷通过评论、解说、专题等报道形式纵横恣肆,深度挖掘,传输价值,树立主题,形成大众关于体育和社会的认识。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也蕴含于体育新闻报道中,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主题解构有助于大众把握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纸质媒体在快捷性、便利性、形象性等方面已很难占据优势,在未来新旧媒体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纸质媒体只有发挥自身深度报道的长项和优势,高度服务经济社会大局,深度贴近读者阅读需求,才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越来越得到受众的欢迎。作为地方党委喉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