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绘画和拼贴的方式表现不同的人物动态。 2.能大胆地创作设计奥运邮票。 3.激发为奥运喝彩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精英人物的研究 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历史书写中应该有人的活动,有活生生的人物的活动,要看到精英人物对近代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活动:初步阅读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2.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发展观察力和想像力。活动准备1.将图画书《小熊的阳光》提前几天投放于阅读区,供幼儿自选阅读。2.教师观察幼儿的阅读活动,了解幼儿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能自由大胆地创编故事情节。 2.乐意在集体面前连贯地讲述故事,尝试用自己的体验描述人物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伟大历史人物可以适当讲反面事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浙江省高二学生普遍选修的一门课.这本新教材老师们是初次使用.本人也第一次教这门课.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时我提出讲伟大人物可以适当补充反面事例.理由是:对这些历史伟人.课本基本只写正面.不写反面(只有秦始皇例外.其他人物即使写到也是一笔带过).教师上课也只讲正面.不讲反面.这样反映的历史人物面貌是不全面的.充其量是片面的真实.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报纸制作出各种人物运动造型。 2.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各种运动姿势,自主探索各种运动造型的表现方法。 3.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滑板车的情景,掌握半侧面运动的人物造型。2.尝试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前后重叠关系。3.合理配色,能将滑板车比赛时的快乐、紧张等情绪表现在画面上。  相似文献   

8.
唐杰 《今日教育》2008,(3):41-42
《郑人买履》幼儿集体阅读.篇幅比较适中,人物较少,动态比较生动、形象。但它也有明显的难点:对古代人物孩子不熟悉.孩子在生活中有无买鞋的经历?涉及到自然测量的知识.孩子能否理解?针对这些疑问.我决心让他们在集体阅读中给予具体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筱丽 《今日教育》2009,(12):34-3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漫画的简单知识和表现技巧。 2.通过欣赏人物漫画的面部表情和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漫画这种夸张幽默艺术的观察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叶柳 《学周刊C版》2014,(8):198-19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力地推动了美术课堂各方面技术技能的普及与发展。新的教材从中段开始就涉及了人物泥塑的课程.对初次接触人物泥塑的学生来说是新奇的、高兴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依然遵循15分钟讲解.25分钟作业的基本形式.那么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要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就能够感受到人物泥塑给他们带来的审美享受.这样学生的新奇感便会一直延续.乃至不断增加。关键就是师生之间如何合理、有效、科学地运用好课上的40分钟.让学生自己去乐学爱学收到享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1.让幼儿从观察人喜怒哀乐时五官变化,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学会关心别人。2.尝试在鸡蛋上用线条装饰五官的变化,表现不同的表情。活动准备:音乐《表情歌》、录音机、不同表情人物、水彩笔、空的完整的鸡蛋壳。  相似文献   

12.
点评:这是一篇小作者的习作。他将人物的形象与动物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看到了身高体胖的爸爸、严厉的妈妈、和蔼可亲的爷爷、默默奉献的奶奶,纵观全文,语言表达较准确,语义连贯.行文流畅.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相似文献   

13.
活动背景大班幼儿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乐于欣赏多种题材和形式的童话故事,在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大胆想像故事情节,体验创作的乐趣。2.能够利用动态人物来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4.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2.让幼儿知道看过的旧报纸还有多种用途,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意识。3.丰富词汇“丢弃”“信箱”“清晨”“急促”。4.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变态心理主要是指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而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变态人物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凸显人物形象与意义、揭露人物生存环境的本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人的文学作品里就有这样的变态人物。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这种勾通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过程的中心人物,是认识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在写作中.离不开对人物的描写。描写时.可运用各种手法,刻画出人物的立体形象.让人物在你的笔下活出个性。否则.就成了大众化的脸谱.模式化的性格.这样的写作就毫无价值可言.在学习刻画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阅读名著就是一条终南捷径。  相似文献   

19.
历史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基本要素,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演绎和研究人类活动的历程。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由人的活动而推进的,历史教学必须重视人和人的活动,而缺少人物活动的历史课教学,必然会显得枯燥、乏味,也就显示不出历史课的生动、形象和丰富多彩了。特别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众多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20.
理论家把小说里的人物分成不同的“形”和“态”.即“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这对于创作和欣赏很有启发意义.与此相关.爱·缪尔《小说结构》的第一章.把小说分为情节小说和人物小说。古今中外都有一些小说重在情节的编织,作家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人物,人物对事件的反应不是从其内在秉性出发,而是根据情节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